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丹
[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社會已經進入數字化時代,數字化校園建設成為未來高校的發展趨勢。通過數字化的校園建設,不但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方式,大大提高教學質量,而且可以改變高校管理的工作模式,提高高校管理的工作效率。從高校管理現狀出發,對數字化校園建設和提高高校管理工作效率進行了研究。
[關 鍵 詞] 數字化校園;高校管理;工作效率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0-0210-01
數字化校園的概念最早由美國克萊蒙特大學的凱尼斯·格林最早提出,并隨著社會信息技術的發展得以實現和發展。數字化校園是以校園網絡體系為基礎,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上建立起來的對教學、科研、管理、技術服務、生活服務等校園信息的收集、處理、整合、存儲、傳輸和應用,使數字資源得到充分優化利用的一種虛擬教育環境。數字化校園通過實現從環境、資源到應用的全部數字化,在傳統校園基礎上構建一個數字空間,提升傳統校園的運行效率,擴展傳統校園的業務功能,最終實現教育過程的全面信息化,從而達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一、我國的校園數字化建設現狀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在信息化社會時代,建設數字化校園已經成為高等院校建設的重點內容。目前,我國也在提倡高校數字化建設,但多數高校還處于校園網的建設階段,校園網絡體系主要作為基礎設施來建設,為了建設而建設,并沒有真正用來整合資源、為教學和管理服務,校園網的有效利用率較低。
在數字化校園的管理工作中也存在各種問題,雖然校園網已經作為基礎設施進行了建設,但大多數管理工作依然沿用傳統的手工管理模式,即使有個人或部門開始實行數字化管理,也只是片面、分散的單機管理模式,并沒有充分利用校園網絡的信息化優勢。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數字化的校園管理模式會對學校原有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制度產生很大的沖擊,數字化勢必會引起管理機構和人員的重組、精簡,會涉及部分人員或部門的切身利益,這些人會下意識地抵觸數字化校園管理。再加上部分管理人員的思想落后、效率意識不高,不采用數字化管理也不影響個人的工作,就不會想著去提高效率,推廣數字化管理。所以說數字化校園的管理工作中最大的障礙不是數字化的實施,而是人的思想、管理機制和體制的落后。在信息化的今天,這種管理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必須做出改變。
二、采取措施,提高數字化校園的管理工作效率
數字化校園建設起來簡單,重要的是應用。高校的管理人員應提高思想認識,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充分利用校園網絡,發揮優勢,提高數字化校園管理工作的效率。
(一)構建數字化校園的管理模式
高校應設置專業的負責處理信息技術和系統相關的部門,并引進專業的信息技術管理職能人員,負責校園信息技術的應用、推廣和維護。這些專業的數字化技術管理人員通過開發數字化資源,優化教學資源、教學方法和管理效率,使原有的機構和機制得到優化和精簡,從而減輕學校的負擔,提高工作效率。高校的數字化管理團隊還應進行校園數字化規劃,協調和指導校園各部門的數字化建設,開展和其他兄弟院校和校外的合作等,使數字化校園網絡得到充分應用,實現學校的教學規劃和發展目標。
(二)轉變思想,樹立現代化管理意識
數字化的管理、辦公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減輕工作負擔,并且可以減少人為操作出現的失誤。學校的管理人員應認識到數字化辦公的優勢,及時轉變思想,響應國家和學校的號召,與時俱進學習信息技術,鼓勵數字化管理的推廣和使用,樹立現代化的管理意識,使數字化校園建設和管理工作有機結合,從而提高校園網的利用率和高校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合理利用校園網,做好學校的管理工作
學校可以利用校園網絡平臺,實現學校常規管理、校務公開、上級文件、工作安排及各類通知等在線管理,保證老師和學生在第一時間了解相關信息。而且通過校園網絡,可以實現學校管理者和老師、學生之間的及時溝通和聯系,使學校能及時了解老師、學生和社會各方面的反饋和建議,從而采取相應措施,調整管理策略,提高學校的管理工作水平。
(四)整合校園資源,搭建適合校情的應用平臺
建立一個高效、統一、應用簡便而功能齊全的校園網應用平臺是數字化校園建設的落腳點,要將學校原本單獨存在的學籍管理、成績管理、財務管理、招生就業、學生管理、教學資源管理、人事管理、陽光服務中心教育平臺、圖書管理、后勤保障、辦公自動化管理、校園IC卡管理等等數據庫進行整合,結合學校的校情和管理機制,開發一套適合自己的數據應用平臺,形成便捷、統一口徑,保持暢通的數據交換關系,為教師、學生提供快捷、高效服務,而不宜一味去購買或照抄類似平臺的應用系統。
數字化時代工作節奏不斷加快,人們越來越重視工作效率的提高,高校管理工作也是如此。高校應適應時代要求,建立數字化校園,并合理應用數字化技術,提高高校教學效率和管理工作效率,方能促使學校不斷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寧,唐孫茹,許宇明.數字化校園建設中管理信息規劃探究[J].數字化用戶,2017,23(24).
[2]趙喜慶,劉國清,王海.關于高校數字化校園建設的思考[J].教育,2016(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