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忠 陳玲
摘 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把提高教學質量放在首位,通過教學診斷,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是教育未來10年發展方向。會計專業綜合能力的診斷是衡量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水平高低的關鍵所在,探索構建符合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專業綜合能力診斷系統,已成為當前高職院校開展教學診斷及推動教學改革的重點工作任務之一。本文在模擬醫院體檢視角下,重點研究會計專業綜合能力診系統構建,為高職會計專業教學質量的提高、人才培養等方面提供參考。
關鍵詞:模擬醫院體檢系統;綜合能力;構建與實踐
一、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綜合能力分析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信息化手段正日益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會計人員的工作環境會更加復雜和富有挑戰性,這就對新環境下的會計人員提出了新要求,既要有扎實的專業能力,還要有良好溝通協調、計算機操作、創新等綜合業務能力。我國現有的會計職業教育,大都采用傳統的本科教育的“壓縮”模式,教學方法上仍采用教師傳統的“灌輸式”教學與學生被動的“接受”式教育,理論往往與實際發展相脫節,忽略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結果是培養出來的會計學生仍普遍存在技能不強、職業素養較低、社會適應性較弱等問題。經過調研和分析,本文主要從以下幾方面概括出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綜合能力:
(1)專業能力。作為會計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會計專業能力,其具體包括:會計記錄、核算、財務軟件操作應用等。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會計人員不僅需要對日常會計事項進行準確的計量、記錄,還必須會編制電子會計憑證,使用財務軟件進行賬務處理、登賬、結賬、編制財務報表,這是會計人員的基本功;同時還要根據工作的需要制定和打印各種圖表和財務報告,進行各種信息資料的查詢,完成財務報告數據的統計和信息披露工作。
(2)溝通與協調能力。一個人良好的社交能力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重要條件,會計人員更加如此,企業要求會計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溝通與協調能力。對外與國稅、地稅、證券、銀行等部門進行良好的溝通,如企業向國稅、地稅申報繳納個稅、向銀行申請中長期貸款等業務時必須具備協調與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具備主動聯絡與溝通相關部門的良好意識。對內而言,財務人員要協助公司領導細化財務指標,報告和分析企業內部部門財務資金使用情況,必須擔當財務資金協調人的角色。這就要求會計人員具備很好的心理素質,可以及時處理突發事件,有較強的工作適應能力與應變能力。
(3)職業素養。會計從業人員都必須做到誠實守信、愛崗敬業。為此,高職院校必須加強會計專業學生的德育課程教育,充分認識到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對財經法規、職業道德的認知與熟悉,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真正愛崗敬業,維護職業尊嚴,抵制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和誘惑,樹立會計誠信,幫助和促進會計專業學生提升職業素養,將會計職業道德作為自己會計工作的底線。
二、模擬醫院體檢視角下的會計專業綜合能力診斷系統的構建
1.會計專業綜合能力診斷系統的構建
(1)模擬醫院體檢視角下,以真實企業會計業務操作流程為依據成立會計專業綜合能力體檢科室。如:公司成立準備科室,會計憑證處理科室,登記賬簿科室,編制報表科室,報稅科室,電算化科室,Office辦公常用軟件使用科室等。
(2)制定詳細的各科室診斷項目,出具科室分析報告。通過學生去體檢具體項目,由每個科室醫生(教師)對學生體檢情況,出具體檢分析報告。其中,公司成立準備科室主要診斷內容是工商登記,使學生掌握工商登記注意事項,學生體檢完后,由科室醫生對其體檢情況出具專業技能掌握情況的體檢分析報告,若體檢情況較差,需出具體措施分析報告。
(3)出具整體診斷報告書。根據學生各科室診斷結果,出具總體診斷報告書,針對診斷結果不合格的項目,學生本人依據醫生的診斷報告書分析情況及措施再次進行二次體檢,直至診斷通過為止。對于“體檢”報告中集中存在的問題,回溯分析教學中存在的(轉91頁)(接92頁)問題,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重新修訂和改進,以提升教學質量。
2.會計專業綜合能力診斷系統的實踐
以我院會計專業2015級、2016級、2017級的3個班每年150人左右作為實驗樣本,整個流程在高職最后一年(大三學年)完成,打破班級的界限,每位學生自帶“體檢”項目卡找相關“坐診”老師預約“體檢”,并完成整個流程。最后以“體檢報告”替代畢業論文。體檢不合格的學生重新進入流程,體檢報告通過“體檢”報告,回溯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升教學質量。通過全方位對比傳統班的實驗結果差異來檢驗會計專業綜合能力診斷系統對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效果的影響。“坐診”老師為校內專業教師+企業、行業專家,校內教師配備具有豐富企業實踐經驗的雙師型(講師以上+會計師)的專業教師,合作企業從診斷系統的構建、評價考核、體檢報告的出具、教學的回溯分析反饋等全程參與。
三、結論
通過構建的專業綜合能力診斷系統,不僅提升了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的專業能力、綜合能力、創新能力,還提升了教學質量與教學診斷能力,真正實現與企業無縫對接,培養具有專業綜合能力“高精尖”高端技能型人才。
其一,創新性的構建了會計專業綜合能力診斷系統,大力提升教學診斷能力,強調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培養。系統診斷項目的設計是專業綜合能力的的關鍵因素。本系統是按照企業會計崗位真實的業務操作流程,設計專業綜合能力診斷項目。在設計過程中,以企業真實賬務流程為依據,確定專業綜合能力的核心診斷項目,以強化學生專業綜合能力為目標,以動手實踐為主體,構建科學、合理、規范的會計專業綜合能力診斷系統。
其二,完善高職會計專業綜合能力的考核評價體系。“體檢報告”是專業綜合能力的考核評價結果,由于體檢報告是由校內教師與企業財務專家雙方共同對體檢學生出具的診斷報告,對不合格學生進行二次體檢,直至診斷通過為止。對“體檢”報告中集中存在的問題,可回溯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顏艷,房桃峻.基于角色扮演法的會計專業綜合實驗教學研究.財會通訊,2013(27).
2.安娜.高職類會計專業綜合模擬實訓課程的設計――以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會計之友(上旬刊),2010(02).
(責任編輯: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