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微
[摘 要] 應用文寫作對培養學生的職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中職語文應用文寫作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必須結合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任務驅動教學法、豐富的教學資源、情境創設三個方面概述了“中職語文應用文寫作教學平臺”對提高學生學習應用文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具有積極的意義。
[關 鍵 詞] 應用文;寫作教學平臺;信息技術;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4-0012-02
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是重在實踐,注重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育。梅斯在《職業教育的原理和實踐》中提出:“職業教育是為學生將來從事某種特定職業做準備的教育。”因此,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應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其適應時代的發展。作為一項基本技能,應用文寫作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有重要作用。然而,中職語文應用文寫作教學的現狀卻不盡人意,應用文寫作教學在強調技能訓練的中職教育中受到冷落。
針對應用文寫作教學的現狀,我們成立了“就業導向下中職語文應用文寫作教學平臺開發與探究實踐”課題組,申報了國家級課題,并于2016年9月開題。首先我們針對廣大師生和企業制定了《中職畢業生職場應用文能力水平調查》網絡問卷。此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395份,其中學生版問卷發放973份,教師版問卷發放149份,企業版問卷發放273份,其中學生版回收有效答卷389份,教師版回收有效答卷85份,企業方面回收有效問卷67份,學生有效答卷率為39.98%,教師版回收有效答卷率為57.05%,企業方面回收有效答卷率24.5%,總有效問卷率為38.9%,因此問卷具有代表性、可靠性和普遍性。同時還深入企業和學生當中進行實地考察和調研。結果調查顯示在“你認為應用文寫作難嗎”一題上,69.92%的學生選擇了“一般”,16.45%的學生選擇“很難”,僅有13.62%的學生認為“不難”;教師方面,在“你對目前中職學校應用文寫作教學狀態是否滿意”一題上,80%的教師表示“不太滿意”4.7%的教師表示“很不滿意”,15.3%的教師表示“滿意”,“非常滿意”一項則為0%。通過這些調查數據,我們可以看到,應用文寫作教學現狀不容樂觀。
在應用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重視應用文寫作本身的規律與特征,學生的學習心理同樣不容忽視。事實上,在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下,很多教師在應用文教學過程中往往將知識的傳授、教法與教材的研究和處理放在第一位,將教學依賴于學生單純地模仿和記憶,忽視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愿望,導致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被壓抑,這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動手實踐進而自主探索才是學習應用文的重要方式。
信息技術為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中職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努力掌握并科學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充分利用教學設備,切實提高教學實效”。因此,要想優化應用文寫作教學,提高教學效果,必須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在大量的調研和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我們的課題組自主開發了一個符合中職語文應用文寫作學習特點,以就業為導向的學習平臺——中職語文應用文寫作教學平臺。平臺開發后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們發現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職業基礎素質的提升具有較大的作用,也具有較大的積極意義。
一、任務驅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職業基礎素質
教學活動離不開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發揮,學生應主動應答、主動思考。在中職應用文寫作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能夠不斷滿足學生的自我需要,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中職語文應用文寫作教學平臺”中,我們以職場工作任務為核心,按照工作過程組織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完成任務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發應用文寫作學習的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去探究,通過具體的任務使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得到培養和提高。比如在應用文《招聘啟事》教學中,要求學生根據招聘啟事的崗位要求梳理信息,按照重要程度對崗位要求的各項目進行排序。因布置的任務與學生未來就業息息相關,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能夠主動思考、判斷哪些信息是招聘崗位要求的主次,尋找自身條件與崗位要求的交集,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產生強烈的認知需求和動手實踐完成任務的沖動。大量的教學實踐證明,任務驅動教學法對提高應用文寫作教學效果有積極的作用。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既培養了職場能力,又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其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體協作能力也有了顯著提高。
二、豐富的學習資源,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創新意識
傳統的應用文寫作教學方法單一,學生無法產生主動獲取知識的動力,而將應用文寫作與網絡多媒體技術相結合則可以改善這一現狀。互聯網豐富的資源是學生學習應用文知識的“寶庫”。大量的教學實踐表明,網絡多媒體技術可以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運用“中職語文應用文寫作教學平臺”進行寫作教學,可以有效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環境中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的能力。平臺將應用文寫作教學與學生感興趣的音頻、視頻、圖片、動畫等多種信息融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比如應用文《請柬》的教學中,將電視劇《蝸居》中一段某企業向機關部門送請柬的視頻引入課堂中,請柬的用途不言而喻,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被調動起來了。在學習《海報》時,課前學生通過互聯網搜集海報的相關資料,課堂上進行分享。這種方式打破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方式,教學過程不再是老師一講到底,學生也參與到了學習中,開發了學生的學習潛能,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責任感。
三、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動機
情境學習理論認為,在學習過程中,創設有利于學習者學習的情境,使學習者與學習者、學習者與學習情境之間產生互動,在這一過程中學習者將深刻理解知識的意義,提高自身的學習意識。中職應用文寫作教學中運用情境學習理論,將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中職語文應用文寫作教學平臺”以職場工作任務為核心,同時針對教學內容創設具有一定挑戰性、建構性的教學情境。在情境教學活動中,任務驅動、情境模擬、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都可以成為教師進行教學研究和教學實踐的手段。比如在《應聘信》的寫作教學中,學生扮演應聘者進行模擬應聘,將模擬的情景拍成視頻上傳到平臺中;模擬機關單位領導上臺宣讀規章制度、通知、總結、會議記錄等文件;將學校、學生宿舍、食堂張貼的各種管理規定、遺失聲明、尋物啟事和學校團委會、學生會公布的各種活動通知、海報、征文啟事等材料引入平臺的教學案例中,創設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情境。實踐證明,平臺通過為學生創設更加真實的工作情境、工作流程和職場對新人的應用文寫作要求,把枯燥的理論知識化為實際可操作性的實練體系,學生成為自主學習知識的主人,其職場能力得到強化的同時職業認知和適應未來職場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21世紀是信息化時代,教育信息化的程度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在教學過程中將應用文寫作教學與信息技術相結合,開發和運用“中職語文應用文寫作教學平臺”,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姚梅林.從認知到情境:學習范式的變革[J].教育研究,2003(2).
[2]鄧楊柳.信息技術環境下中職應用文寫作教學策略研究[M].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7(2).
[3]陳英雪.基于網絡平臺探索高校應用寫作教學方式及手段的改革[D].長春理工大學,2012.
[4]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5]艾修永.信息化教學模式與學生自主化學習[M].山東電大學報,2002-01.
[6]陳曉慧,李馨.基于信息技術的自主學習環境創設[M].中國電化教育,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