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成
中學學生們接觸的物理是一門理論性兼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物理知識主要是將生活中的現象理論化,并且要求學生們進行實踐的科目。但由于許多老師過分強調理論,讓學生對物理產生了厭倦的情緒,所以教師們必須改變教學方式,從生活出發,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讓物理課變得深入淺出。將生活中的物理問題引入到課堂中,縮短了知識與生活的距離,能夠調動學生們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們對物理課的興趣。物理生活化教學還有利于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深化學生對于物理的理解,做到活學活用,提高學生科學素養。但當前物理生活化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值得完善。
1 當前物理生活化教學的不足
1.1 教師引導力不足
物理生活化教學首先需要教師轉變教育理念,更新教學方法,在課堂上發揮自己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們在物理的世界觀察、探索。但當前許多教師雖然在意識上具備了自主體察生活的觀念,但在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方面做得不夠,不能讓學生主動發現、觀察。教師缺乏創新意識,在教學方式上墨守成規,依然采取“一言堂”的教學模式,雖然在自己講課的時候加入了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但也只是答案方面的傳授,沒有給學生自助發現的機會。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并不能積極主動的觀察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也不能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不利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
1.2 生活化教學實施環境有待改善
教師更新教學觀念和教學手段,但是外在的教學環境和物理實驗中所需要的硬件條件也會影響生活化教學實施的效果。物理課堂中的許多知識都較為抽象,需要教師進一步進行演示,學生才能更好理解,但有些學校條件相對較差,沒有足夠的工具供教師講課使用。一些生活中常有的物理現象教師可以通過相關設備在課堂上給學生們邊演示邊講解,更好地幫助學生記憶。但當前由于設備不完善,教師手可不能達到預期理想效果,。這些問題使得老師雖有生活化教學的意識,但由于客觀原因的影響,在課堂中開展會遇到很大困難。教師在課余時間留給學生的作業也大多偏于理論計算,較少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也不利于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提升。單一的紙質作業會慢慢地讓學生喪失興趣,甚至產生抵觸情緒。因此生活化教學布置作業的方式更加豐富多彩,不再局限于紙質的,提升學生觀察和發現生活的能力。
2 物理生活化教學策略
2.1以生活知識作為導入
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教師要想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從學生熟悉、了解、感興趣的東西出發,在課堂開始就將學生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物理知識往往和生活實際現象密不可分,教師在講解知識的時候可以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出發,作為課堂導入,從一開始就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將一些生活中常見或學生們不能理解的東西引入課堂,讓學生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關注知識的講解,并且能在學習完知識以后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例如,教師在講解中學的功率、電路等知識時,就可以先讓學生們觀察家里的家用電器的功率、電壓等基本內容,在學習具體功率知識之前,讓學生們分享自己觀察的成果,老師再進行講解,學生就會更有興趣。
2.2以生活中事列來講解物理知識
學生們對于物理書中的抽象文字通常沒有興趣,也難以理解,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要多列舉具體的生活實例來進行分析。教師在課堂上要靈活多變,了解學生們的興趣點,多引入一些生動有趣的生活實例來助力學生掌握和理解有關物理知識。例如,在講解“慣性”時,如果老師照本宣科的按照書上來講,學生可能沒有興趣,如果老師能拿學生的生活舉例就會不一樣。公交車都是學生們比較熟悉的交通工具,教師可以就學生們的生活經驗提問,公交車剎閘的時候你們身體會有什么反應,由于是學生們都經歷過的事情,學生的回答問題積極性就會被調動。通過具體實例,深入淺出的讓學生理解什么是慣性,學生就會有興趣研究慣性是怎樣形成的,摩擦力、阻力優勢怎樣工作的。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了解,也有利于教師教學目標的達成。
2.3學生作業實踐化
當前許多教師缺失注重物理生活化教學,但卻忽視了給學生們實踐操作的機會,不利于學生課下知識的鞏固與延伸。教師留作業還只停留在紙制層面,沒有給學生靈活的用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鍛煉。學生們的作業對于學生開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通過作業學生可以把所學知識進一步延伸,所以物理作業也應該貼近生活。例如在學習電路等問題時,可以給學生留作業,讓學生回家自制一個可以點亮的小燈泡,學生不僅能將上課所學知識進一步復習,還可以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創造能力。讓學生真正做到通過自己的大腦和雙手,可以解決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
物理生活化教學有利于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鍛煉學生自身的應用能力和創造能力,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學習。作為教師,我們要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關鍵和教學手段,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