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非

【摘 要】“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口算能力是學習數學的基礎,加強口算能力的培養與訓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口算能力的培養,應當貫穿于小學數學教學全過程。
【關鍵詞】口算能力 習慣 技巧 口算速度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口算能力是學習數學的基礎,加強口算能力的培養與訓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口算能力的培養,不只是低年級的事情,應當貫穿于小學數學教學全過程。口算能力的培養,要根據教材內容,考慮學生的特征,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去進行,現結合我近幾年的教學積累,就怎樣提高小學生的口算能力,談幾點看法。
一、堅持課堂練習,養成口算習慣
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養成口算習慣,我們要利用好平時的每一節課,做到長期堅持。在授新課之前,利用3——5分鐘時間,結合本節課的內容有目的的選擇口算題目,巧妙設計口算,進行口算練習。這樣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訓練反應速度,無論是小數目還是具有某些特征的數組成的算式,凡能用口算或部分能用口算的,盡量引導學生用口算解決,可以熟練鞏固口算方法,進一步內化為口算技能。
二、豐富訓練題型,培養口算技巧
要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除了要有好的計算方法外,還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計算興趣,老師要注意練習形式多樣化,富有趣味性。
1.運用運算定律口算
四年級學生已經學習了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等。教師引導學生靈活運用好這些運算定律。例如:在計算 138+285+62=?、125×39×8=?、36×48+64×48時,按照運算順序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這樣口算的難度較大而且容易出錯,運用運算定律后,138+285+62=(138+62)+285=485;125×39×8=39×(125×8)=3900;36×48+64×48=(36+64)×48=4800,通過對比可以發現:用口算既節約時間又提高了準確率。
2.運用除法和減法性質“湊整”口算
例如:計算4500÷25÷4=?、810-288-212=?這兩道題時,我們可以分別利用除法和減法的性質這樣口算:4500÷25÷4=4500÷(25×4)=45、810-288-212=810-(288+212)=310。上述兩題的共同點是兩個除數相乘得整百數,兩個減數相加也是整百數,巧妙地運用了“湊整法”,使運算過程非常簡便。
3.運用“分解法”口算
例如:在計算125×32=?、25×36=?這兩道題時,用豎式計算將得到很大的結果,對于計算能力弱的同學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我們通過分解法,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125×32= 125×(8×4)=125×8×4=4000;25×36=25×(4×9)=100×9=900。
4.運用速算技巧口算
在許多思維練習中,題目會出示幾個例子,讓學生根據規律填寫得數。例如:1×999=999、2×999=1998、3×999=2997,你發現了什么規律?請你根據發現的規律再往下寫三條算式。我任教的班里的許多同學立馬用豎式計算,有些同學用了好幾分鐘也沒有完成我布置的任務,只有少數幾個同學是通過規律來進行口算并很快算出了準確結果。方法一:1×999=1×1000-1、2×999=2×1000-2、3×999=3×1000-3……;方法二:上述三題的得數的各個數位的和都是27,且百位、十位上都是9,千位依次增加1,個位依次減少1,所以可以很快算出4×999=3996、5×999=4995、6×999=5994……
通過以上例子對比練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深刻理解了口算技巧的重要性和趣味性。
三、強化數據記憶,提高口算速度
進入五、六年級的學生,掌握的數學知識逐漸增多,計算量逐漸增大,這時應注意提高對數據特征的觀察力,同時加強對一些常用的數據的記憶,提高口算速度。
1.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在五年級的學習中,分數與小數的互化是比較重要的知識點,在比較大小、混合運算等題目中常常需要計算。對于分母是2、4、5、8等的最簡分數的小數值,如:=0.5、=0.25、=0.75、=0.8、=0.125、=0.875等,通過記憶,學生可以從繁瑣的計算中解脫出來。
2.圓的周長、面積計算
圓的周長和面積計算是六年級非常重要的知識點,圓周率近似值3.14與一位數的積及與12、15、16、25幾個常見數的積在計算中出現的頻率非常高,由于涉及到小數乘法,學生出錯率也是非常驚人的,如何擺脫繁瑣的計算又能提高計算準確率呢?可以嘗試讓學生記憶。如:1∏=3.14、2∏=6.28、3∏=9.42、4∏=12.56、5∏=15.7、6∏=18.84、7∏=21.98、8∏=25.12、9∏=28.26、12∏=31.4+6.28=37.68、25∏=62.8+15.7=78.5等等。實際上,當學生記住了1——9乘以∏的積,基本上就能通過口算解決圓的周長、圓的面積等題目了,能減輕學生的計算負擔,效果很好。
古語說得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學生口算能力的培養,需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抓住每一個訓練的機會。只有長期堅持訓練,才能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口算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為學好數學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