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克林
大量成功的教學實踐證明,情景教學法是一種特別適合小學階段教學的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之所以大受教師和學生的青睞,是因為這種方法最易于為學生創設觸動靈感的情景、拓寬思維的空間、放飛想象的自由;不僅如此,從教和學的角度來講,這種方法同樣最能體現出教師的主動性和學生的主體性。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和課堂的主宰,而是課堂活動的設計者、課堂活動的參與者和推動者;學生不再是被動的知識的接受者,而是合作探究的主角,是合作探究的平等參與者和推動者;同時這種方法還最適合培養學生的探究和合作意識。當然,“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針對不同的學科、不同的施教者和受教者,其方式又是千差萬別的。本人經過六年(一年級——六年級)、一個完整輪次的實踐,探索出了一套適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模式——情景四步法?,F簡述如下:
1 引——情境導入
依據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師通過語言描繪、音樂渲染、動作表演、生活呈現和即興演講等手段,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形象的學習情境,從而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的情緒。在具體操作中,教師可根據特定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儲備,運用富有親和力的動作和富有磁性的情感導入語,把學生帶入預設的情景。例如,在教授《日月潭》一文時,可以這樣創設情境:今天我們將坐上前往寶島臺灣的旅游專機,去揭開日月潭的神秘面紗。各位小游客,你們對此行充滿什么樣的期待呢?這樣在一種輕松的氛圍中就把學生帶入了對寶島臺灣美景的無限向往之中;也可以借助直觀的、繪聲繪色的音樂作品,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預設情景。如在教學《畫太陽》時,以歌曲《種太陽》優美的音樂、動感有趣的動畫將學生帶入愉悅的精神享受之中;也可以依據授課目標,借助教師或學生的表演創設情景;當然也可以借助特定的生活再現來創設情景。在教學《打電話》一文時,該內容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具有很強的生活性和實踐性。老師的設計一定要“接地氣”,要貼近現實生活,以學生的活動參與為中心,巧妙創設情境,并注重師生互動,讓學生在“演中說”、“說中創”“創中悟”?!敖虒W時首先播放電話鈴聲,讓學生猜猜是什么聲音,以此提問調動學生的認知經驗,為交際活動打基礎。接著通過提問“你打過電話嗎?然后創設情境,讓學生用實物表演打電話?!?在教學《貓》一文時,先讓學生觀察生活當中真實的貓,上課時讓學生說一說各自眼中的貓是怎樣的?在參與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對貓這種小動物的喜愛,進而與學生在探究中一起分享作者描寫貓的高超藝術手法。當然,還可以通過故事新編、即興演講等方式來為授課創設特定的課堂情景,從而達到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情緒的目的。
2 導——情景導學
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情緒的任務已經完成,第二步就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問題了。小學生限于自身年齡和認知的局限性,在這一步只能安排兩項任務:自學和定向導學。而這兩大任務的完成,仍然要借助先前已有的情景氛圍。
定向導學就是要學生在特定情景氛圍和自學基礎上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這是在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性和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提倡和鼓勵學生積極合作、大膽探究。合作的形式不求千人一面的整齊劃一,而應力求不拘一格的多樣化:可以是生生之間、也可以是師生之間;可以兩人,也可以多人。合作探究的問題可以是老師定向給出的,也可以是及時、即興生成的;可以是課內的、也可以是課外的。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扮演好活動組織者的角色,既要熱情鼓勵學生積極合作、大膽探究,又要在探究活動處于卡殼的困境時給予適時、適度的幫助;教師同樣要扮演好活動引領者的角色,探究活動雖然是開放的、自由的,但這并不是說合作探究沒有明確都方向性。課堂教學中的合作探究,其根本目的還是服務于教學目標的達成,因此,教師要始終扮演好“幕后推手”“影子導演”的角色,在不被學生察覺的狀態下引領合作探究向著目標達成的方向高效推進。
需要強調的是不論是自學、還是定向導學中的合作探究,一切問題的生成與解決都離不開已經創設的或即將需要創設的課堂教學情境??梢赃@樣說,課堂教學情境是問題生成的源泉,是問題解決的助推器。
3 展——情景展示
“訓練為主線”,這是自主課堂不可逾越的紅線,也是顛撲不破的實踐結晶。訓練不僅是實現教學過程自主的途徑,也是檢測教學目標達成情況的重要手段,更是獲取知識、提升能力的有效抓手。字詞識記、成語運用、句式變換、課文復述、故事新編等等這些知識接納和能力形成,只有在反復訓練中才能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教學目標,而情景展示就是達成教學目標最簡潔、最高效的手段。
教師要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結合課堂教學目標,特別是要充分利用已創設和即將創設的課堂教學情景,積極為學生搭建交流展示的平臺。
以識字教學為例,對于低年級教學而言,識字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而識字是單一、重復和枯燥的,為調動學生積極性和提高效率,識字方法宜多樣化、趣味化,甚至可以娛樂化,而情景識字法就具有這樣的無窮魅力??梢哉垖W生當小老師帶讀、點評、敘說識字方法;可以組織學生搞擊鼓傳花等游戲,化單一、枯燥的識字課堂為團隊情景趣味游戲;還可以讓學生給生字的偏旁找伙伴、“編字謎”;也換可以開展識字小竅門競賽,也還可以以競賽的方式讓學生自編識字順口溜或識字歌,例如,“點戌橫戍戊中空,十字交叉便是戎”等等。實踐證明,在充滿競爭氛圍的情景中,學生的潛能不可估量,他們能夠很快發現并總結出“比一比”、“加一加”、“換一換”、“減一減”等識字法。這種方法使每個學生都有展示出彩的機會,學生在被賞識的愉悅中靈感自然會源源不斷的流淌出來,這種境界正是我們所苦苦追求的。
朗讀教學同樣能夠發揮它在識字教學中的獨特優勢。毋庸置疑,朗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霸主地位是無法撼動的,也是不能撼動的。而情景朗讀教學法能夠為學生創設一種富有音樂節奏感的朗讀韻律,在識字教學中倍受師生青睞。例如,“為了高效讀準字音、記住生字,可以采用‘讀準生字五步曲或‘熟讀詞語四步曲:‘菜園的‘菜讀‘cài、cài,菜、菜、菜; ‘豆角一詞,讀‘dòu、jiǎo,豆角、豆角?!边@樣的朗讀方式,節奏感強,易于上口,既能激發學生讀好生字的興趣,又能強化對生字詞的記憶。
4 升——情境升華
經過特定情景中的自學和定向導學,達成課堂教學目標的任務已經完成。但“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如何讓學生把課堂教學的效益最大化,進而實現教學增值的目的,這應該是教學的最高境界。就小學語文情景教學法而言,本人一直把情景升華作為提升課堂教學效益的有效途徑。具體說,就是在達成課堂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創設新的課堂情景,以已達成的課堂教學目標為原點,進行知識上的總結歸納、拓寬提升,以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例如,在教學《草船借箭》一文時,緊緊圍繞“神機妙算”一詞展開教學。教學中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視頻,再現《草船借箭》的情景,讓學生采用勾畫圈點、品議推演、設想再現、感悟點贊的形式使其真正體味出“神機妙算”到底“神”在何處、“妙”在哪兒,力求把主人公的“神機妙算”最本色原味的具體化。這樣一來,學生對如何抓住關鍵詞語來學習課文就會有自己的心得。自覺把教材中已經學習了的零散的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和腦海中支離破碎的知識點串聯系起來,進而形成一個相對完整、有機的知識體系。因此,這一過程中的情景的創設同樣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能夠讓學生以平等的身份參與教學過程,能夠最大限度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的情緒,有利于激發學生主動性和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因此,情景教學法不失為一種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教學模式。在具體實踐中,教師應該熟悉情境教學法的基本模式,在熟練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基礎上,能夠依據授課需要自主、自如的創設各種教學情境。以上,就是本人在小學語文情景教學方法上的一點實踐性嘗試。
(作者單位:甘肅省民勤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