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忠梅
[摘 要] 大學生處于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塑造的黃金時期,但是當前社會飛速發展帶來的競爭異常激烈,由此產生的壓力對大學在校生心理健康的沖擊也越來越大,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各高校自2011年起根據教育部要求大都開設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但是教學成果和應用效果都不甚理想。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現狀出發,從改善教學工具和教學方法、把心理健康貫穿教育始終、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和教、學、用相結合四個方面對本門課程的教學和應用提出建議。
[關 鍵 詞] 心理健康;教學方式;應用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7-0244-01
21世紀的中國,互聯網科技飛速進步帶動社會高速發展,使社會資源等的競爭愈演愈烈,大學生作為預備隊員面臨的學習、就業甚至情感、醫療等問題也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的競爭軌道,由此對大學在校生心理健康的沖擊也越來越引起社會普遍關注。另外大學生的學習能力極強但是自控能力很弱,面對外來誘惑時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近年來大學生違法犯罪和校園暴力事件頻發,這都是心智不健全導致的心理亞健康。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各高校正在逐步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必修課范圍。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強化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引導在校生心理發展方向,有利于校園和社會的穩定,同時也能為大學生日后就業和發展提供幫助。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
教育部在2011年下發《普通高等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對在高校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明確要求,各高校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納入選修和必修課程已經十分普遍,極大地推動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經調查發現目前雖然各高校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但是情況確不容樂觀:
(一)目前有些高校使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和教學工具良莠不齊,內容復雜且理論較多,脫離了當代大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學習,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二)有些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門課程,但是重視程度不高,學生也更多地把該課作為一門修學分的輔助學科學習;教學周期大多為一個學期,并不貫穿學生入學至畢業的始終,學生邊學邊丟。
(三)一些高校沒有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和心理健康測評應用沒有針對性。
(四)有些高校在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中沒能很好地應用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成果,兩門課程各自為戰。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方式與應用研究
基于上文所述,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還處于起步階段,很多高校只是在出于強制要求和應付工作的考慮增加了此類課程,但是對學生心理健康真正的關心程度卻不太高,要想讓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發揮其真正的作用,真正應用到實際,必須要扭轉當前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知和理解,改善教學方式。
(一)改善教學工具和教學方法
當前大部分高校對于該課程的教學仍停留在教師讀課本、劃重點的時代,加之使用教材良莠不齊、內容多而雜,不能很好的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建議各高校在選擇教材時,可以遵循簡而精的原則,針對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礙、心理亞健康的情況,專項授課,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同時改變教學方式,采用多樣化活動教學和情境體驗的方法使學習趣味化。更加開放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在活動和特定情境中深刻了解自身心理感受,從而更好地學習和運用這門課程,還能加強學生的自我意識教育、做好情緒控制、挖掘自身潛能,發展積極的人格品質,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二)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始終
俗語有云:“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樣心理品質和健康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大學生社會經驗幾乎為零,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尚未成型,也是三觀塑造的黃金時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貫穿大學學習的始終,從大學生入學伊始,就要開設此課,由簡入繁直至畢業。如此一來才能不間斷地促進大學生正確三觀的形成,一旦有不好的苗頭也能及時糾正,尤其隨著學習的深入,學生的自我診斷和治療能力不斷提高,判斷能力和自控能力也不斷加強,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課程的成效也就凸顯出來。
(三)建立心理健康檔案
同生理健康一樣,心理健康也需要甚至更加看重檔案歷史。學校應該設立專門的心理咨詢室,針對學生個性的心理問題進行咨詢、診斷和疏導??紤]到學生可能會刻意回避心理問題方面的就診,因此在學生入學階段就應進行全面的心理衛生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對有暴力傾向等嚴重問題的學生要重點關注,主動與學生溝通和開導,輔導員在此項工作中的責任重大。
(四)教、學、用相結合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屠龍之技學而無用。各高校開設此課旨在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成長,把學生培養為生理健康、專業過硬、心理積極的現代化人才和于家庭和社會有益的棟梁之才。因此建議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兩門課程結合起來,通過學習成績、心理檔案、性格測試、心理健康狀況、心理預期分析等方式綜合分析學生的職業方向,對學生走出校門后的工作方向提供可行性建議。
以上為本人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和應用的粗淺見解,一家之言,歡迎探討。
參考文獻:
[1]葛明貴,王軍,施玉琴.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2]于化.淺談藝術類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才智,2008(2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