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弘揚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筆者對定西市中小學書法課開展的基本情況、經驗做法、存在困難及問題,以及今后的設想打算做了深入調查研究。
【關鍵詞】書法課;開展情況;調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為弘揚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認真落實教育部《關于加強九年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寫字教學的通知》《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寫字教學指導綱要》《教育部關于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關于推進學校藝術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以及省教育廳相關文件通知精神,定西市教育系統高度重視書法教育工作,將書法教育與課堂教學、校園文化建設、專題活動和書法考級相結合,營造濃厚藝術氛圍,取得了顯著成效。現將中小學書法教育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書法教育,不僅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而且潤澤學生心智,強心健體。多年來,我市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精神,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以切實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為著力點,以落實中小學書法教育教學工作任務為突破口,努力促進青少年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各學校將書法教學納入課程管理,配齊配足專(兼)職書法教師,制訂詳細可行的書法教學計劃,明確內容與進度,在教學研討活動中增加書法教學的示范課、研究課,探索書法課的教學模式。自啟動書法進校園活動以來,市縣(區)多次組織書法教學觀摩、書法教材培訓和書法教師培訓等活動,不斷提高書法課的教學質量。
二、中小學書法課開設情況
小學1-2年級書法教學主要以寫字課的形式開設,主要培養學生掌握字的間架結構,書寫規范漢字;小學3-6年級開設毛筆書法課,開課率達到100%,培養學生用毛筆書寫的能力。大多數學校開設書法興趣小組,個別有特長的學生在書法教師的指導下臨帖練習。初中開設毛筆書法課,開課率達到100%,有特長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嘗試學習隸書、行書等其他字體,了解篆刻常識,學習從筆畫、結構、章法以及內涵等方面欣賞書法作品。高中學校沒有開設專門的書法課,根據學生的特長、愛好發展,對特長學生有專業教師指導。
三、做法經驗
(一)加強制度建設和政策引導
1.加強制度建設
按照《甘肅省教育廳關于推進學校藝術教育發展的實施意見》,市縣(區)兩級教育管理部門制定相關政策,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推進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書法教育全面落實。例如,《關于進一步加強學生興趣小組和社團建設的意見》《安定區書法進校園活動方案》《安定區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實施方案》《隴西縣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標準及管理辦法(試行)》《隴西縣教育體育局關于進一步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的實施意見》《臨洮縣教育體育局關于進一步規范我縣義務教育學校課程設置的通知》等,各級各類學校根據文件要求,切實細化方案,細化管理措施,建立和完善書法教育教學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形成常態化的運行機制。
2.加強宣傳引導
各縣區、各學校充分認識到書法教育在立德樹人中的主體作用,既在學校領導和教師層面積極宣傳,從提升教育理念的角度引導班子和教師重視書法教育,讓他們理解書法教育既是提升學校辦學內涵的需要,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又在學生家長和社會層面營造氛圍,把加強書法教育放在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體系中考量與思考,爭取支持,搭建平臺。
(二)開齊開足上好藝術教育課程
1.嚴格執行課程計劃,落實書法教學
各中小學校在制訂課程實施計劃時,藝術類課程課時總量不得低于國家課程方案規定的下限(義務教育階段藝術類課程占總課時的9%~11%,總課時數為857-1047課時),杜絕個別學校文化課擠占甚至取消藝術類課程現象。要求各小學一至二年級每周必須開設至少一課時寫字教學;三至六年級每周至少開設一課時毛筆書法教學課;初中和高中學校結合書法興趣小組和社團建設,讓書法教學達到最優化。各學校為學生提供了免費的書法教材和字帖,要求書寫書法作業并做到面批面改。
2.書法教育與校本教研相結合
各學校把書法教學納入課程管理,加強書法教學校本研究,在開學初制訂校本教研計劃時,安排每位書法教師承擔書法教學研討課,要求書法教師書寫教學論文,開展課題研究。區級層面每年組織全區書法教學展示交流活動和論文評選活動。
3.書法教育與教育評價相結合
各學校將書法教學質量評價納入學生學業質量評價、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教師教學實績評價系統之中,有力地推動了書法教學質量。同時,各學校教師的書法教學比武和學生的書法臨(創)比賽有力地激發了書法教與學的興趣,促進了教學水平和學習效果的提升。隴西縣各中小學校通過教師“三筆字”比賽、師生書畫展、學生鋼筆字、毛筆字大賽等活動,發現、培養了一批書法苗子,激發了學生學習書法的熱情,同時積極推薦優秀學生參加各類書法大賽,如渭州九年制學校舉行的“寫字段位級位評定”活動。學校積極邀請當地的書法名家來校舉辦講座,指導書法教學工作。
4.書法教育與課堂教學相結合
課堂教學是教育教學工作的主陣地,也是書法教育開展的主要途徑。為了保證寫字課堂教學收到實效,學校選配由書法愛好的教師承擔書法課教學,選取適合學校學生實際的名家字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采用書法知識講解、學生板書、教師逐字評點、適當布置作業的教學模式,教師定期不定期地進行作業點評。臨洮中學編印了《臨洮中學規范字練習用書·硬筆書法字帖》校本教材,印制了單面400格的8開米字格雙面“臨洮中學規范字練習格”練習紙,作為開展教學活動和學生完成作業的載體。
5.書法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
各學校把書法教育成果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一是在班級園地中張貼本班書寫工整規范的學生書法作品;二是在校園擺放展板,展示師生書法作品,并定期更新;三是把名人名言、格言警句以規范的書法作品懸掛于各樓宇走廊之中,并通過道路燈箱、電子屏等校園附屬設施進行規范字的展示。
6.書法教育與教材培訓相結合
市縣(區)教育部門,每年多次舉行書法教師培訓活動,改變書法教師緊缺局面。截至目前,市級培訓兩次,共計培訓教師800多人,縣區級培訓16次,共計培訓教師1200人次。2014年,通渭縣教體局與甘肅改琴書法基金會簽訂了甘肅改琴書法基金會通渭培訓基地協議,用3年時間對全縣部分中小學書法教師和具有一定基礎的學生進行培訓,整體提升教師隊伍書法教育水平,助推優秀學生脫穎而出。各中小學校也采取各種形式培訓,每學期舉行一次教師“三筆字”比賽,督促教師自覺練寫“三筆字”,激勵教師提高“三筆字”水平,掌握書寫的有關知識和寫字指導的一般方法。鼓勵教師參加書法或書法教材教法培訓班學習,鼓勵教師寫經驗總結和論文。在平時的工作中,要求教師在板書、批改作業時書寫工整、規范、美觀。
7.書法教育與書法考級相組合
臨洮縣教體局為了推進書法教育的普及與提高,2014年底,縣教體局積極爭取甘肅省書法考級中心支持,成立了中國書法家協會甘肅省考級中心臨洮中學工作站。工作站自2015年7月揭牌工作以來,已成功舉辦了兩次書法考級活動,兩次考級分別有71人和182人報名參加考試,經甘肅省書法考級中心閱卷,分別有61人和178人通過相應報考等級的考試,并獲得由中國書法家協會頒發的相應書法等級證書。
(三)克服困難配齊書法教師隊伍
根據各級各類學校課程方案規定的藝術課時和學校班級數,有計劃、分步驟配齊專職書法教師,保證學校書法專業教師“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對于各學區書法教師緊缺的問題,各學區通過建立區域內書法教師交流制度、由具有書法特長的教師和管理人員經專業培訓后擔任兼職書法教師、聘用社會文化藝術團體專業人士、民間藝人擔任學校兼職書法教師等形式,多措并舉加強書法教師統籌力度。各學區(校)結合工作實際和人員實際,配備了書法教研人員,沒有專職教研員的單位均在教師隊伍中聘請了有一定特長的教師擔任教研人員。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書法教育活動
1.積極建設活動場所
各學校以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迎評工作為契機,統一思想,提升理念,加大投入,配齊設備,積極建設不同規劃的書法教室和教師工作室。各級各類學校至少配備一間符合教學實際和需求的書法教師,規模較大的學校建有書法教室兩間以上,福臺高級中學建有書法教室7間,教師工作室5間。
2.努力豐富活動內容
以書法教育為重點,繼續推進體育藝術2+1項目和“書法進校園”活動。組織開展四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將優秀書法作品選送參加省市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部分書法作品在全國和全省獲獎,安定區教育體育局被省教育廳評為“藝術展演活動優秀組織獎”。
四、存在困難及問題
(一)對書法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認識不足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迫于升學壓力,教師迫于分數壓力,部分學校為盲目追求考試成績和升學率,學生作業負擔較重,在作業量加大的情況下,學生難以保證作業書寫的質量,只關注寫得“對不對”,不關注寫得“好不好”,弱化了漢字書寫的質量,牽制了書法教學的效果。部分學校依然存在書法課被擠占的現象,書法課程被放在可有可無的的位置上。
(二)書法師資短缺是課程開設面臨的主要障礙
當前,各學校中小學書法師資主要是由語文、美術等教師兼任,雖然他們能夠或多或少地認識到書法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這些老師的書寫水平良莠不齊,對漢字書法的理論知之不多,在書法文化熏陶與對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方面可能存在不足。從目前書法師資的培養情況來看,要在短時間內為中小學配備足夠的合格師資顯然不現實。
(三)缺乏必要的書法教學研究機制
在語文教學研究體系和陣營中,寫字教學的研究沒有真正走進學校、教師、教研員的視野中,重視寫字教學只是止于口號和空談,在實際教學和教學研究中沒有真正受到重視和落實,往往似蜻蜓點水、一帶而過,寫字教學及研究被邊緣化。在書法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的有,研究書法教學的少。在校本教研體系中,書法教學經驗交流重形式輕內容,重過程、輕效果,難以真正總結經驗,形成課題。
(四)書法教學評價缺位
各學校雖然將書法教與學納入了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評價體系之中,但因為具體評價標準和辦法的缺位,書法教學評價顯現出朦朧和模糊的現象。
(五)書法教育的觀念和教學方法落后
目前,書法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較為落后,很大程度上只停留在書法的實用功能,把書法作為一種技能,以技法教育為主,忽視了書法的審美功能,忽視了它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缺少對傳統書法文化的教育,缺乏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
五、設想打算
(一)加強書法教師和教研隊伍的配備與培訓
一是加強走出去和請進來模式培訓,創造條件,克服困難,將專業書法教師和有書法特長的教師派出去,參加各級各類書法教學培訓;二是請區域內外在書法教育教學指導方面有一定經驗的人士進學校、進課堂,指導本區域、本學校書法教師的書法指導工作。
(二)普及教學與特長培養相結合
一是要在語文教學中重視寫書教學,充分認識寫字教學對于學生習慣培養、人格塑造的重要意義,加強語文教師的寫字基本功培訓,重視寫字輔導;二是將書法教育做為傳承文明、立德樹人的重要內容,從書法理論體系、書法歷史演進、書法書寫實踐等層面進行普及教育;三是與興趣小組和社團建設相結合,發現和培養一批具有書法愛好的學生,爭取發展成書法特長。
(三)增加書法欣賞課
開設書法欣賞課,用講座等多種形式進行“中國書法藝術鑒賞”為主題的書法教育,通過欣賞中國書法藝術精品,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書法的發展歷史,初步感受中國書法的內涵,培養學生基本的書法審美素養。
作者簡介:金彥軍(1973-),男,甘肅定西人,1997年畢業于西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心理學專業,中學一級教師,現供職于定西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