趙瓊花 周利波
[摘 要] 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是中職學校學生適應社會發展和企業用人方式轉變的必然要求。因此,中職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是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的重點和難點。現代學徒制是校企業合作模式下的一種高效人才培養方式。預備員工是長沙市在現代學徒制試點過程中,對具有中職學生與企業員工雙重身份的學生的統稱。探索現代學徒制作模式下預備員工職業素養的培養策略,以期為培養、提升中職學生職業素養提供更多的借鑒,避免一些職業學校過于側重學生的專業技能學習與培訓,忽視職業素養養成,導致學生綜合就業能力下降,并對其未來職業生涯產生不利影響。
[關 鍵 詞] 現代學徒制;預備員工;職業素養;中職學生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7-0296-02
隨著我國職業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職業教育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復合型技術人才。目前,中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時代,具備良好職業質素的員工是企業用人的首選,他們能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因此,如何加強中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是中職學校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問題。現階段,不少中職學校仍過于側重學生專業技能的教育與培訓,忽視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這也導致中職學生職業素養整體情況堪憂。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在全國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旨在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進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機制,創新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作為第一批試點地區,長沙市將具有學校學生和企業員工雙重身份的中職學生稱為預備員工,本文以預備員工職業生涯發展為本,探索其職業素養養成策略并進行系統闡述。
一、現代學徒制與職業素養概述
(一)現代學徒制
“現代學徒制”一詞起源于二戰以后,是以校企合作為基礎,適應當代經濟社會需求,以提高勞動者素質為最終目的的一種學徒制形態。隨后,在各國學者及教育學家的不斷研究與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種將傳統學徒培訓與現代學校教育相結合的合作式教育制度,其宗旨就是將學習與工作相結合、學校教育與企業培訓相結合形成一種新型職業教育模式。現代學徒制職業教育模式既能夠有力推動職業學校人才的培養,還可以促進行業、企業參與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之中,最終實現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目的。
(二)職業素養的內涵
職業素養指勞動者對當前社會職業了解及適應能力的具體體現,也是勞動者在學習、實踐過程中不斷積累、養成的一種職業品質。因此,職業素養既涵蓋了專業的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同時也涵蓋了職業道德、政治意識、責任意識、職業行為習慣、團隊意識、誠信意識、溝通意識、競爭意識、抗挫折意識等多方面的內容。
(三)現代學徒制模式下預備員工職業素養的內容
現代學徒制模式下,職業素養的培養與提高既是職業教育質量的核心手段,也是保障預備員工成功就業的重要基礎。目前,企業對專業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不再滿足于人才的專業知識,而對人才自身的職業道德、責任意識、團隊意識、抗挫折意識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學校要在現代學徒制模式下,結合預備員工專業背景,制定出相應的、符合其專業特點的職業素養培養方案,最大限度地提升預備員工職業素養培養的有效性,使預備員工能夠具備良好的創新素養、專業素養、心理素養、行為素養以及社交素養,進而為提高其就業綜合能力奠定基礎。
二、中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現狀分析
(一)中職學校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重視度不夠
目前,國家高度重視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明確要求,要把提高學生職業技能和培養職業精神高度融合。然而一些中職學校卻未能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予以足夠重視。尤其是現代學徒制模式下,企業雖然對中職學生的職業素養要求較高,但學校未能形成相關配套的職業素養考評體系,加之一些教師、企業技術指導員(或師傅)也未形成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意識,進而導致很多中職學生職業素養不高。
(二)學生自身對職業素養認識不足
現代學徒制模式下,絕大多數中職學生在入校、入企初期,對職業素養的概念、內涵以及對自身未來就業、職業發展的認識不足。加之,個別中職學生入校、入企后,認為僅僅通過在校的技能學習、在企的技能實踐來不斷提升自身專業技能即可,對自身是否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責任意識、協調能力、團隊意識等均無明顯的概念,加之校、企雙方忽視對中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意識與行動,最終導致很多中職學生只具備了良好的專業技能,卻未能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
三、現代學徒制模式下預備員工職業素養的養成策略
(一)重視預備員工職業素養教育,完善職業素養教育管理體系
現代學徒制模式下,中職學校及合作企業均承擔著為預備員工提供專業知識教育、專業技能教育以及職業素養教育的任務。因此,中職學校及合作企業均應充分重視對預備員工職業素養的教育與養成,并在全面落實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過程中,進一步明確對預備員工職業素養的培育目標與方向,共同完善其職業素養教育管理體系。學校應制定出詳盡的預備員工職業素養培育目標、培養內容以及教育評價體系,企業也應擬定出預備員工在崗實習、工作過程中的職業素養評價內容,并通過校、企共同合作,實現校內、企內共同完成預備員工職業素養的培養工作。校、企在共同承擔預備員工職業素養與職業能力培養重任的同時,企業應引導其將校內的職業素養教育有機地運用到工作實踐之中,真正將自身的資源優勢、環境優勢、榜樣優勢在預備員工職業素養教育實踐中發揮出來,并與學校一起完成預備員工職業素養培育方案以及共管、共評的培育過程,使其能夠更好地服務社會,實現個人發展之夢。
(二)結合時代特征,創新職業素養培育內容
目前,中職學生均為“90后”,且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獨生子女、個性獨立、強調實用主義、缺乏吃苦耐勞精神、團隊意識差、協調能力弱、缺乏職業生涯規劃等。因此,中職學校在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過程中,必須正視當前中職學生的時代特征,對職業素養培育內容、培育方法等進行重新構建、重新整合,創新原有職業素養培養模式。現代學徒制職業教育模式下,預備員工逐步從單純的學生身份向學徒、學生雙重身份轉變,這就需要中職學校、教師、企業師傅在延續傳統學生職業理念、職業信念、公民素質等通用職業素養培養內容的基礎上,進行不斷的拓展與外延,有機地將職業道德、職業規范、時間效率管理、團隊意識、協作精神、職業情感、質量意識等內容融入職業素養培育內容之中,以突出現代學徒制模式下學生職業素養培育內容的實踐性與務實性。同時,還應引導、鼓勵學生在以學徒身份進行學習、工作過程中,嚴格遵守企業的相關規章制度、安全要求以及文化要求,并在完成相關專業學習、技能學習的同時,認真按照企業要求的工作時間、工作質量去完成相應的工作任務。校、企還應定期對預備員工在校、在企期間的學習、工作情況、人際交往情況、團隊合作能力、責任意識等進行客觀的評價,以考核、檢驗預備員工職業素養的養成情況,這對全面提升學生職業素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構建雙元化師資隊伍,提高職業素養培育效果
現代學徒制模式下,預備員工職業素養培育既是學校教師及公共課的內容,也是企業師傅的責任與義務。因此,構建校、企雙方雙元化師資隊伍,共同完成預備員工職業素養培育則是全面提高預備員工職業素養培育的重要保障措施。中職學校既要通過思政課、人文課教師來進行學生職業道德、職業理想、職業信念、公民素質、創新創業素質等通用職業素養的教育,也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職業素養予以有機整合,以提高學校職業素養培育效果。同時,企業師傅也要做好對預備員工的職業道德、質量意識、職業情況、合作精神、職業規范、時間效率管理等職業素養的培育工作;同時,還要發揮自身榜樣示范作用,預備員工也會通過師傅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接受職業素養的熏陶,使之能夠在情感上更加認同、正視良好職業素養的重視性,促使預備員工能夠在不斷的自省、反思與糾正過程中實現職業素養培育的目的。
(四)強化校園文化建設,提升職業氛圍
現代學徒制職教模式下,傳統校園文化已無法實現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育作用。因此,中職學校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將更多的、與職業素養相關的內容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之中,促使預備員工能夠借助校園文化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首先,擴大校、企合作范圍,積極引入企業文化。中職學校可以與合作企業進行深度的企業文化交流,并將其企業文化、企業精神引入校園文化建設之中,如,將企業的工作流程、規章制度、企業LOGO等布置于校園內、課堂中,使學生能夠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潛移默化中完成職業素養的培育。其次,在學校教學實踐中有機地融入合作企業的相關規定,并對預備員工上課時的紀律觀念、時間觀念、服裝觀念、作業質量等進行相應的規定,并予以嚴格執行,使預備員工能夠在日常學習與專業實踐過程中感受到更多的企業文化以及各種職業素養所涵蓋的內容;久而久之,預備員工則會在這種“職業化”學習氛圍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第三,邀請企業師傅來校兼職任教。中職學校可以邀請企業師傅來校進行專業技能的教學,同時,也鼓勵企業師傅參與到預備員工的學習生活以及校園各項活動之中,通過增加師生雙方的接觸、交流來促進彼此的了解,進而讓師傅們的敬業精神、嚴謹務實等諸多涉及職業素養的良好品格傳遞給預備員工,使預備員工能夠在跟隨企業師傅學習技術、完成各類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全方位地觀察、了解企業師傅的工作狀態,真正認清職業素養對自己未來工作、發展的重要性,并正視自身在專業技能、職業認知、質量意識、時間管理能力、職業道德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自主地、努力地不斷提升自我,逐步形成自己的職業理想、職業追求,加速其職業素養的養成。
綜上所述,中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學校和企業均應重視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將其作為人才培養過程中的核心內容。同時,中職學校還應通過構建完整的學生職業素養教育管理體系,不斷創新職業素養培育內容,構建雙元化師資隊伍,強化校園文化建設等途徑全面提升中職學生職業素養,使之真正能夠成為社會、企業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韓學芹.現代學徒制模式下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育探賾[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8).
[2]林芙蓉,吳映霞.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下大學生職業素養的提升策略:以廈門華廈學院財務管理專業為例[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7(2).
[3]劉麗蓉.基于現代學徒制下出納崗位職業素養的構建:帶隊學生下企業實踐報告[J].學周刊,2017(34).
[4]楊倩.現代學徒制下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以江蘇城市職業學院無錫辦學點2014級影視動畫專業為例[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0).
[5]周曦.現代學徒制視域下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實踐探索[J].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