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家祿
[摘 要] 政治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本課程針對中職學生層次的特點,讓學生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能夠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角度探索經濟政治與社會發展規律,培養新時代中職學生需要的核心素養。通過分析中職學生核心素養的內涵和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探究中職政治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途徑。
[關 鍵 詞] 中等職業學校;政治;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4-0152-02
中職政治是讓學生通過本學科的學習能夠了解現代經濟政治與社會發展的前沿動態,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新時代學生需要的核心素養[1][2][3]的課程。政治教育是國家通過學校傳播階級意識形態和價值追求,讓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得到公眾的認可和支持,從而鞏固和加強整個社會的穩定發展。政治學科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需要中職一線教師的共同努力,不斷在教學的過程中,滿足學生不同階段所需的核心素養教育,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探索一條適合中職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路,為學生走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中職學生核心素養的內涵
中等職業學校屬于職業高中,主要的招生對象為初中畢業生和具有同等學力的學生,學制一般為三年,整個學習期間除了基本的文化課外,主要是培養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4][5]。中職學生的核心素養是讓學生通過學習具備能夠適應社會發展和終身發展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質。核心素養的培養貫穿整個中職政治教學,關系到學生對本學科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同時也通過學習讓學生能在生活中運用學到的知識,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將來走進社會,更好地應對遇到的各種問題和難題,成為一個有立場、有思想、有自尊、有擔當的中國公民[6][7]。
二、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
(一)政治學科核心素養——政治認同
政治認同是指人們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產生的一種感情和意識上的歸屬感,其與人的心理活動密切相關[8][9]。政治學科要求培養學生政治認同的核心素養,是為了讓學生將來走入社會,在生活中能明確自己的位置和身份,把自己看作社會的一個成員,自覺地用社會制度來約束和規范自己的行為,成為一名有立場的中國公民。在中職政治《經濟政治與社會》這本書中,對我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進行了闡述,讓學生在學習中了解我國屬于發展中國家,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增強社會認同感,并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中,為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是在遇到利益、價值和重大事件面前,能夠學會從實際出發,通過判別、思考等一系列分析后進行理性選擇,有理性行為,避免被個人情緒或別人偏見所左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中的理性精神,是為了培養有思想、有理智的中國公民,特別在國家遇到大事件的時候,能夠理性思考,不盲從,不散播謠言,不造成社會恐慌。在中職政治《經濟政治與社會》中,學生在學習商品的交換與消費、企業的生產與經營、個人的收入與理財、關注改善民生、關注國際社會維護國家利益等章節,可以提高學生對我國社會和國際社會的認識,了解社會的發展、國際形勢、經濟現象等,充分認識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一切事情,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
(三)政治學科核心素養——法制意識
法制意識是社會公眾對國家憲法和法律的認識、認同、自覺遵守,發自內心地信仰與崇拜法律,把法律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只有這樣,才能響應當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10][11]。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法制意識是通過中等職業學校教育,培養學生懂法、守法的意識,培養有自尊、守法的中國公民。《經濟政治與社會》中有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知識,同時也說明了我國民主政治的發展道路,讓中職學生對我國的政治制度和民主政治有了初步認識,建立了法律思維體系,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提供了依據。
(四)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公共參與
公共參與狹義上是指公民的政治參與,是參與投票選舉的權利,我國公民最基本的權利就是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廣義上是指除了公民的政治參與外,還有參與公共事務管理和關心公共利益等。政治學科核心素養中的公共參與,是為了培養中職學生成為有擔當、有責任心的中國公民。在中職政治《經濟政治與社會》這本書第四章“參與政治生活”中,對公民的民主權利和義務做了詳細介紹,并闡述了在參與政治生活中如何依法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需要履行哪些義務和必須承擔的責任,讓學生更好地履行自己公共參與的義務,行使公共參與的權利。
三、中職政治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途徑
(一)提高中職政治教師的核心素養
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關鍵在于教師,如何提高中職政治教師的核心素養成為培養學生的重點。所以,中職政治教師首先要改變傳統的授課理念和教學方式,不要只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要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測評,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例如,可以將過程性評價納入學生每學期的政治課程考核中,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參與政治學習的激情,也提高政治課程的課堂效果。其次,打破固定的授課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將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融合進每節課的教學實踐中,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12][13]。例如,在《經濟政治與社會》第一章第一節“商品的交換與消費”第二課時講解貨幣知識點時,可以通過圖片展示的方式,讓學生了解不同國家的貨幣式樣,增強學生對貨幣的認識;還可以通過表演法,讓學生了解貨幣的用途;通過排演情景劇的方式,使學生懂得貨幣的產生過程及用途,如何購買商品,提高學生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再次,教師可以深入教材,營造更有趣的課堂氛圍,做到寓教于樂。例如,在學習《經濟政治與社會》第二章第一節“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時,可以通過先介紹我國的經濟制度與國外經濟的異同,然后讓學生搜集資料,通過辯論賽的形式,讓學生對比不同國家經濟制度的優勢與劣勢。最后,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政治核心素養,不斷充實自己,既要理解政治教材知識,也要關注時事政治,在授課過程中,將時事講評穿插到知識點中,提高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理解。例如,在學習“商品價格變動的因素——供求直接影響價格”這個知識點時,可以舉例這幾年的蒜、豆、姜價格上漲等情況,讓學生理解供求關系對價格的影響。
(二)情景體驗中塑造國家認同感
政治教育的過程是讓學生產生國家歸屬感、依戀感的過程,讓國家中的每一位成員都熟知自己國家的歷史、文化傳統、國家經濟和政治制度等,關注時事熱點,積極參與到國家的管理事務中來,從而培養國家認同感。中職政治教育就是培養國家認同感的最好方式,國家認同感的形成,不是自發性行為,也不是單純的知識灌注就能培養出來的,是需要學生作為參與主體,通過自主學習、反復實踐、慢慢積淀而最終形成的。因此,中職政治教育可以通過創設情景,讓學生在情景體驗中塑造自己的國家歸屬感。例如,在學習第五章“共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建設和諧文化”這一節時,創設幾種情景,讓學生在情景體驗中塑造國家歸屬感。如情景(1):齊唱歌曲《中國話》《我愛我的祖國》。情景(2):教師提問:中國和美國文化的形象符號是什么?簡單對比中外文化差異。學生列舉代表中國文化的符號(漢語、故宮、長城、孔子、兵馬俑、絲綢、瓷器、京劇、功夫、針灸、中國烹飪等)和美國文化(華爾街、百老匯、好萊塢、麥當勞、NBA、可口可樂、迪斯尼、硅谷、哈佛大學、自由女神像、橄欖球、爵士樂、星巴克等)。情景(3):利用多媒體展示案例“舞動的北京”,播放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讓學生產生國家認同感。
(三)營造氛圍中提高公共參與意識
社會是一個大家庭,我國更是擁有56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參與公共生活服務社會是每個公民應該具備的素質,所以培養公共參與意識尤為重要。在中職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營造不同的氛圍來提高學生公共參與的意識。例如,在講解第四章“參與政治生活”的第一節“依法行使民主權利”時,通過講解讓學生了解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權利,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村鎮、社區組織的選舉,行使自己的權利,投出自己寶貴的一票。
(四)問題探究中形成理性質疑精神
新課程改革后,要求各階段各科教師轉變教師為主體的觀念,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自主探究問題,培養學生的理性質疑精神。作為中職政治教育要肩負起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責任,通過問題探究的方式,讓學生形成理性質疑精神。例如,在講授第五章第三節“和諧社會建設人人有責”中,教師可以采用問題探究的方式,拋出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參加和諧社會建設?引導學生就目前熱點問題反腐敗、取消農業稅等進行探究,學生可以暢所欲言,對當下的政策提出自己的觀點。
四、結語
中職政治教育擔負著培養中職學生核心素養的責任,核心素養關系著國家未來的發展,培養一代又一代擁有核心素養的人才是國家發展的需要。在中職政治教育中,可以通過提高中職政治教師的核心素養、情景體驗中塑造國家認同感、營造氛圍提高公共參與意識和問題探究中形成理性質疑精神等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路俊萍.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分析[J].學周刊,2018,3(3):105-106.
[2]李娟.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7,10(10):71-72.
[3]陸波.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策略探究[J].高考,2017,3(33):2-3.
[4]于春梅.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高中政治課堂轉向[J].好家長,2017,5(68):86.
[5]謝燕蘭.高中政治課堂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指導方法分析[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7,10(10):66.
[6]王忠祥.政治教學中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7,7(7):20.
[7]戴松.網絡環境下高中政治教學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吉林教育,2017,12(26):23.
[8]顧梅.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四種策略[J].廣西教育,2017,10(26):41-42.
[9]陳欣.堅守思想高地 培育現代公民:論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價值取向的定位[J].江蘇教育研究,2017,34(34):50-53.
[10]張偉.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政治學科教學體系構建[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7,10(10):18.
[11]李軍.如何通過打造趣味高中政治課堂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教師,2017,12(28):13.
[12]沈磊.關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與核心素養的培養[J].新課程導學,2017,10(10):32.
[13]張志紅.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途徑:以高中政治教學為例[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15,12(12):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