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億剛
[摘 要] 順應時代號召,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應運而生。由于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還未構建,中職創新創業教育理論研究薄弱,很多中職學校創新創業教育還在“試水”中。對中職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現狀及實踐探索進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中職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建議。中職創新創業教育應以人為本,全員協同、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升。
[關 鍵 詞] 中職;創新創業教育;能力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4-0222-02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各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創新創業教育又猶如一股強勁來襲的臺風,從沿海到內地,從東部到西部,從高校到中職技工學校,從初中到小學,從學校教育到社會教育。因此,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可謂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但這“花”在有些學校開得旺,有的只是曇花一現。
一、中職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研究
(一)中職創新創業教育由來
1991年在東京創新創業育國際會議上,把“創新創業教育”廣義界定為:培養最具有開創性個性的人,包括首創精神、冒險精神、創業能力、獨立工作能力以及技術、社交和管理技能的培養。而我國關于創新創業教育的概念,在2010年《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文件中才被正式確立。2014年,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上首次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此后簡稱“雙創”,從此便掀起了創新創業的大浪潮。2015年國務院下發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后文簡稱《意見》),此后北大、清華等眾多高校紛紛制訂實施方案,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各級政府也出臺了創新創業支持政策。自此,創新創業教育在全國各地鋪展開來,中職學校也開始了創新創業教育發展之路。
(二)中職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理論研究現狀
通過對中國知網的期刊論文庫檢索,以“創新創業教育”為主題的文章有26336篇;以“創新創業教育”和“中職”為主題檢索的文章只有182篇,所占比例不足1%。因此有關中職教育的創新創業教育理論研究,目前還顯得相當薄弱。這一方面說明作為中職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者,還沒有研究出更多的理論成果;或者說中職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者,還沒能總結出更多的教育教學經驗。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目前學術界對中職創新創業教育研究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三)中職學校對創新創業教育的理解
創新創業教育目的是培養具有創業基本素質和開創型個性人才,不僅是以培育在校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新精神、創新創業能力為主的教育,還要面向全社會,針對有創業意向、已經創業或成功創業的群體,進行創新思維培養和創業能力提升的教育。最初提出的創新創業教育主要側重于大學生自主創業。目前,仍然有很多人所理解的創新創業教育是培養學生創辦企業。大多數中職學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也側重創業教育及創業活動。
(四)中職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形式
由于對創新創業教育的理解不一,在不同地域、不同教育階段,出現了很多形式。比如,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大講堂,以大課講座形式普及所謂的雙創教育,再辦一些團隊在校擺攤設點,或建立一些像創業街、創業園的載體,讓學生參與創業經營實踐,也可以引導學生利用互聯網開網店、微店等,稱之為雙創的“互聯網+”模式。這些做法反映出對創新創業教育的理解就是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的疊加形式。但值得我們思考的是,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在《意見》中明確提出: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為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創新創業教育要以推進素質教育為主題,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以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為重點,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這樣的目的和指導思想,雖然不直接針對中職學校,卻為中職學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指明了方向。
二、中職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與思考
在創新創業教育的浪潮下,沿海發達地區學校積極提煉總結,將原有的教育教學活動與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有機結合,很快就形成了職業學校獨具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據了解,部分學校10多年前,就已經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實施今天提出的創新創業教育活動要素了,目前他們的創新創業教育已經進入4.0或5.0時代。這才是回歸教育的本質,創新創業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方面,其內容和形式都在潛移默化中開展,并不因為一時的潮起潮落而追逐或消隱。
(一)中職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氛圍
如前文所述,中職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氛圍的形成,是通過自上而下的文件、會議后,參照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探索形成。創新創業教育的推動,在學校可以認為是“一把手工程”,校長的認識程度和重視程度直接決定開展效果。因此各中職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創新創業教育實施領導小組,并制訂了實施方案,有了機構和制度,這至少表明對創新創業教育是積極支持的態度。但由于大多數學校是被動地選擇,因此在落實的程度上難免打了折扣,只是部分創新創業專兼職教師的一項工作內容,學校教職員工并沒形成統一的思想認識,創新創業教育氛圍往往落在一些活動剪影和展板上。
(二)中職學校創新創業教育載體
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必須有活動載體。各級政府也出臺了創新創業載體的支持政策,各微小企業單位、學校抓住時機,建立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物理空間。如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等。各中職學校也加大了硬件投入,如打造校園創業一條街、建立創業園區、創新創業中心、開辟眾創空間等。這些創新創業教育載體對創新創業教育活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反之如果沒有這些載體就不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活動嗎?只在這些特定的場所才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活動嗎?這是值得教育者深思的問題。
(三)中職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成果
一些地方或學校也常組織創新創業教育成果展示。展出的成果比較豐富,有展板,也有實物。有靜態的成果,如學校教學過程成果、教學比賽成果、科技制作成果、科技創新發明成果、科技創新轉換成果,還有3D打印機、機器人和無人機。展示的也有動態成果,如創業項目路演大賽、創業項目經營活動展示(創業達人賽)等。細數這些成果后,我們靜下心來思考,所挖掘的、能沾上邊的、掛上鉤的都陳列出來,但教育的成果是什么?是人才培養戰略,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為產業升級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因此中職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成果要緊緊圍繞教育目的,扎實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
三、中職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建議
(一)創新育人思想觀念
1.樹立面向人人的創新創業教育觀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人都有自我實現的心理需求,因此人人都有創新創業以及實現自我夢想的愿望。從社會發展需要的角度來看,需要人人都有創造性思維,具有創新創業能力,推進社會經濟發展。中職學校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創新創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教育部門也提出了普及創新創業教育的要求。因此我們首先要樹立面向人人的創新創業育人觀念。
2.樹立全員育人的創新創業教育觀
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師資是關鍵,因此很多學校立馬組建一支創新創業教師隊伍。在教育初期,這樣做無可厚非,但長久來看,創新創業教育絕對不是一小部分專兼職教師的事。從另一個方面講,教師隊伍相對封閉,不管是思想觀念還是知識技能相對于市場比較滯后。因此有必要更新全體教師思想觀念,有必要提升全體教師的創新創業知識和能力。創新創業教育必定要開啟全員育人的模式,才能形成全員協同育人的效果。如果學校內部都不能形成合力,還能指望全社會協同育人、培養創新創業人才?
3.樹立全面素質提升的創新創業教育觀
創新創業教育不是創新教育,也不是創業教育,也不是兩者的簡單疊加。創新創業能力是學生的全面綜合能力。沒有創新的創業是無源之水,一潭死水;沒有創業的創新是無頭蒼蠅,死胡同一個。創新創業可以自主創業,也可以在就業中創業,還可以在就業中創新。因此創新創業教育不是培養老板,不是培養賺錢的機器,而是培養鮮活的個體,一定要以人為本,培養可持續、全面發展的創新創業人才。
(二)改革創新教育機制
1.改革創新人才評價機制
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需要創新的教育機制。中職學校以就業為導向,本是最適合創新創業人才生長的土壤,但近年來,中職教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升學之路,這對中職學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或多或少有些影響。近年來,國家一直在探索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融合,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實,創新創業教育與應試教育并不矛盾,創新創業教育是素質教育,創新創業能力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科學習。只有改變評價機制,才能讓創新創業教育有更好的發展空間,才能讓創新創業教育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2.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教育決不能“散打”,你出一拳、我踢一腿,只有達成共識與合力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不是某一個階段教育就能培養出來的,應結合其他教育目標,分學段、分任務從小系統培養,讓創新創業意識、能力伴隨學生成長,促進學生終身發展。因此,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應涵蓋且不限于目標體系、評價體系、課程體系、師資隊伍體系等。建立健全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生態鏈,用創新改革引領教育體系變革是關鍵。
(三)改革創新教育模式
1.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有機融合
要培養創新型人才,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不是一門學科或個別專業就可以就解決的問題。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不是要“替代專業”,不要把創新創業教育辦成一個專業,也不要把創新創業教育當成一門學科,從長遠來看,這都是不可取的。中職學校專業門類多,不同專業學生從事的崗位不同,對創新創業能力方向需求有差異,因此必須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相關專業,才能更好地培養適合社會崗位需要的人才。將創新創業與專業有機融合的方式可以先分大類專業實施,再結合區域產業特點和學校實際開發各專業的校本課程。
2.讓創新創業教育引領課堂教學模式的革新
創新創業教育屬于實踐性教學,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不是在書本和黑板上就能培養出來的。由于中職學生普遍不喜歡枯燥理論、喜歡動手實踐。因此,中職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必須融入專業教學活動,理實一體,以實踐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思、在思中實踐、在實踐中創新。以創新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主動改變:從“要我學”到“我要學”。
培養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高素質綜合人才是時代的呼喚,只有更新全體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觀念,樹立全員都是創新創業教育工作者,樹立面向全體學生的創新創業育人觀念,創新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教育模式,讓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學科有機融合,才能更加高效地培育創新創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姚燕平.創新教育呼喚教育創新[J].教育研究,2000(3):32-36.
[2]王占仁.創新創業教育的歷史由來與釋義[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