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芹
[摘 要] 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由來已久,始終伴隨著社會的發展,是對當代青年大學生群體進行思想教育、行為干預、品質構建的主要途徑,在對思想政治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從中了解到我國政策規定的相關內容,還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下樹立起愛國敬業的良好品質。在新時期要繼續加強對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視,并在新課改的倡導下結合新媒體教學,促進新時期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改革目標的實現,使高職思政教育更加符合當今信息時代發展特點,滿足學生多元化的思政學習需求。為此,以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創新改革為研究對象,圍繞新時期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對新媒體的有效運用展開探究。
[關 鍵 詞]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0-0231-01
一、開展新媒體思政教育的意義
新媒體是依托當今迅猛發展的計算機互聯網技術,在傳統媒體形式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全新的媒體形態,包括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數字電視、觸摸媒體、手機短信、移動電視、移動網絡和手機網絡等,被形象地稱為“第五媒體”。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科技產品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各種手機APP軟件、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打破了信息傳輸常規的時間和空間限制,使信息傳播速度加快,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學生的生活、學習、娛樂方式,改變著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對于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無論是課程安排、教師的教學方式還是學生對各種信息的獲取形式等,都與新媒體息息相關。因此,在倡導新課改的背景下,將新媒體運用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當中,以其豐富的媒體傳輸方式來促進思政教育魅力的彰顯,并在新媒體各項功能的輔助作用下有效彌補傳統思政教育的不足,使學生的思政學習興趣得到有效激發,這對于新時期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創新式發展意義重大。
二、應用新媒體開展高職大學生思政教育的策略
(一)深化新媒體思政教育認識
新媒體作為一種新型的媒體形式,有效地促進了信息傳播形式的變革,在新媒體的作用下也催生了諸如微博、微信等各種新型的社交媒體軟件。在促進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為了更好應用新媒體開展思政教育,就需加大對新媒體教育的認識:一是要對新媒體在促進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作用進行科學定位。高校不僅可以借助新媒體來將高校相關思政、黨建信息發布到官微上,供大學生進行瀏覽和學習。還可以通過新媒體技術的引用來創新思政課程教學模式,以MOOC、微課等來對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思政教育課程,以此達到豐富思政課教育內容,改善思政課程教學效果的目的;二是要明確新媒體教育功能,深化對新媒體思政教育作用的認識。在看到新媒體在信息傳輸、多樣化教學等方面功能的同時,認識到其對教師教學的輔助作用,以防止教師對新媒體思政教育產生過度依賴而將其作為思政教育的主要形式的狀況發生,以此來保障新媒體思政教學的有效開展。
(二)完善新媒體思政教育保障
在運用新媒體促進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僅僅依靠教師教學的作用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高校在教育制度、硬件設施等各方面進行保障,為新媒體在思政教育中的運用構建良好的條件基礎,促使新媒體的運用能夠做到規范、合理、有效。為此,高校要在充分考量思政教育內容的基礎上,結合新媒體特點,對新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構建完善的制度要求,尤其是要完善教師新媒體教學評價體系,通過組織專家進行聽課評審的辦法,來對思政教師的新媒體教學水平進行評判,促進新媒體使用的規范化。同時,還要針對思政教育中新媒體教學的需要,積極完善校園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客戶端的建設工作,并為思政加教學工作的開展構建專門的多媒體教室,以此來方便思政多媒體課件的展示,拓寬師生新媒體溝通路徑。此外,結合新媒體教學對網絡的依賴性,為防止網絡不良信息對大學生思想、行為的干擾,高校還應組織專業計算機網絡人員優化校園網建設工作,將各種不良網絡信息屏蔽在外,為學生提供一個安全、干凈的新媒體網絡環境。彰顯新媒體在高職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作用,促進高職思政教育創新改革的實現。
參考文獻:
[1]劉宏達.理性回歸:思想政治教育對新媒體的創造運用與價值提升[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7(3):15-21.
[2]柯芳.運用新媒體輔助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有效路徑研究[J].傳承,2016(2):63-65.
[3]姜晶晶.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提升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7(3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