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海英
[摘 要] 在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新形勢下,為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和專業能力,高職院校應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將其貫穿、融入專業教學中,制訂科學、合理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完善專業教學課程體系建設,形成具有獨特的高職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關 鍵 詞] 創新創業教育;專業教育;高職院校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4-0031-01
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高職教育擔負著為國家各行各業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重任,更應把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目標,在此背景下,高職院校探索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的融合,能夠促進高職院校專業教育理念改革與創新,使高等職業教育更加符合當代育人理念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一、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
專業教育是為了滿足職業要求,提高受教育者專業技能水平,進而實現受教育者高質量就業。通過在高職院校中開展專業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水平,為其畢業后步入社會、適應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專業教育是立足于行業或專業領域的要求而開展的專業化教育,符合現代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創新創業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創業意識為導向,旨在通過一系列創業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創新創業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注重學生獨立工作、管理能力和溝通能力的培養,從而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意識,并通過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使其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
二、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
(一)思想認識上存在誤區
我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目前整體處于起步階段,對其認識尚不全面。一部分人認為創業教育的目的就是鼓勵學生畢業后去開公司,忽視了培養學生勇于創新創業的精神和吃苦耐勞等職業素養。一部分人認為職業學校培養的是技能型人才,創業可以創新不行。技能型人才工作在生產一線,有創新的能力和機會。
(二)師資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從事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要求不僅要有較高的相關理論知識水平,而且應具備豐富的創新創業實踐經驗。目前,很多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課程,主要是由學生輔導員或是無創業經驗的專業教師來講授,缺乏實踐經驗,知識傳授存在缺陷,往往照本宣科,與實踐脫節。
(三)課程設置未成體系
目前,創新創業教育之類的課程設置未形成固定模式,盡管納入了人才培養方案中,但受重視程度低,課程缺乏整體設計、課程數量、課時數量也十分有限,未真正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導致創新創業教育普及度不夠高。
(四)實踐教育平臺不完善
目前,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平臺不完善、資源缺乏等,雖然部分院校已經意識到這些問題,并開始注重實踐教育,但是大多局限于或停留在創業設計競賽、虛擬企業經營、創業方案指導等方面。
三、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路徑
(一)創新創業教育與教學理念提升的融合
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應當面對全體學生,學校管理者應深刻認識到創新創業與專業教育融合的重要意義,從而保障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隨著社會形勢的變化和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高職院校應逐步引入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目標的現代教育理念,探索和創新符合這一目標的教學方法,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從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二)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融合
在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應積極構建以創新創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方案,明確創新創業教育在人才培養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職教育全過程,實現在教育教學各個環節滲透創新創業教育,全面融入創新創業精神、意識和技能的培養,從而使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成為高職人才教育體系的主流。
(三)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學課程體系融合
專業教育是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關鍵環節,是創新創業教育的基礎。在實踐中,高職院校要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于專業課程體系中,應在突出專業特色的基礎上,加強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與創業心理的培養,充分挖掘專業課中的創新、創業資源。此外,在教學實踐中,將創新創業教育與課程進行資源整合,編寫基于創新創業的課程教材,特別在專業實訓教學中充分體現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實現有效融合。
(四)創新創業教育與師資團隊建設的融合
在新時代背景下,為了更好地落實和推進創新創業,高職院校應在學校內部選拔和培養一批具有專業水平高、具備創新精神和創新創業經驗的優秀教師,同時聘請一些具有創新創業經驗的成功人士到學校舉辦座談會,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指導,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聯系,進而完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推動高職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完美融合。
參考文獻:
[1]趙世磊,張彥卿,部宗娜,等.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研究[J].職教通訊,2017(2).
[2]紀常鯤,紀常虹,陳艷明,等.高校創新創業與專業教育融合的研究與實踐[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