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周 張金棟 張永萍
如何能夠合理有效地對中職教師這一特殊群體的信息化應用能力的作出評價,此問題已成為當前中職教師教學素質評估的重要問題。如若不能作出合理有效的評價對這一群體的職業發展及國家的教育發展都會造成重大影響。方法通過對大量文獻資料的分析與歸納,提煉出自己的觀點。希望所探討的結果為我國中職教師信息化能力的測評工作的更好發展起到一定的參考價值。
引言: 科學合理的測評中職教師信息化應用能力,成為調動廣大中職教師積極性,發揮創造性,促進專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眾所周知中職教師能夠創造性地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教學,不僅可以營造積極的信息技術教學應用氛圍,而且也是教師提高信息素養的一種有效措施,對于絕大多數中職教師的信息化應用能力的整體提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1信息化應用能力合理測評的重要性
教育部日前發布《關于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見》明確指出。各地要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作為教師資格認定、資格定期注冊、職務(職稱)評聘和考核獎勵等的必備條件,列入學校辦學水平評估和學校管理者考評的指標體系。部分學校要將信息技術應用成效納入教師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教育部明確提出,到2017年底完成全國1000多萬教師新一輪提升培訓,來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學科教學能力和專業自主發展能力;為激發教師持續學習動力;建立教師主動應用機制,推動每個教師在課堂教學和日常工作中有效應用信息技術,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取得新突破。如果教師信息化應用能力不能有效的測評不僅影響教師的職業成長,更可能影響到國家教育方針政策的制定和發展。由此可見,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測評的有效性是多么重要。
2目前信息應用能力測評的方式
2.1診斷性評價
診斷性評價表現為教師在培訓前(后)開展的能力自評。在教師參與培訓之前,由各地組織教師進行自評,分析學習需求,為選學提供行動依據;在參與培訓或實踐之后,教師也可以參加自評,并可將前后自評結果用于對比關聯。在在線自查工具的支持下,教師可以了解自己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各校、各地也可以及時匯聚、了解本校或本地區的整體狀況。
2.2過程性評價
過程性評價具體可由“培訓評價”與“實踐評價”兩部分組成。培訓評價,是指各培訓機構依據《能力標準》和《培訓課程標準》的要求,針對教師參與培訓的作業及相關成果所進行的評價和考核。實踐評價,是指各地或各校依據《能力標準》,針對教師的信息技術實踐應用所開展的評價和考核。
2.3終結性評價
為提升能力測評的質量,終結性評價的方案包括但不限于第三方測評、績效任務評價、標準化測試等。第三方測評,是指利用教育系統認可的高品質信息技術應用比賽、公開課等方式,將第三方(如比賽主辦方、教研部門等)的認可證明作為能力評價指標的方法。績效任務評價,是指為教師指明若干具體任務(如開設一堂信息化教學課、開發一個教學課件、設計一個評價方案、制作一個微課程等)供選擇,將教師所選定任務的完成質量作為終結性評價依據。
3對目前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測評開展現狀的討論
3.1未能以評促學、以評促用
能力測評的目的是促進教師的有效學習與應用,中小學教師的信息化應用能力測評標準在測評體系的設計上,未認識到信息技術應用在中職教育中的實踐性、情境性、過程性,過于簡單量化;未能將培訓前的能力自評與培訓后的實踐應用作為測評體系的重要環節,為促進中職教師按需選學、強化應用;為強調出誠實測評,不能增強中職教師教學環境及教學內容的客觀性,不能展現出教師自己真實狀況的意愿,并未通過有效管理增加各個環節測評的客觀性。
3.2“土皇帝”式自作測評體系
各個單位各自設計自己的測評體系,既不依據《能力標準》,又未充分考慮本地實際(特別是已有信息技術相關培訓的認證情況),僅依據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不同表現形式選擇測評方式,開發測評工具,對評價數據不能合理性解讀,測評結果未有效利用,形成由行政機構、培訓機構、學校及個人不能共同承擔評價責任的測評體系。
3.3培訓評價未能作為重要測評依據
中小學教師《培訓課程標準》中對大部分課程提出了“績效評估”的設計要求,即在大部分課程中,中小學教師需通過提交與自身信息技術應用密切相關的作業(如信息化教案、上課用課件、技術支持的作品、課堂實錄等)作為完成培訓的評價依據。但對于中職教師特殊的實訓教學模塊,并不能保證能力測評的可行性。培訓評價質量的缺乏監控,不能確保培訓結業證書的含金量。
4結論
但是對于中職學校教師的信息化應用能力測評僅僅參考中學教師的意見與標準。目前沒有對中職業學校的教師作出具體的要求與標準,由于中職學校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等諸多因素非同于中小學,導致部分中職學校照搬套用中小學教師信息化應用能力測評的標準要求。這種一刀切的現狀對中職教師的測評不能真實有效的作出測評,已經嚴重影響了中職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的積極性、造成對教師信息化培訓內容安排不合理、打亂教師教學的常規性計劃及重復性培訓的資源大量浪費。所以教育部必須重視這一問題。
(作者單位:民權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