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雪松
同步經濟責任審計是解決原有審計過程中存在的權責不對等問題的關鍵辦法,本文主要針對縣委書記縣長同步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展開進行討論。
一、縣委書記縣長同步審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難以有效評價縣城經濟指標完成狀況。縣城經濟指標的完成狀況是由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額等多項因素共同來決定的,而由于審計人員自身職業素養、審計時間等因素的限制,同步審計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難以客觀評價縣城經濟指標完成狀況的現象。從另一方面來說,現階段我國對于經濟指標任務的完成狀況并沒有明確的考核依據,更為同步審計工作的展開增加了難度。
(二)難以衡量經濟決策事項的程序及效果。結合現狀來說,現階段同步審計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對于重大經濟決策的審計主要是結合會議記錄、工作總結等來完成的,對于這些決策所體現的實際效果卻不能有效地進行衡量,進而導致審計工作失去了其本來的意義。同時,對于縣城經濟建設過程中一些時間跨度比較大的項目來說,如果不能利用專業的審計辦法對其未來的收益和風險進行判斷,那么縣城的經濟狀況以及后續經濟決策的確定必然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三)審計內容外延加大??h域內部所實行的各項經濟政策,如:惠民政策、社保政策、扶貧政策等,涉及到的人數都是非常多的,而想要進行細致深入的審計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這也就導致了實際審計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工作量不斷加大,部分縣區為了盡快完成工作采用了抽查的辦法,在這樣的工作模式下,審計風險必然會進一步加大,進而對縣區的實際發展產生影響。
(四)審計力量不足??h委書記縣長同步經濟責任審計要求審計人員能針對這兩者在任職期間所確定的經濟決策及落實情況進行評價,而在這樣的要求之下,審計人員必修具備足夠的職業素養,以此來保證同步審計工作的有效開展。同時,隨著審計任務與審計工作量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相關部門應進一步的針對審計力量進行強化。
二、改進辦法
(一)完善縣委書記縣長同步審計制度。針對同步審計制度的完善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1、繼續出臺相關的政策性規定。政府相關部門應在同步審計制度的基礎上通過具體的政策來保證縣委書記縣長同步審計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2、制定同步審計實施規范和操作指南。同步審計在我國應用的時間并不長,而審計實施規范和操作指南的出臺則能輔助相關工作人員在這一過程中進一步明確具體的審計內容和審計辦法。
(二)明確縣委書記與縣長的經濟責任。進一步明確縣委書記與縣長的經濟責任是保證同步經濟責任審計有效實施的關鍵,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相關人員應通過以下幾點來達到這樣的目標:1、以“誰決策誰負責”、“誰分管誰負責”作為經濟責任的區分原則。在實際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縣長與縣委書記的工作內容必然存在重疊部分,如果不能對具體的經濟責任進行明確區分,那么在“問責”或“問效”過程中必然會出現混亂。若某一經濟決策由縣長和縣委書記共同決定,那么具體的責任也應由這兩者來共同承擔。2、對縣長、縣委書記應負責任的區分辦法。在相關經濟決策的執行過程中,如果縣長沒有完成應履行的責任,縣長應負直接責任,若縣長在決策執行過程中存在管理不力的問題,則縣長應負管理責任;同樣的,在經濟政策的執行過程中,如果縣委書記存在應履行的責任沒有履行的狀況時,則縣委書記應負直接責任,若縣委書記存在監管不力的狀況時,則應負管理責任。
(三)加強對經濟指標和經濟決策審計。對某一縣區經濟指標的審計應結合縣長、縣委書記任職期間的經濟發展狀況來完成,主要的衡量指標有:該縣的國內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額、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在實際的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應對相關數據的真實性、合理性進行核查,保證做出實績的政府官員能在這一過程中脫穎而出。
科學合理的經濟決策能輔助特定區域經濟和社會的同步發展,而如果經濟決策存在失誤,那么當地整體的經濟就很有可能在這些決策實施的過程中受到重創。審計工作的展開是避免這一問題出現的主要辦法。針對經濟決策的審計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1、重點關注決策的執行情況。除了對決策程序的審查之外,審計人員應結合具體經濟決策的執行過程進行審查,確保其中不存在暗箱操作的狀況。2、關注經濟決策項目所帶來的效益。具體經濟決策的實施將對縣城的發展帶來全面的影響,因此,審計人員應從決策實施所帶來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等多方面進行審查,確保這一決策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
三、結語
綜上所述,政府相關部門應進一步的針對這一工作的開展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引進專業人才,以此來保證同步經濟責任審計能更好的輔助縣區經濟發展。(作者單位為朔州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