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悅
影響社會收入差距的原因非常復雜,主要包括體制原因、經濟原因和金融原因,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金融對社會收入差距的影響作用越來越明顯,尤其是互聯網金融的興起,更使得社會經濟形勢發生極大的轉變。就目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來看,雖然對縮小社會收入差距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市場發展仍然不夠成熟和規范,競爭也存在諸多亂象。為了改善這一情況,探究這一課題是很有必要的。
一、互聯網金融對收入分配差距的影響
(一)有效拓寬社會融資渠道
互聯網金融能夠有效拓寬社會融資渠道,提高社會資金配置效率。從社會融資的角度來看,互聯網興起之前,社會融資的主體往往集中于大中型企業,而小型企業能夠獲得的融資機會已經微乎其微,更遑論個人融資,在互聯網金融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社會融資的門檻大大下降,融資不再成為大中型企業的特權,而融資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也不再集中于社會少數人手中,而是由更多的人進行共享。在互聯網金融的支持下,小型企業或個人可以在線上進行借貸,一臺手機就可以完成整個支付過程,因此很多小型企業或個人都以此提高自身收入,減少了社會收入分配差距。
(二)有效拓寬社會投資渠道
與社會融資渠道一樣,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同樣將投資渠道有效拓展。從社會投資的角度來看,一定的經濟基礎是投資的必要前提,在社會收入差距過大、資金配置率較低的情況下,很多小型企業或個人并不具備支持投資的資本,因此也無法根據投資獲取相應的效益,而在互聯網金融的支持下,投資的渠道變多、門檻變寬,各種理財軟件和工具都為投資者帶來無限商機,無論是從群體還是個人而言,金融資源都能夠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從而區域間的收入差異和群體間的收入差距都會相應被縮小。
(三)促進社會金融模式創新
就傳統金融來看,信用評估一直是制約社會金融發展的阻力,由于信息不對稱,因此信用評估也一直存在困難,而互聯網金融以網絡為平臺,在信息技術和大數據的支持下,信息不對成的現象會極大程度上得到改善,從而提高社會金融的評估效率。另外,互聯網具有開放新和交互性特征,在信息技術優勢的支持下,融資渠道和投資渠道都會相應增加,投資者的收益也會提高,因此提高信用等級有利于加強社會資源配置的效率。
(四)加大社會金融信用風險
雖然互聯網金融能夠拓寬社會融資渠道和投資渠道,并且彌補傳統金融在信用等級評定方面存在的不足,縮小社會收入分配差距,但是由于發展時間有限,因此在市場規范上存在很大局限性,例如市場上存在盲目競爭,很多金融理財軟件缺乏信用,個人投資者為獲取經濟效益盲目投資等。另外,社會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力度遠遠不夠,缺乏完善的的法律法規和經濟制度。
二、規范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有效策略
互聯網金融指的是將傳統的金融與互聯網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相結合,以互聯網為平臺實現社會融資、投資和支付等活動。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互聯網金融高速發展,對社會經濟發揮重要的促進作用,使社會收入分配差距得到顯著的縮小,但是由于互聯網金融興起時間有限,因此從市場規范而言還具有極大的局限性。就互聯網金融對社會收入分配差距的影響來看,既有正面影響,也有反面影響。
要縮小社會收入分配差距,就要針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以揚長避短為原則,對互聯網金融發展進行規范,具體來看,可以通過以下兩方面著手進行:首先,要促進互聯網金融市場的規范性。政府應該加強對互聯網金融市場的監管,對互聯網金融產品進行嚴格審核,并通過政策和制度規范,對企業行為進行正確引導,促進金融市場更加完善;其次,要加強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防范。政府要在規范互聯網金融市場的基礎上,加強實體經濟與互聯網經濟的結合,從而以實體經濟推動互聯網金融的完善。消費者面對互聯網金融產品也要提高辨別能力,對金融理論進行主動學習,避免盲目投資帶來風險,樹立正確的金融理財觀念,同時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進行監督。
三、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互聯網金融對收入分配差距影響的探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主要對當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然后提出一些合理化的應用建議。研究可得,互聯網金融能夠拓寬社會的融資渠道,降低金融參與的門檻,使小額投資者獲得更多的盈利機會,并且提升社會的創新能力,因此必須促進互聯網金融市場的規范,加強對金融風險的防范。希望本文可以為研究這一課題的相關人員提供參考。(作者單位為上海立達職業技術學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