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偉
【摘 要】近幾年來,教育改革實現了進一步推進,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特性受到了較高程度的關注。這是因為高中生思維能力的強弱與其思考問題的方式有重要關聯,而且還直接影響著生物教學質量。在高中階段,教師向學生講授生物知識的主要陣地是課堂,而課堂恰恰也是學生加強思維能力的主要平臺,因此,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優勢,針對不同學生帶有不同的側重點,主要培養其思維能力,讓學生有獨立思考的機會。
【關鍵詞】高中生 思維能力 教學策略
一、引言
當下高中生物教學課堂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教師先入為主地認為讓學生學習知識才是主要教學方向,其它都不重要。其實并不是這樣,對于高中生來說其實比較重要的一點是自己對知識的理解與思考。如果學生不具備探究問題的能力,那只能按照固化的思維去解決問題,不利于高中生物的學習。就目前這個情況來看,為了提升高中生物的教學質量,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創新教學方式,為學生打造思維訓練,有目的性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促使其創新能力的提升,從而形成自主思考的學習模式。以下是提升高中生思維能力的幾種有效途徑:
二、創造生物思維情境,開發思維能力
在高中生物的教學過程中,高中生思維特性的培養應該從轉變教學模式開始。目前有很多學校依然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倡導灌入式教學,這種教學模式會限制學生思維的發散,制約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而且經過這種教學學生也無法意識到將所學知識有效應用的重要性,不利于其學習積極性的激發。再加上高中生物教師充分依賴教材,沒有什么技巧性的教學方式,所以學生在接觸一些探討性質的問題時,很容易把問題想的太過單一,做不到生物與其它學科的有機結合,這也是對其思想的禁錮。所以,在傳統模式下的高中生物教學想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有些困難。
根據目前的這種現狀,我認為高中生物教師如果想改變,就需要在確定教學方案時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適當地加入一些帶有啟發性的問題,這樣的話可以在講授新知識時先讓學生產生好奇與疑問,這樣才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樣一個由淺入深的方式中引入新內容,可以讓學生產生自己的聯想,從而對問題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加深對本章節內容的理解。教材內容的延伸就是對學生分析能力與創新思維培養的重要方式。比如說在高中生物教材認識細胞這一章節中,教師在講授細胞構成及其發展階段時就可以添加進對學生思維能力的練習。在講課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引導學生聯想細胞是如何進行分裂的,還可以讓學生結組進行討論,分享他們的想法,從而對細胞分裂有一初步理解。在交流過程中學生可能就會發現高中生物的趣味性,從此對生物產生學習興趣,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散,在今后細胞內容的學習過程中可能更加順手,這樣也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梳理生物理論知識,理清思維脈絡
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避免不了會出現一些不好的現象,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就是抄襲現象。有些學生為了節省時間或者圖省事對教師布置的任務采取抄襲手段,直接抄其它同學的答案或者是參考答案,根本不去思考。只有一小部分學生對教師布置的課后習題進行思考,找到解決辦法。這種抄襲行為會讓學生失去自主學習的意識,造成思維的懶惰性,以后遇到難度較大的題目很難進行獨立思考。
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繼續存在,高中生物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掌握生物的基本理論知識,重點培養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首先,教師要注意基礎理論的教學,學生只有掌握了基礎理論知識,才能在此基礎上理解各個章節之間存在的聯系,才能提出自己的疑問。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找到學生學習的難點,從而重點講解,讓學生了解的更加透徹。除此之外,教師一定要注意在講授新知識的同時不能忽略了之前所學內容的復習工作,應該讓學生在不斷地重復與復習過程中進一步夯實自己的知識基礎,便于在理清知識脈絡時提升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在遺傳學這一章節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據之前豌豆雜交實驗的講解,讓學生對人體DNA以及在染色體上的基因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這樣本章節的內容學生學習起來相對來說會容易一些。知識點的銜接如果做的好,就可以發揮學生思維創造的有效性,讓學生發現高中生物的樂趣從而改善高中生物的學習效果。
四、開展生物生活教學,拓展學生思維
學生是都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對高中生物學習具有重要影響,而這種邏輯思維能力與學生的學習興趣息息相關。想要培養高中生的思維能力就要從培養學習興趣出發,將生物與生活結合在一起,讓學生了解到生物在生活中的應用性,從而實現生物的生活化學習。通過這樣一個循環的過程,學生的思維得到了鍛煉,實踐能力也會有所提升。在高中生物的課堂上,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有效的教學方式來達到啟發學生思維的目的。同時,實際性教學可以讓學生對生物學習產生興趣,例如在講解生態系統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尋找一些相關圖片,便于學生更好地了解生態系統,包括它的基本構成、穩定性等。或者教師可以找一些相關視頻,讓學生了解到生態系統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啟發學生的思維。但是應該注意的一點是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與知識水平,考慮到學生的承受能力,不能超出這個范圍,不然就只能是得不償失。轉變學生的思維方式能夠讓學生從新的角度思考問題,提升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與實驗操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林寶忠.新課程改革視野下高中生物概念圖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與評價,2014,(10).
[2]俞莉丹,應超,王麗君.基于思維特性的高中生物學教學策略[J].生物學教學,2017,42(1):25-27.
[3]張智勇.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0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