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植
【摘 要】教學是一門藝術,如何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始終的奮斗目標。教師應在不斷實踐中努力研究適合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教學方法,堅持以生為本、因材施教原則,將課堂真正歸還于學生,激發學生的濃厚興趣,活躍學生的創新思維,鼓勵學生在實驗中深入挖掘自身的內在潛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切實感知到學習物理的最大樂趣,及時建立起正確的發展目標,這是物理課堂有效教學的最佳體現,也是教育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的有力保障。本文針對高中物理課堂有效教學策略進行了簡要論述,希望能夠為其他教師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議,從而為社會培養出大批高素質、創新型的建設人才。
【關鍵詞】高中物理 課堂教學 有效性 策略 研究 建議
應試教育觀念的存在,極大地束縛著教師教學思路的多元化轉變,單一固化的教學方法、陳舊落后的教學手段、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不僅難以調動學生的自學熱情,還會讓學生衍生不同程度的抵觸情緒,導致課堂教學效率明顯下降,教學效果難以盡如人意。這種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學習能力的全面發展。一名優秀的物理教師,要善于尊重學生的主體意愿,組織趣味的教學活動,巧妙融合多種創新元素,啟發學生思維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同時為學生打造優質的發展平臺,全方位、多角度的落實素質教育理念,開創物理課堂教學的全新格局。
一、及時轉變教學方式
教師主導的物理課堂,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不足,學習態度不夠積極,教師指導難度更大,教學質量不佳。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被動的接受狀態,是無法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公式的,師生之間缺乏有效溝通,會讓物理課堂教學更加低效,嚴重阻礙學生階段性成長任務的優質完成和人才價值的全面提升。要想改善上述弊端現狀,教師就要及時改變教學方式,轉變課堂地位,并從兩個方面同時著手,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注重師生有效互動。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鍛煉學生的主觀能動思維,讓學生對于教師講授的物理知識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其次,關注學生學習過程,解決學生學習問題。教師應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幫助學生正確推理研究問題,引導學生發現規律,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
二、完善物理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否合理關系著高中物理教學是否有效,合理的教學方法能夠使物理教學效果更為理想。高中物理教學內容涉及計算、試驗和理論知識等多個方面,在完善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的時候,這些內容都需要教師考慮的。例如,教學《加速度》一課時,教師很難利用實驗讓學生認知加速度,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需要先向學生講解加速度的概念,督促學生了解加速度定義,記住定義中的關鍵詞,然后讓學生做一些與加速度課程有關的練習題,這樣,才能讓學生對加速度有一個更深入的記憶。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
高中物理教學中的許多內容,比如說核反應等,這些知識既高度抽象化,同時也難于真實演示和讓學生從生活中去體驗。學生很難理解,更不用說去深入探究其中的規律和原理了。多媒體技術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為物理有效教學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它以影像、圖片等多媒體信息,給學生以更加直觀的感受,增強他們參與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在物理實驗課上運用多媒體技術,能讓學生更直觀地看到物體瞬時性的變化和極其微小變化等,這樣能幫助他們理解物理知識,大大增強實驗效果。
四、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現在我國正在全面實行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最重視的就是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而提高各種能力的前提就需要有良好的思維能力。所以,現在在教學教師正在致力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以與分散性思維,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多提問利于同學們多方面思考的問題,努力為學生營造充滿想象的空間,引出學生更多的遐想。教材作為教師教學活動的載體,它為學生提供了學習和創新的助力。但是,教師不能墨守教材的內容,要在利用教材的同時發散性地引出更多的相關知識,使同學們接觸的知識面更廣。在《萬有引力》這章中,教師可以介紹我國近幾年航空事業的發展情況,使學生對航空科技充滿好奇與向往,就很好地激發他們學習知識的興趣,同時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對于教學需要注意的方面還有很多,學生的學習情況、個人的知識、直接經驗和生活實踐,等等,教師要以這些為基礎去改變自己的教學思路、方法,不斷捕捉、判斷和重組課堂生成的信息,使課堂的教學順利進行。掌握了這些,教師就能在課堂上與學生形成一個富有氣氛、高效率并且富有情感的教學過程。
五、組織物理實驗教學
教師要組織實驗教學活動,讓學生有機會深入接觸物理知識。例如,在牛頓第三定律演示中,教材是用兩彈簧測力計相互拉演示其相互作用力的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直線上的規律,由于測力計在教師手中無法穩定拉成一條線,誤差比較大,同時彈簧測力計刻度比較小,可見度比較低,學生無法得到正確的結論,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為此,我們用兩個電磁小車,與圓盤測力計連在一起,并放在軌道上可以方便的演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關系,這樣效果好,學生可以很快得結論,節省了時間。教師在上課之間應該仔細檢查儀器是還完好,同時易損的儀器要有備用的,要熟悉儀器容易出現的故障,避免課堂上儀器出現問題,無法排除,否則會浪費時間,甚至影響教學進度。
六、結語
總之,讓每一位學生都不斷地獲得新的知識與能力,是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學生的進步和發展為宗旨,認真鉆研教材,進行優化課堂教學,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努力促進同學們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培養他們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升他們自主探索學習的能力,從而實現有效課堂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韋勤書.淺探新課改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中學教學參考,2016,(29)30-32.
[2]賴俊明.新課程背景下基于三維目標的理科教學策略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5(13)228-229.
[3]陳亞湘.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有效教學策略探微[J].中學生數理化,2016(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