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亞敏 宋志勇
[摘 要] 目的:研究教師標準化病人在高職護理專業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選擇我院2016級護理專業的92名學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學生采用教師標準化病人進行教學,對照組學生采用傳統教學,對兩組學生的期末內科護理及格率和平均成績進行分析比較。結果:觀察組學生的內科護理及格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平均成績也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高職護理專業的內科護理教學中,采用教師標準化病人應用在教學中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內科護理的成績,使學生的及格率得到一定的提高,在教學中的應用有著非常良好的效果。
[關 鍵 詞] 內科護理;高職護理專業;教師標準化病人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9-0196-01
在高職護理專業的教學中,內科護理在高職護理專業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內科護理的教學可以有效將內科護理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進行緊密的聯系,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了解到內科護理中的重點學習內容,并且有效掌握內科護理的重要知識,以便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進行應用。教師標準化病人可以將患者的實際病情進行有效且準確的模擬,在內科護理的教學中的應用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學習,使學生可以了解到患者的真實情況,幫助學生在學習階段便可以進行實際操作,幫助學生在進行理論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地將其與實踐進行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有效幫助內科護理的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級92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隨機分組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學生均為女生。其中,觀察組學生的平均年齡為(19.21±1.22)歲;對照組學生的平均年齡為(19.94±1.15)歲。兩組學生在進行學習時使用的教材相同,授課教師也均為同一教師。兩組學生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二)方法
對照組學生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教師為學生制定課程學習計劃,在對學生進行知識點講解時適當地引入案例,對病情進行描述,與學生進行討論。
觀察組學生則采用教師標準化病人來對學生進行內科護理教學,在為學生制定課程學習目標后帶領學生與標準化病人進行接觸,使學生在進行內科護理知識點學習后可以與實踐進行結合,提高學生對護理知識的理解。
(三)觀察指標
在學生期末考試后,記錄兩組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滿分為100分,并計算學生的內科護理及格率和平均成績,將結果進行對比。
(四)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討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來進行數據處理,對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一)兩組學生的及格率對比
在期末考試后,觀察組學生的內科護理及格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見下表,兩組結果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二)兩組學生的平均成績對比
在期末考試后,觀察組學生的內科護理平均成績為(86.12±4.21)分,對照組學生的內科護理平均成績為(72.34±3.96)分,兩組結果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三、討論
內科護理作為高職護理專業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需要隨著如今醫療水平的改變來進行教學質量的提高。在傳統的內科護理教學中,單一的課堂知識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內科護理的知識傳授,所以必須要對內科護理的教學方式做出改變。教師標準化病人可以將病人的具體病情進行準確模擬,真實的展現出病情的基本情況,可以根據教學的需求進行有效調整,并且可以準確地反映出病人在臨床時的真實情況。教師標準化病人在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內科護理的學習,幫助學生將課堂學習到的知識與實踐進行有效的結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提高對內科護理的認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并且可以幫助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將護理方法準確地應用,使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提前與病人進行交流互動,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有效地進行專業人才的培養工作。
綜上所述,教師標準化病人在高職護理專業的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期末成績,并且幫助學生有效地提高了及格率,有利于學生進行內科護理的學習。
參考文獻:
[1]李吉明,丁晶晶,趙影.教師標準化病人在心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10):46-47.
[2]董婷.護生標準化病人在內科護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18):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