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安



摘 要:財務管理內部控制機制是一種通過一系列控制活動,以確保單位資產安全、經濟信息和財務報告可靠為基本目標的協同式管理方法。江蘇廣電集團(以下簡稱“集團”)近年來完成了財務管理內部控制機制向精細化管理的轉變,初步形成了有力推動事業產業發展的財務管理內部控制機制。本文對此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廣電集團
一、國內外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研究概述
國外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理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財務報告內部控制(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國內學者根據中國國情,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理論進行了一系列研究。迄今為止,大部分國內學者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研究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類學者更側重于闡釋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常見缺陷與解決途徑。例如,許敏(2017)指出,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主要缺陷是內部管理模式僵化與財務管理理念滯后、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脫離實際、財務管理人員素質不高,解決途徑是創新財務管理理念、進一步發揮財務從業人員在內部控制中的作用、加大資金流程監管力度。
第二類學者在研究中從財務工作流程節點入手,有針對性地提出財務內部控制方法。例如:王洋玲(2008)認為,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基本方法包括授權與批準控制法、財務預算控制法、財產保全控制法、內部責任報告控制法、核對控制法、風險控制法、電子信息控制法、內部審計控制法。
第三類學者參照COSO委員會對內部控制體系的定義,給出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定義與基本框架。周丹(2015)認為,企業財務管理內部控制是指財務管理人員利用特定的方法和財務理論,科學的評價、規范和約束企業日常財務活動的一系列的方法、技術、程序及理念,以期達到財務控制預定目標的活動。
第四類學者側重于內部控制用于防范財務風險的作用,并提出了集團內部控制與財務風險管理框架。高秀蘭(2010)認為,內部控制的目的是強化財務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制度依據主要是財務風險。
第五類學者試圖將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從財務報表導向向價值創造導向轉變。李心合(2007)認為,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指南的研究和制定大多是財務報告導向的,但其缺陷十分明顯,因為過分關注降低風險會使企業錯失很多商業機會;在COSO委員會的模型基礎上,李心合提出了價值導向的內部控制框架。
二、集團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現狀
(1)集團管理者高度重視。集團管理者高度重視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建設,多個場合多次強調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強調財務人員“管理、服務、參謀”的重要性,并親身參與到財務制度建設中。
(2)服務支撐比較有力。集團在財務人員隊伍建設方面有三大特點:第一,通過強化員工職業道德意識、注重員工職業素養養成,為財務管理內部控制提供良好環境;第二,通過新員工培訓、會計從業人員后續教育、專業技能培訓等形式,強化財務人員隊伍各項基本職業技能,有利于保證會計基礎工作能力的養成;第三,通過財務人員委派制度,能夠及時、準確了解集團核心、關鍵業務板塊相關情況,保障各板塊與集團財務控制的一致性。
(3)制度建設比較完善。為保證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有效執行,集團及下屬單位制定了相對完善的財務制度體系。目前,集團層面共出臺財務管理相關制度14個(含1個制度體系),為財務管理內部控制提供了較為完備的法令依據。
(4)支撐系統比較健全。會計系統是單位為了匯總、分析、記錄和報告單位的業務活動,及時、準確反映單位資產和負債情況而建立起來的方法和程序統稱。目前,集團會計支撐系統主要有用友財務系統(含延伸出來的固定資產管理模塊、庫存模塊等)、OA報賬系統、資金管理系統及南洋廣告系統部分功能等。
(5)授權審批比較流暢。在2014年新一批制度印發實行的同時,集團對授權審批流程進行了梳理,根據單位屬性、領導分工和經營業務活動的相對獨立性,分門別類地進行了審批授權。經過審批授權,集團授權審批形成了流暢的授權審批體系。
二、集團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介紹
1.組織結構控制
第一,制單人員不得審核本人憑證;第二,出納員不得兼任會計檔案保管,及收入、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賬務處理工作;第三,電子銀行支付、審核等崗位應該分開設置;各類票據的簽發印鑒,必須由兩人分別掌管,以保證資金資產安全;第四,向銀行提取較大數額現金時,必須由兩人以上共同完成,對領款、現金入庫的全過程共同負責;現金盤點應該由非出納人員監盤,銀行對賬應由非出納人員對賬;第五,承擔資產管理和存貨管理的財務部門,還應該專設檢查人員,以監督保管人員的行為。另外,管錢、管物、管賬的人員因故離開工作崗位或調動工作時,要由主管領導指定專人代理或接替,并監督辦理必要的交接手續或正式移交清單。集團財務管理內部控制重點關注了以下組織結構控制節點,見表1。
2.職工素質控制
首先,崗位安排方面,充分體現雙向選擇的理念。其次,在培訓方面,培訓工作以強化財務人員業務能力與職業道德操守、促進會計流程執行標準化為目標。培訓工作分為常規培訓和專項培訓兩類。常規培訓主要包括: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財務制度內部培訓、財務信息系統培訓、外聘機構財務管理培訓、憑證審核與賬務處理培訓等;專項培訓有素質拓展培訓、政策動態專題培訓、廉政建設專題學習會等。集團財務管理內部控制重點關注了以下職工素質控制節點,見表2。
3.制度執行控制
集團財務管理內部控制重點關注了以下制度執行控制節點,見表3。
三、總結
集團在七大控制活動中具有相對完善的控制措施,不再一一列舉。通過分析,我們認為集團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相對完善,以后還會通過以下措施優化財務管理內部控制水平:首先,繼續貫徹財務管理內部控制有力措施;其次,強化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環節,隨著實際情況的不斷變化,要在制度修訂、信息系統權限管理、會計基礎工作等方面不斷加強,以問題為導向,不斷優化流程;最后,跟進財務管理內部控制檢查評價,內控活動不能自己檢查自己,需要通過其他方法對其進行“體檢”,對財務部門而言,最為實際的方法就是通過管理建議書整改和財務稽核機制,不斷發現問題、改進內控流程。
參考文獻
1.許敏.財務管理在企業內部控制中的運用分析.財會學習,2016(22).
2.周丹.關于加強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幾點探討.現代營銷,2014(11).
3.朱榮恩,應唯,袁敏.美國財務報告內部控制評價的發展及對我國的啟示.會計研究,2003(8).
4.李心合.內部控制:從財務報告導向到價值創造導向.會計研究,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