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瑜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也發揮著重要的優勢。因為數學對于小學生來講抽象難懂,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不高,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能促進教學模式的升級,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本文針對信息技術支持的小學數學教學創新路徑進行簡要分析,希望對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信息技術 小學數學 教學 創新探究
數學是小學階段的基礎課程,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運算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的教學方式還是停留在一支粉筆和課本上,并不能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和效率,教師將理論知識強行灌輸給學生,這樣學生不僅不能真正理解其中含義,反而對數學學習產生畏懼心理,違背了素質教育的初衷。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結合成為了一大發展趨勢,它可以利用互聯網、多媒體等技術手段進行輔助教學,為學生提供文本、聲音、圖片、動畫、視頻等多種形式的教學資源,將抽象問題具體化,復雜問題簡單化,枯燥問題趣味化。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學生不僅能直觀地理解數學問題,還在潛移默化中引發探究興趣,提升創新能力。
一、更新教學觀念,樹立創新思想
創新是讓學生鉆研新觀念,新理論,將單一的方式變成生動具體的教學活動。而教師也要改變將教學僅僅當作傳授書本知識的陳舊觀念,真正把教學當作學習交流和自主探索的過程,改變過于僵化的教育教學制度,創設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的生動而有活力的課堂,激活學生的潛能,為他們成長提供優良的學習環境,處理好主導與主體的關系,調整好教師的角色。首先,教師在更新教育觀念時,要正確地認識和對待學生,把學生視為有人格的人、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有潛力的人,相信每個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都能主動發展。其次要在這種認識的基礎上營造一種平等、民主、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用探討、商量式的口吻組織教學,使學生敢于參與也樂于參與探討與學習。尤為重要的是要重視教學中教師的激發作用、啟迪作用和組織作用,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寬松、和諧、自主的環境中學習,才能思路開闊,思維敏捷,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從而迸發出創新的火花。
二、創設情境,培養創新意識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講課的方式都是參照書本上的知識點為學生講解知識,學生的思想不能得到滲透,這樣就限制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礎上實現創造想象,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素質。如在新課導入時教師有目的有意識地創設問題情景,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把學生帶入問題的情景中,使學生產生求知的需要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為學生創新意識的萌發提供可能。例如:在對“人民幣”的相關數學知識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創建購買文具的情境,小紅要買3個本子和4只鉛筆,一個本子1元,一只鉛筆5角,小紅一共要花多少錢?在具體的情境中,不僅能夠加強學生對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的掌握,還能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促進學生數學學科素養的提升。在學習其他內容的時候也通過借助信息技術的形式進行拓展訓練,一定能夠更加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三、多媒體技術整合,培養探究能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教學被廣泛運用到教學領域,多媒體技術讓教學活動更富于活性,更讓教學內容簡便化、快捷化,即使是上課期間學生有對知識存疑的地方,課后也可以根據多媒體的課件進行自學和鞏固。這不僅能有效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更有助于教學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多媒體教學技術,無疑是全面教育的一個關鍵點。正是由于多媒體教學通過聲音圖像的展示,才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更有助于學習的平臺,讓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升華。讓其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營造一種良好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認識圖形”教學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一些活動素材,并給學生獨立探索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從生活中以及身邊找出一些圖形,這也是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的關鍵。
四、聯系生活,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數學來源于生活,更實踐與生活。學生可以結合生活解決數學知識,這樣就不會感到數學的枯燥乏味,相反會對數學教學產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我們要把數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數學貼近生活,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起來就更加自然、親切和真實。比如在角的認識這一內容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通過設置情景教學的模式使學生們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教師可通過讓學生們分組折紙的方式讓學生們將自己所折的圖形中的角找出來并向其他同學分享,哪個組的學生折的角最多且最有新意,即可獲得獎品。這種方式的教學模式不但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潛移默化的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結協作的意識。例如,在學習多邊形面積的有關知識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同學們討論多邊形的組成,然后引出多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如在學習三角形面積計算時,先讓同學們一起交流討論,找到生活中的三角形,觀察它們都具有那些特點,將數學學習帶進生活,在同學們積極的交流過程中為重點知識的學習營造了良好的氛圍,奠定了基礎。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被廣泛應用,它彌補了一些傳統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漏洞。這種教學方式改善了師生之間的關系,增加了教學課堂的多樣性。信息技術豐富了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這有效加強了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和學習負擔,還可以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劉彩虹.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探究[J].電腦迷,2016(08):172-173.
[2]楊尊嚴.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J].新課程(上),2017(02):151-152.
[3]張國寧.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中),2017(03):114-115.
[4]徐火榮. 基于信息技術支持下對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的分析[J].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6(20):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