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宛詩
暗示教育利用心理暗示從無意識方面影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正確的心理暗示可以幫助學生增強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在職校英語教學中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
1 暗示教育的內涵及其應用方法
上個世紀中葉,保加利亞心理醫生洛扎諾夫在行醫中獲得啟發,之后領導成立暗示法教學小組及研究所,并在1971年發表其研究成果,之后暗示教學法被廣泛應用于語言教育等行業。
1.1 暗示教育的內涵
心理暗示是指用隱形或者間接的方式來影響人的心理和行為。暗示教育是一種隱形教育,指通過心理暗示來激發學生心里潛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教育方式。洛扎諾夫本人總結道“(暗示教學法)創造高度的動機,建立激發個人潛力的心理傾向,從學生是一個完整的個體這個角度出發,在學習交流過程中,力求把各種無意識結合起來。”
1.2 暗示教育的幾點原則
暗示教育的基礎建立人具有可暗示性、人具有無意識心理活動、人存在非注意心理反應和人具有待挖掘的潛力。其基本原則也是針對這幾點之間的互相作用設立的。一是培養學生自信心,構建愉快而不緊張的學習環境。二是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做到相互之間的尊重和信任。三是設置情境,才用交際練習,以大量素材的積累提高學習效率。四是借助母語翻譯來學習外語。
1.3 暗示教育的應用方法
暗示教學法的策略主要有權威、稚化、雙重交流等,總的來說是通過營造特定環境來發揮暗示作用,從而提高激發學生潛力,提高學習效率,具體應用來講有以下應用方法:一是校園和教室環境的建設,二是課堂氛圍的構建,三是教師授課方式和語言表達技巧的提高,四是學生自我激勵能力的提升。
2 如何職校英語教育中應用暗示教育
2.1 職校教師的培訓
教師是暗示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暗示教育的各種策略也是由教師來執行。職校英語教師應該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與學生互相尊重和信任,適當發揮引導作用,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自主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職校英語教師要能夠科學安排教學任務,做好示范發揮權威的榜樣作用,對學生的學習進度及時做出調整以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洛扎諾夫在推廣暗示教育法的過程中要求,教師首先要通過理論學習,同時親身驗證暗示教育法的實際作用。其次參與暗示教育研究所成員交流學習,進行總結交流。然后跟隨他本人學習提高,再經過暗示教育實踐總結之后,才能符合暗示教育教師的職位。職校英語教師要在課堂應用暗示教育,首先應該學習相關心理學知識,通曉暗示教育發揮作用的基本原理。其次,職校英語教師要明確如何處理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能夠把握課堂氛圍。最后,職校英語老師要能融會貫通,將心理學知識靈活運用到課堂中去。
對職校老師的培訓可以由三個方面構成,一是學校和社會開展暗示教育相關的心里課堂培訓,二是構建職校老師的暗示教育討論小組等平臺促進教師之間的總結交流,三是提供圖書和課程供教師自主學習。
2.2 職校環境的建設
環境是暗示教育的重要道具,建立良好的校園和教室環境對職校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用暗示教育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所謂“養移體,居移氣”,人類與居住環境之間的關系早就被一再證明,構建良好的校園環境和教室環境對于學生良好心情的保持有著十分明顯的作用。
首先校園良好衛生環境建設,干凈衛生的校園環境可以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情。二是校內綠化的建設,綠化建設一方面通過綠色刺激視覺產生愉悅感,另一方面較好的空氣質量是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狀態,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三是教室環境的布置,包括燈光的明與暗、教室的溫度和透光、教室內空間布置、墻體粉刷的色彩、墻上標語的張貼等等,保證學生在教室內保證愉悅而輕松的心情。燈光要柔和不刺眼,溫度適宜,透光度較高,空間夠大,墻體色溫馨,學生不自覺地會放松心情,在愉悅中學習。標語張貼恰當有力,時時對學生進行暗示,有助于提高學生注意力,培養其信心,挖掘其潛力。
2.3 職校學習氛圍的構建
暗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但是暗示教育是一種隱性的教育,要發揮作用需要一個長期延續的過程。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是實現暗示教育目的的根本。
一是通過外邊環境的改善和促進來造成較好的輿論氛圍。校園內良好的衛生條件和重要位置張貼的勵志標語和事例等都可以很好的對學生造成暗示,以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校內工作人員尤其是校領導和教師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給每個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形象暗示,潛移默化地發揮榜樣的影響力,讓學生可以更積極主動地學習。
二是通過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課堂環境的科學布置可以保證學生有個輕松愉悅的心情。教師風趣的講授和適時鼓勵有助于學生培養自信心。豐富的課堂活動可以有效的調動課堂氛圍,引導學習深入學習從而提高效率。合理的課程安排有助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收獲成就感和學習樂趣。通過教室布置和教師引導兩方面的暗示,來激活和調動學生的無意識思維參與到學習中,達成有意識學習和無意識學習之間的協調配合。
三是通過引導和監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科學研究證明,有意識行為可以經過強化訓練形成無意識行為。由校園、教室、教師和課程構成的緊密而合理的暗示體系,將給學生帶來一種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學生在這種心理狀態中很容易形成一種積極的自我暗示。教師通過適當引導和監督,可以輔助學生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這種以學生自我暗示為基礎的學習習慣,會最終發展為一種無意識行為,并在學習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3 總結
暗示教育具有隱性特點,指向學生的無意識行為,因此暗示教育不是通過一次兩次暗示就能發揮作用,而應該是一種長期的,全方位的暗示之后才能充分發揮其影響力。如何形成一種完善的暗示教育體系,還有待所有教育從業者的進一步實踐總結。
(作者單位:鄭州財經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