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曉明
【摘 要】通過探究小學生高年級的作文教學現狀,我們發現在高年級作文教學中存在教學質量不高的問題。主要問題是在語文教學中沒能對作文教學進行系統的規劃,不能使得學生對作文產生良好的興趣。所以教學效果不佳。于是,我們應該思考對小學高年級語文作文教學進行改革。通過切實可行的方法緩解小學高年級語文作文教學的尷尬境地。
【關鍵詞】小學 作文教育 高年級 教學策略
長期以來,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的水平一直難以提高。這是傳統教育觀念沒有被突破的結果,也是教學方式單調的結果。作文寫作教育中,突破傳統作文教學的前提認識。近年來,高年級語文作文教學難以避免地受到了課改的影響,在教學方式方法上有了新的改變。但不可否認的是,其問題還是存在的。例如作文教學的題材素材仍然局限在教材單元的課后練習中。沒有對作文教學進行系統的安排。所以,在教學模式和方法中進行改革是不可避免的。
一、多方面促進學生對作文教學的興趣
在傳統的語文作文教學中,學生對作文教學充滿了厭惡甚至是恐懼心理。究其原因,我們發現學生對作文教學產生此種心態是因為他們對語文作文難以產生良好的興趣。一方面,老師沒能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產生積累作文素材的良好習慣;另一方面,學生沒能掌握寫作的方法。例如通過調查漳州市某小學的五年級學生,有的學生面對作文不知道應該寫什么,應該怎么寫。沒有思路,只能通過參考課外的作文書和優秀作文。總而言之,學生們不能從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截取到好的素材并把它們運用了自己作文中。就算有的學生知道了應該如何截取素材,他們也不能將素材很好地運用于作文當中,導致了作文出現跑題的現象。
那么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首先應該讓他們喜歡上寫作。從實踐中來看,高年級學生雖然經歷了前幾年的作文學習,但是他們依然沒法對語文作文教學產生興趣。他們掌握了基礎的寫作方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對寫作缺乏興趣,很難在現有的基礎上提高。那么,老師們在布置作文題目的時候可以針對個體的差異性,確定一些對每個學生都有興趣的作文主題。例如在五年級下冊書中第二單元的作文題目“生活真是豐富多彩”中,要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為教學目的,讓學生寫出在自己的生活中讓其印象深刻的一天。針對能力較差的學生,要求其寫出自己真實的感受即可。針對能力較好的學生,則要在其文字表達和字數上加大難度。只有針對不同階層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他們才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暢所欲言。這樣的題目就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其次,在素材方面也要解決學生不能確定寫作內容的問題。例如在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寫作教學中,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對景色的描寫的一些方法。在實踐中,老師可以以“我最難忘的一景”為模板,引發學生進行思考。結合專業的寫作方法引導學生對其難忘的一景進行描述,可以對個別學生進行提問,以此來檢驗教學效果。這樣對其他學生也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二、教學模式激發寫作主動性
傳統的作文教學方法中,老師通常的教學模式是布置作業,讓學生在課堂或者課后進行寫作,最后老師再統一審閱和點評。這樣一來,學生只能以被動的角色來接受教學,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沒有很大的提升。容易出現主題不佳、結構不當、跑題等等現象。所以,我們應該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轉換教育模式是關鍵。老師可以采用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對作文題目進行探究。例如,在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作文教學中,題目“介紹自己選擇的美景”則可以運用這種教學方式。老師們可以在課堂上提出討論的要點,即說出自己最喜歡的一處美景。其次,讓學生在課堂上組成小組對這個問題進行討論,最后用詞語和短語對每個人最喜歡的美景進行較為準確的描述。然后引導學生在正確地表達順序中,運用準確的詞語和短語對自己喜歡的美景進行良好的表述。例如,由遠及近、先主要后次要等等??傮w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這樣的教學實踐中,可以根據自己真實的體驗對景物進行較為生動的描述。從而突出景物的特點和景物帶給人們的感受。
三、 逐步提高,提升學生作文寫作能力
以過往的學生作文寫作教學來看,針對學生的教學方法比較單調,尤為是靠近學生升初中的那段時間,學生不僅要完成大量的寫作任務,同時還要練習非常多的模擬考卷。另外,老師對于學生所完成的作文的審閱和批改的方式也比較單一,純粹地介紹下好的與不足之處,容易使學生對寫作失去興趣。另一方面,老師對學生的教學中普遍存在忽視個體差異的現象,布置寫作任務時容易一刀切,所有人都適用一個標準以致于寫作能力較差的學生逐漸失去了寫作積極性。
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要求針對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針對性地進行寫作任務和安排和指導,才能逐步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水平。在寫作訓練當中,除去降低寫作要求來賬戶不提高學生寫作興趣和水平外,還可以結合其實際情況適用漸進的訓練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第一,針對學生具體的實際水平來安排對應等級的寫作要求。比如在敘事作文中,部分學生對所敘述的事情描述得很雜亂,培訓老師就可以對這些學生進行集中教學,先對他們進行敘事描寫的寫作技巧教學,等他們掌握到一定水平后,再進行人物刻畫的寫作教學和訓練。
第二,得在教學中以學生的貼身經歷為準備來引導教學。比如在刻畫人物的寫作中,即使學生在把握住人物的主要特點后,卻無法使用正確的描述方法對人物進行刻畫,這個時候培訓拉傲視就可以采用結合閱讀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人物的肖像、動作、心理的描寫,而后再使用合作學習的模式引導學生參考實際生活中的人物來進行描寫,并加入一定的寫作技巧。在學生完成了寫作任務后,培訓老師還應使用小組合作審閱的方式,培訓老師再次對學生的作文以審閱的方式進行反饋,以此找到學生所寫作文中的長處,并引導學生找出缺陷。
四、結語:
總而言之,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關鍵之點,在我國的教學實踐里,老師必須要意識到寫作對于學生的重要之處,改革教學理念,完善培訓方式,不僅要培養并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還要逐步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和水平,真正實現學生可以通過作文表達自己情感的目標,并讓學生對此養成習慣,只有這樣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才能在日常的學習中得到真正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郭根福.論小學作文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課程,教材.教法,2012(11).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