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驥悅
【摘要】博物館作為收藏和保存文物的場所,其以文物和標本作為基礎,并搭配適當輔助展品進行陳列,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功能,滿足人們對歷史文化知識的了解。在實際工作中,博物館為了能夠讓人們更好地理解和領會博物館所傳播的知識和精神,需要提高展陳的表現形式,呈現給參觀者最佳的視覺效果,更好地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文中從博物館展陳設計概述入手,分析了博物館展陳設計的原則,并進一步對展陳設計在博物館中的表現形式進行了具體闡述。
【關鍵詞】博物館;展陳;設計原則;表現形式
【中圖分類號】G265 【文獻標識碼】A
我國博物館數量較多,但具有自身獨特性的博物館不多,這就對博物館的陳列展覽的鮮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當前博物館展示方式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探索和嘗試運用新的展示方式,并采用多樣化的展陳手段,重視先進技術的應用,通過對展陳理念進行不斷創新,全面提升展陳設計的形式,使推出的展覽能夠更好地滿足觀眾的需求,吸引觀眾的興趣,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職能。
一、博物館展陳設計概述
博物館在文化建設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更好地滿足公眾對歷史文化知識的需求。博物館作為一種特殊的視覺傳達載體,通過展示陳列的形式對博物館空間和場地的合理規劃,從而建立起一個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的相互交流的空間環境平臺。可以說博物館陳設是一種特有的表達方式,能夠為參觀者展現出人類歷史文明的發展,更形象地表達其中的思想,使其與相關文化相結合,從而向參觀者進行思想傳播。
博物館通過展陳向社會和觀眾進行藏品展示,以此體現自身的水平和實力。在具體展陳設計過程中,需要設計人員根據具體的內容、方案、展品、環境、設施和材料等因素,并與陳列主題、設計形式和實用功能等要求相結合進行展陳設計。在具體展陳設計過程中,要求能夠準確表達主題和內容,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審美性和藝術價值。具體展陳設計要服從于陳列內容,重視審美價值,在傳播科學知識的同時,能夠帶給觀眾不同的藝術風格之美。博物館通過對文物藏品進行陳列展示,實現知識的傳播,更好地履行好社會教育和服務職能。在博物館展陳設計過程中,沒有統一的模式和標準,展陳設計存在風格多元化、專業化和特性化的特點,因此需要因地制宜,不斷促進其發展和完善,以此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展陳設計形式和風格。
二、博物館展陳設計的原則
由于博物館具有社會性和公益性的特點,其是保存、研究、修復和展覽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場所。因此,在博物館展陳設計時,需要遵循真實性、客觀規律性、歷史性和審美性等原則。博物館展陳的文物和說明信息需要與史實相符,因此在展陳設計時,要遵重歷史,要求將設計思想與展陳物品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在進行博物館展陳設計時,要按照歷史事件的前后順序進行設計,展陳表現形式要融合多學科知識,并能夠遵循商品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歷史性是博物館展陳過程中極具代表性的設計原則,即能夠通過設計使參觀者在特定時間內具有回歸歷史和融入歷史的幻想,并通過多元化的展示形式強化參觀者的意識融合。博物館類型不同,其具有的審美特征也存在差異,即審美特征要與博物館自身的特點相符合。
三、展陳設計在博物館中的表現形式
(一)主題的表現
博物館在進行展陳設計時,需要對主體思想和主體范圍進行明確,更直觀地反映展品的內容,實現陳列與建筑、展品與形式、設計與表現的和諧統一,起到引導參觀者的目的。博物館具有展示性特征,需要傳播歷史文化,因此,要合理安排陳列主體,準確進行設計定位。當前,博物館開始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通過對陳列展覽進行準確定位,利用審美的形式將博物館的展品內容向廣大參觀者進行傳播,更好地滿足人們的參觀需求,并能夠在參觀過程中使參觀者更好地理解和接納陳列的主題,并能夠有所收獲。
(二)功能空間的分割
基于博物館的特性決定其具體的展覽形式,在進行博物館展陳空間設計時,需要考慮展陳面積比例。因為博物館所藏文物較多,質地相對復雜,藏品庫所需要的空間較大,基本與陳列廳面積相差無幾,所以設計的重心應放在重點文物上。基于歷史發展的階段性和延展性特點,博物館在布局時需要采用串聯式,陳列的各個展廳之間首尾相相應,這樣可以保證參觀的連貫性。通過具體構建出博物館的主要布局框架,可以更好地體現博物館各個功能之間的相互關系。特別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當前科普作品和模型作品較多,這樣參觀者在參觀過程中能夠親自動手參與探索實踐,進一步增長了科學知識。因此,在博物館展陳設計時,藏品庫的面積不宜過大,而展廳的面積應適當擴充,這樣能夠為博物館提供更多的產品陳列空間。
(三)色彩及燈光運用
在針對展廳環境進行色彩設計時,應側重于把握每個廳室的色彩基調,而且不同類型博物館色彩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具體設計時需要給予充分重視。燈光環境作為展示空間的必要支撐,會對博物館陳列展覽效果帶來直接的影響。在空間中通過合理運用光影,將技術與藝術進行有效融合,進一步完善空間使用功能。當前博物館功能更具多元化特點,通過合理運用燈光照明,有效營造出博物館的展陳氛圍,并注意在運用燈光過程中對文物的保護。在實際設計過程中,要嚴格控制博物館展示空間燈光的照度,同時還要為參觀者營造一個舒適的視覺環境。具體可以通過運用高科技手段,將自然光與人工光有效結合,以此達到最佳的光照效果。在布置展廳空間燈光時,需要對光照可能對人產生的精神和心理作用給予充分考慮,不能一味地為了體現美感,而忽視為參觀者營造一個舒適、安寧的環境。
(四)新興技術手段的應用
在當前博物館展陳設計過程中,多媒體作為新興的藝術表現形式在展陳設計中應用十分廣泛,它不僅將文字、語言和圖像有效地匯集在一起,而且充分融合了各種先進技術,顛覆了傳統博物館信息傳送的展示,增強了博物館與參觀者之間的聯系,有利于更好地發揮參觀者的想象力。同時,將LED顯示技術在博物館展陳設計中進行應用,能夠達到較好的展陳效果。由于LED顯示技術可以自動調節亮度,使展品具有極為清晰的呈現,所以能夠被廣泛使用。
(五)把握好視覺傳達設計和場景陳列設計
在進行博物館展陳設計過程中,需要對視覺傳播功能發揮給予充分重視,主要以展品形式、博物館標記及博物館徽章等作為視覺傳達設計的重點,以此強化參觀者的記憶。在版式設計過程中,要對展陳文本與展品相關內容進行合理安排,更好地傳達展品的信息。在標識設計過程中,需要通過博物館標識引導系統來引導參觀者對整個博物館的空間結構進行了解,并對自己所處的位置進行明確。在進行場景陳列設計時,基于場景陳列自身具有較強的直觀性和藝術性,在具體設計時,需要確保其具有代表性,重視應用復原場景陳列方式,通過將遺存或是考古現場存留下來的物品作為展品,并與歷史事件原貌相結合,以此進行具體的展示和布置,使參觀者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具體也可以通過運用景觀陳列方式,展示歷史事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六)實物展示與虛擬現實相結合
實物陳列展覽是博物館展陳的前提條件,實物承載著獨特的地域文化和文明,涵蓋著諸多歷史信息,能夠充分體現出博物館的價值。實物展示是展陳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歷史階段的藏品借助年代的編排,將每個展示空間形態進行設計。比如鴉片戰爭,中國各個階層人民奮起抗爭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做出了杰出的貢獻。通過實物展示,是歷史面貌的真實反映,使眾多觀眾有所感悟。對于虛擬現實來說,主要借助計算機技術生成形象生動的虛擬事物,觀眾通過專用的輸入輸出設備,有效銜接虛擬世界的事物,仿佛身處其中。例如,在北京天文館新館中,設計師利用圖片與視頻相結合手法的應用,結合顏色、聲音以及大小等元素構建虛幻的視覺空間,給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覺感受,藝術效果非常理想。
四、結束語?
在當前博物館發展過程中,展陳設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博物館作為人類自然和人文文化遺產保存和展覽的機構,在國家文化建設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博物館展陳設計中,需要展現出博物館展陳的主題,并做好展陳空間的設計,通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入創新元素,并對展陳設計的重點要素進行充分把握,注重細節的處理,更好地滿足參觀者的心理需求,提升參觀者對博物館體驗的滿意度。為了能夠使博物館更好地融入到民眾的生活中,需要加大對展陳形式和效果的探索,實現展陳內容和形式的有機統一,充分運用科學技術手段,加快推動博物館展陳設計的現代化和信息化發展,更好地滿足人們的文化需求,使博物館文化能夠與人們的實際生活更為貼近,全面提升博物館的社會化和專業化水平。
參考文獻:
[1]單霽翔.關注博物館陳列展覽的專業性問題[J].浙江文物,2013(3).
[2]宋向光.博物館陳列的實物性元素及內容結構析[J]. 東南文化,
2016(2).
[3]李峰,崔林浩,博物館展陳設計的表現形式研究[J].美術大觀,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