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虹
[摘 要] 近年來,“全民閱讀”日益成為人們備受關注的話題。試以揚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高職學生為例,調查學生休閑閱讀現狀,分析成因,以期對推進高職學生“閱讀工程”建設提供參考。
[關 鍵 詞] 高職學生;休閑閱讀;調查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9-0118-01
為了解高職學生的休閑閱讀情況,筆者對揚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兩個高職年級的16個班級展開調查。調查抽取了該校建筑工程、機電工程、電子工程、信息工程及經貿旅游系等五大專業類別的16個班級作為樣本。其中每個專業類別隨機抽取4個班級(一年級2個班,二年級2個班),每班隨機抽取25名學生(不足25人的班級在同年級中增補),發放問卷共計400份,去除無效問卷5份,收回有效問卷395份。在該校的學生抽樣中,男生228人,女生167人,學生生源地主要集中城市,有近三成學生來自農村。
通過問卷調查,筆者對該校高職學生的休閑閱讀情況有了基本了解,高職學生的休閑閱讀主要呈以下狀態。
一、閱讀興趣不濃,閱讀意識不強,休閑閱讀的時間過短
高職學生學習壓力不大、課余時間相對充裕,積極開展休閑閱讀不失為一件快樂且有意義的事。然而,受內外多重因素的影響,高職學生的休閑閱讀呈現出種種不盡如人意的狀況。數據顯示,55.8%的高職學生認為休閑閱讀可有可無,不太在意。30.8%高職學生的閱讀時間不足半小時,僅有15.7%的學生每天閱讀時間在1小時以上。
由于農村基礎教育相對薄弱,文化設施較差,因而來自農村的高職學生普遍存在讀書少、見識少、知識面較窄的現象;大多數高職學生父母在孩子的學習方面不能給予及時幫助和輔導,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加之,傳統的中考模式使初中教師更注重學生成績的提高而非興趣的培養,更關心“尖子生”排名變化,而非“學困生”學習動力的保持。這些“學困生”沒能在小學和初中階段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進入職業學校后,也很難一下轉變行為習慣。所以,激發高職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他們的閱讀意識,培養他們“好讀書”的習慣是高職學校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淺閱讀”的盛行,導致高職學生閱讀層次及品味不高
調查表明,在各類閱讀途徑中,網絡閱讀方式高居榜首,61.3%的高職學生更愿意選擇方便快捷的網絡閱讀,很少學生選擇到圖書館借閱;有70.3%的學生更傾向于在私密性較強的宿舍樓或自己家閱讀。
方便快捷的網絡閱讀不僅沒有帶來更理想的閱讀效果,相反,這種碎片化、泛娛樂化的信息沖擊,使學生閱讀的能力不斷下降。
在閱讀內容的選擇上,網絡小說占41.8%、動漫卡通占28.9%、休閑雜志占18.8%,喜歡閱讀經典名著的高職學生不足一成。他們選擇的閱讀內容更傾向于個人興趣愛好和娛樂消遣。
高職學生的閱讀動機與他們閱讀層次及品味不高有很大關系。我們把這種在閱讀過程中不思考,或者是有選擇的、跳躍的閱讀方式稱為“淺閱讀”。這樣的閱讀方法只能帶來短暫的閱讀快感,卻不能帶來長久的心理愉悅。
高職學生更偏向于“淺閱讀”的方式,主要是受社會環境的影響。近年來,筆記本電腦、手機等通訊工具不斷普及,高職學生對移動網絡的依賴性不斷增強,在線閱讀成為他們主要的閱讀方式;另外,為滿足大眾的閱讀需求,許多出版社加大了對經典讀物的改編力度,這些都導致高職學生“淺閱讀”的情況日趨嚴重。因而,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引導他們“讀好書”顯得尤為重要。
三、缺乏必要的方法指導,導致高職學生閱讀時“事倍功半”
從統計結果看,該校不少系部不提倡學生參與休閑閱讀,25%的學生表示系部幾乎不組織讀書活動;93.7%表示教師從不給學生輔導閱讀課外書籍的方法。據了解,有的系部學生如果在自習課或晚自習看課外書籍、報刊等,老師會毫不留情地沒收。由此可見,在引導學生閱讀,打造書香校園方面,該校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北京大學教授、著名評論家張頤武先生建議,中國人應該每天至少要讀20分鐘的“閑書”,這些書將直接影響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的精神狀態和人文素質,甚至關系到文化價值的傳承。在“全民閱讀”的時代背景下,從培養占人口基數最大的技術工人的職業學校做起,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提升閱讀品味、指導閱讀方法,為建設書香城市而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朱丹.全民閱讀現狀分析與引導途徑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1(2).
[2]沈麗英,王彩霞.全民閱讀的現狀分析及對策[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0(12).
[3]龔煥燊.試論我國全民閱讀活動現狀與發展策略[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2(5).
[4]葉圣陶.葉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5]周小蓬.中外母語教學策略[J].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