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紅恩
時代的進步依靠科學技術的革新與發展。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出現,為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有效的幫助,同時也讓微課程教學應運而生。依靠各類互聯網與多媒體技術和工具,提升教學效率,對高校教學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本文通過以現代高校微課程開發應用為核心內容,從三個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相關的開發應用對策。此研究以探究現代高校微課程開發應用策略為目的,從而推進高校教學的改革進程。
前言:互聯網信息時代的來臨,使日常的生產和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QQ、微博以及微信為主的社交媒體方式的流行,讓高校的教學發展面臨著很大的改革挑戰。作為新興的教學方式之一,微課程依靠其較高的課堂效率、開放度以及情景創設等特征,吸引到很多學生,彌補了從前教學過程中的枯燥、無趣的不足。特別是近些年來,針對微課程的相關研究與應用變得越來越多,基于互聯網信息背景下,科學開發微課程,并將其有效應用在高校的教學工作當中顯得尤為關鍵。
1運用圖文并茂方式凸顯教學重點
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微課程的出現有效提高了高校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但隨之也出現一種情況,學生可能面對過于碎片化的學習資源,而無法真正深入理解和運用,逐漸在學習的過程中失去方向和目標。所以,教師在進行微課程的開發和應用過程中,不但需要通過微信平臺和豐富的資源科學制定相應的教學課程方案,而且也要意識到此問題的嚴重性,采用合理的課程設置方法,使學生不再受到微信碎片化信息的干擾,緊密結合具體的學習教材內容,運用圖文并茂的方式,讓學生從微信公眾平臺當中獲取、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內容。高校教師通過在微信教學平臺發布多樣化的圖文課程信息,并在深入掌握教材內容之后,篩選出其中的重點知識,經過微信圖文的制作,巧妙地融入到微課程的內容當中。如此,當學生查看了以圖文并茂的形式所展示的微信課程內容的時候,可以快速、精準地掌握整章節的知識框架與內容,便于學生安排自己的學習進度,在頭腦里對整個知識體系留下深刻印象。經過密切關聯具體的教材內容,消除了微信課程的碎片化不利影響,有效增強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成效。此外,有效利用多媒體工具,制作幻燈片課程,將微信當中的圖文信息展示到幻燈片當中,使其緊密與課堂教學結合,一方面,非常便于學生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學生在掌握學習課程的重點之后,進一步拓寬學習的范圍,并增強學習的興趣。
2微課程實時互動為宗旨的自定義回復功能設計
微課程開發和應用中的互動性非常重要,高校教師進行微課程的設計開發時應予以考慮,借助微信的作用,完成自定義回復功能的設置。從而使得學生利用語音或者消息回復的形式,形成和教師之間的互動與交流。然而此過程當中,教師較為被動,僅可以借助電腦進行微信公眾號登陸的形式獲取來自學生的數據信息,無法采用手機等更加靈活的形式和學生進行溝通與互動。因此,教師需要針對微課程的設置工作,將和學生的實時互動功能融入其中加以考慮。雖然從前的教學互動工作開展中曾運用到微信群、QQ群的方式,不過從教學針對性的角度來說,上述教學形式無法全面關注到每個學生的具體的學習情況,不利于做到因材施教。所以設計微信自定義回復功能十分必要。師生在微信公眾平臺當中可以有效利用此功能完成交互與溝通,幫助學生實時找到自己需要的資源和信息,只需通過搜索關鍵詞的形式,便能夠迅速地參閱到所需信息,完成自學。由此可見,設計微信自定義回復功能有利于推動微課程的應用。
3注重微課程知識的細分歸類設置
為了提升高校的教學效率,通過開展微課程教學可以達到目標。基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微課程的內容應緊密結合學生的特點,增加更多的素材內容,確保微課程的質量。然而鑒于微課程內容的碎片、零散化的特征,教師應在滿足利用情景化教學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進一步對微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細化,形成清晰的分類,凸顯出教學的難點,避免學生出現混亂無序的學習狀況。對于微課程結構體系的設置,應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加以細分歸類,把其中的知識進行拆分處理,并且借助學生空閑的時間,科學制定的教學任務,對學生形成專業、全面化的指導和幫助。同時結合不同學生的接受與學習的能力情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狀況,采用視頻與音頻的演示方式,使學生可以形象、直觀地了解和掌握相應的知識,增強理解與記憶。此外,通過細分知識體系,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會形成厭煩的感覺,提升學習的信心,從而發揮出微課程的作用。
結論:從論文的闡述和分析中可知,深入探究現代高校微課程開發應用策略十分關鍵。本文通過以現代高校微課程開發應用為核心內容,從三個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相關的開發應用對策:運用圖文并茂方式凸顯教學重點、微課程實時互動為宗旨的自定義回復功能設計、注重微課程知識的細分歸類設置。
(作者單位:西藏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