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
【摘 要】小學班級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影響著班級的全面發展,也關系著教學質量水平的高低。班級自主管理是班級管理實現民主化和科學化的體現。一個班級的管理不能只靠班主任老師的管理,需要學生和老師共同努力,推動班集體文化建設。
【關鍵詞】班級文化建設 重要性 策略
目前越來越多的學校提倡班級自主化管理,創建一個學風學紀都十分良好的班級文化。班級文化能夠體現一個班級的思想價值觀念。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實現班級自主化,構建和諧的班級文化是實現現代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在班級里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健康的行為準則和規范,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加強自主化管理,促進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班級文化是一個班級的靈魂。首先,一個良好的班級文化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享受文化的環境。好的班級文化,學生的學習會有積極性,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激勵他們以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參與到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去。其次,班級文化形成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會影響學生的言行舉止,優秀的班級文化能夠讓學生做到自我約束,會自己約束自己的行為去符合班級制定的行為準則。再次,班級文化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它看不見摸不著,但是有無處不在,他能夠影響班級成員的一舉一動,激發他們心中對班集體的認同感,讓他們產生對班級榮譽的使命感,這樣,在他們的日常活動中,會形成班級凝聚力,共同維持班級榮譽,日積月累,形成更好的班級文化,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加強自主化管理,促進班級文化建設的策略
第一,創建良好的班風班紀。首先,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小學生年紀小,自制力薄弱,在一些習慣的培養上很難持續。他們在學校的時間比較長,因此班級文化對他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良好的班風,要從培養良好的習慣開始,也就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抓起。在校期間,讓學生養成干凈衛生的習慣,創建干凈衛生的學習環境,不亂丟拉進,保持地面、桌面清潔。上課的時候,要挺直腰身,端正坐姿,坐有坐相。做作業的時候要保持作業本干凈整潔,字跡工整清晰。在平常的日常小事上就養成良好的習慣,從自身還是改變,這是創建良好班風的開始。
第二,培養學生的的班級榮譽感,提高班級凝聚力。學生可以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比如說班級運動化、校運動會、黑板報評比等。在每次活動中,學生會全心全意的為班級的榮譽而奮斗,這些活動能讓他們懂得團結協作,懂得集體力量的強大。還可以設置班級流動紅旗,適當的班級競爭可以提高他們的士氣,為了保住自己流動紅旗,學生之間會相互監督,合作完成班級任務。不僅如此,通過活動,還能讓學生心情愉悅,充滿正能量,每位學生為了班級榮譽都會力爭上游,這樣就增加了班級凝聚力。
第三,要注意養成良好的品德。“近朱者赤、盡墨者黑”,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良好的環境有助于學生養成健康的思想品德。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是學校和班級應該優先考慮的問題。班級內部開展德育教育,是響應素質教育的要求。班級文化上也可以體現這一點。班級的墻面就是宣傳德育的好陣地。一方面,我們可以利用墻面張貼一些英雄畫像,讓學生們知道他們的英雄事跡,學習他們的愛國精神。另一方面也可以粘貼一些名言警句,讓他們潛移默化中受到好的品德的影響。比如說三月是雷鋒月,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向雷鋒叔叔學習,讓他們學習雷鋒叔叔的奉獻精神。我帶我的學生到敬老院,讓他們幫助老人們收拾房間,給老人們表演節目,讓他們感受到助人為樂的樂趣。組織他們樂捐,向窮苦地方的學生伸出援助之手,讓他們感受到他人的不易,以及珍惜自己的幸福。
第四,建設良好的學風。學習是關鍵,學生的學習不能丟。要打造一個優秀的班級,學習不能落下。一個班級里,有學習優秀的,也有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一個班級的進步,任何人都不能少。為了提高我班的整體成績,作為班主任,我首先要激勵學生繼續加油,給他們鼓勁。在課堂教學中,我會把知識講解透徹,讓他們當堂就理解接受,盡量不留下問題,讓他們養成上課認真聽講,及時解決問題的習慣。另一方面,我們班級采取互助模式。我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組里的成員學習成績有優有差,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幫助學習吃力的學生,遇到問題可以小組團結起來,合作完成。每個小組之間可以比賽,每次的成績進行小組比拼。進行了兩個月,學生們的學習氣氛很是濃厚,學生的成績進步一大截,而且由于互助的方式,學生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游戲,打破了學生之前有小集體的現象,整個班集體融成一塊,這有利于班級整體化的成長。
三、建設班級制度,形成學生自主化管理新模式
真正的教育時自我教育,管理班級并不僅僅是班主任的責任,在班主任進行全局掌控的情況下,可以開啟學生自主化管理。班主任老師可以給學生們提供一個自主管理的平臺,讓學生自己成長。
首先,加強班級制度建設。建立班級制度是為了讓學生們有一個行為約束。老師一刀切的規章制度,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相比較他們自己創設的行為規范,他們更愿意接受后者。所以班主任老師可以嘗試引導學生參與到班級制度的建設中去,讓他們自己制定行為規范,班規班紀。一般來說,班級的制度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行為規范、禮儀禮貌、紀律考勤等。在上個學期,我在本班開展了一項“我是班級小主人”的活動,讓學生自己制定班規班紀。我鼓勵全體學生加入到制作“班規”的活動中去,在教室的一角設置了一個“建議墻”,只要你有好的建議都可以寫在上面,也可以同意他人的觀點進行附議。短短的一周時間,30名學生提出了80條小建議。雖然有些許重復,但是他們針對自己平時的行為提出了很多有用的意見。我把這些小建議進行了整理,并在班會上向學生們提出,最終確立了“班規”。由于這里面的紀律是出自學生自己的意愿,他們在后來的學習和生活中都自覺遵守,遇到偶爾有犯錯的學生,還會有周圍的小伙伴們及時提醒。現在我們班還在實行這個班規,整體的紀律相比較之前有很好的改進。
再次,培養學生流動小干部,協助管理班級。班干部在班級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時候其號召力甚至超過老師。小學階段正是學生各種能力初步形成的關鍵階段。在小學班級里,每個班都設置了班長、學習委員等職務,幫助班主任老師管理小集體,這樣有助于學生管理能力的養成。我剛接手我的班級的時候也這樣設置了班干部,征求其他學科老師的意見,我選擇了班里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當班干部,在短期內確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慢慢的我發現一種現象,這些小干部中的一些人會覺得自己有了“權力”,感覺超人一等,有另外一些學生就很反對他們的“管理”,在我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班級里形成了好幾派,導致后來越來越難管理,一些任務下發下去,很難完成。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我及時進行調整。首先我辦不了班級自主化管理的編制和崗位,并明確每個崗位的職責和要求,從而保證競聘崗位同學能夠有效地履行責任。學生可以根據職責和要求,自愿申報,并進行簡單競爭,然后根據學生的投票選出小干部。但是這個小干部并不是永久任用,要實行輪崗制,我規定兩個月進行一次輪崗,任何人只要達到了崗位的要求,都可以積極應聘,每個人都有當小干部的機會。這樣形成的班級小干部,都會很努力地為班級做貢獻,服務于同學,那種自視有“權力”的干部是當不長久的,所以,學生們互相監督,形成了一個良性的班級競爭氛圍。
“相信學生、解放學生、利用學生、發展學生”,我們要敢于放手,不能把學生當成我們班主任傘下的花朵,他們要想成長,就要自己去拼搏。班級的自主化管理,為的就是為他們開創一個展示自己平臺,為的是創造優秀的班級文化,,全面培養學生,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小學班級自主化管理,建設優秀的班級文化,是新時期進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班級走向科學化、規范化的關鍵性工作,同時也是學生實現自我成長,健康發展的必經之路。小學班級自主化管理,建設優秀的班級文化,需要我們班主任老師解放思想,轉換思想,和學生一起努力,改善班級班風學紀,加快班級民主化進程,構建完善班級管理制度,讓學生自愿、積極地加入到班級建設中去,從而推動班級管理從“人治”轉向“法治”讓班級朝著素質教育要求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尚延燕.淺談小學班級自主化管理中的班級文化建設[J].科技創新導報,2015.
[2]王玉玲,何英倩.淺談下雪班級自主化管理[J].基礎教育論壇.2015.
[3]楊海玲.淺談小學班級自主化管理中的班級文化建設.[J].基礎教育.24014.
[4]石永紅.淺談班級文化建設在班級自主化管理中的重要性[J].新課程(下).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