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媛媛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信息化數據高度共享,對企業的發展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因此,我國企業要與時俱進,積極地應對“互聯網+”時代的新變化,認清新形勢下企業內部審計的重要性和發展趨勢,從而作出相應的應對措施。本文通過對現階段企業內部審計管理的常見問題及發展趨勢進行分析,以期為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提供新的發展思路。
一、“互聯網+”的概念
“互聯網+行動”是由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來的,旨在依靠互聯網的優勢,將互聯網與其他傳統行業深度融合,以促進傳統行業進行產業結構升級,并謀求新的發展路徑。與其他行業一樣,在“互聯網+”時代,內部審計也深受“互聯網+”的影響,必須逐步地轉變職能以響應時代要求。
二、“互聯網+”時代企業內部審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在“互聯網+”時代,我國企業面臨著重要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在這種環境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也面臨著諸多復雜問題,給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帶來了挑戰。首先,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直接參與企業決策,對企業經營管理有著重要的意義。在競爭激烈的大環境背景下,一部分內部審計人員為了獲得較高的經濟收益,忽視了國家的監督管理規定,從而導致企業內部出現了嚴重的違法行為,破壞了內部審計工作的意義。其次,現階段不少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制度和程序都比較落后,不能適應新的經濟環境要求。企業業務的發展模式不斷創新,傳統的內部審計工作往往不能抓住新業務的核心,使審計管理工作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再次,企業內部審計過程中缺少有效的溝通和協調,影響了審計工作的開展。在一些企業中,審計人員與企業被審計人員間處于對立的兩個極端,彼此不配合工作,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企業內部審計的工作范圍未能與時俱進地進行拓展,通常工作僅僅局限在查賬上,而未能深入到技術、供應、質量、設備、生產等與企業運營發展息息相關的其他方面,進而導致審計工作不能夠有效應對突發事件,更好地為企業服務。最后,內部審計的工作質量也有待提高,在企業的內部審計中,結論往往不夠深入,通常審計工作最終停留在評價層面,未能深入地挖掘企業中存在問題的深層次原因,導致審計結論的意義大打折扣,僅僅提供了一些數據,不能為企業的決策者提供更大的幫助。這不僅對決策的科學性和嚴謹性造成影響,不利于企業的運營和發展,而且使企業管理者對內部審計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不夠重視,嚴重影響了內部審計工作在企業中的地位和發展。
三、“互聯網+”時代企業內部審計的發展趨勢
(一)企業內部審計外部化
在新時代,各個行業不斷創新,更新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同時,行業間的分工越來越細化,企業間的合作越來越頻繁。企業內部審計也明顯的表現出這種特點來。目前,不少企業已經將本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部分或者完全委托給第三方專業的審計機構來完成。這種企業內部審計外部化模式可以有效地節約企業成本,便于企業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業務拓展上來。另外,專業的審計機構有科學、先進的審計理念和內部審計手段,可以幫助企業更好的適應外部環境。因此,企業內部審計外部化是企業內部審計的發展趨勢。短時間內由于企業內部審計制度的不完善,在進行外部審計時會面臨著諸多問題,但是從長遠來看,這種企業內部審計外部化對可以更及時地發現企業運行方面的不足之處,更好地與最先進的管理手段并行。這種發展趨勢有很多優勢,首先,行業分工促進了內部審計外部化市場的形成,我國內部審計機構本身也在不斷的完善,可以為企業提供更加專業的審計服務。在市場化環境下,國外的審計機構已經進入中國市場,并向我國一些企業提供了企業審計服務。其次,企業內部審計外部化可以更加有效地對企業進行監督管理。外部審計機構是獨立于企業的,不會因企業發展利益問題的干擾而做出主觀的決定,影響審計工作的公正和準確。外部審計機構與企業間沒有直接的經濟利益關系,在進行內部審計時可以更加客觀地幫助企業做決策,為企業的良好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計算機審計成為企業內部審計的重要方式
互聯網時代顛覆了傳統的信息化處理模式,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企業的會計管理工作就有著較大的變化,會計核算基本普及了會計電算化記賬模式,日常財務數據處理、繪制統計報表、單據填寫等都可以通過專業的計算機軟件進行操作,相對于傳統的手工記賬,極大地簡化了工作流程。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加快了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進程,也推動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走上變革之路。傳統的企業內部審計是以手工操作為主,工作程序較為復雜,計算準確率低,工作效率不高。而計算機在內部審計工作中得到大力推廣和應用之后,大大提高了審計工作的工作效率,特別是聯網數據云處理使得審計數據的準確性、全面性也極大提高。這種優勢性是傳統的內部審計模式無法實現的,因此內部審計的計算機化成為主要發展趨勢是必然的。這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首先,“互聯網+”時代,計算機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在內部審計上也在向全面電子計算機化應用轉變。其次,網絡技術逐步成熟,內部審計工作可以通過聯網辦公取代傳統的現場操作。再次,計算機龐大的存儲系統可以將審計數據進行完整檔案保存。最后,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逐漸向事前控制階段轉變,更加有效的突出審計工作的重點。此外,計算機技術在各行各業中已經廣泛應用,并且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中計算機的應用也將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三)績效審計成為企業內部審計的重點
在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中,績效審計是審計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是通過將企業作為獨立個體,將與之有經濟效益往來的業務進行審查,根據相應的審計標準確定企業應承擔的責任,從而為未來企業的經營發展做出科學合理的指導性意見和建議。現階段在逐漸成熟的國際化市場中,企業間的競爭日益激烈,為了更好的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使企業財務管理更好地為企業的發展服務,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重點轉向績效審計。在企業內部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應加強績效審計,將績效審計作為內部審計的重點,促使企業通過審計提高企業的綜合績效。
(四)風險性審計成為企業內部審計的重要內容
2008年一場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給世人敲響了警鐘,忽視風險勢必會遭到毀滅性的打擊。企業若想取得長遠發展,擺脫不確定的經濟危機,就必須不斷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完善企業內部的管理體系,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同時建立有效的危機應急機制,提高抵御危機和風險的能力。對我國企業來講,加強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可以有效的降低企業風險。在審計過程中,金融風險性審計主要涉及企業的經營管理方面,企業主要的經營管理人員在日常經營、生產銷售、企業管理和決策時,要認真采納審計人員的建議,對企業進行風險性審計,對企業發展中可預計的風險進行合理規避。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企業面臨的風險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不可預見,所以這就需要充分重視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提高風險應對能力以確保企業穩定發展。
(五)向服務性審計發展
傳統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對企業的管理狀況實施有效監察,以確保企業的運營管理合規合法,組織機構健全,與其他單位的經濟業務往來正常。但是深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我國企業面臨的外部環境發生了劇烈變化,相應地對內部審計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認為,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重點應逐漸由監督向服務于企業發展轉變。通過企業內部審計,可以及時地發現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漏洞,將可預見的風險進行有效的規避或者提前探討出可行的風險控制方案,從而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實現企業的平穩發展。通過向服務性審計轉變,可以幫助企業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科學合理的降低企業的風險,增加企業內部管理人員的審計意識和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效率,保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發揮出更加突出的效果。
(六)對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
在互聯網加時代,創新發展已經成為了社會進步的新特點。在企業內部審計方面,同樣需要審計人員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以應對新形勢下的新業務。首先,審計人員要及時了解企業內部審計相關專業知識的變化,如稅務、金融、財務、計算機等各個方面知識,與時俱進地提升自身的內部審計專業能力。其次,加強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道德水平建設。新時代下企業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一些企業為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可能會知法犯法。審計人員在進行企業內部審計時,要堅定自身的行為準則,保持公正正派的優良作風,敢于和違法行為做斗爭。再次,審計人員要有強大的鑒別和分析能力,可以敏銳地發現問題。在“互聯網+時代”,經濟高度開放,網絡信息數據紛繁復雜,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隨時有新狀況出現,企業內部審計人員面對的信息量也逐漸加大。審計人員要能明察秋毫,鑒別真偽,在龐大的數據量里深入地發現問題,并作出正確的評價和處理意見,最終得出公正的審計結論。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時代,市場環境逐漸向國際化發展,企業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在這種生存環境下,企業若想立于不敗之地,就要不斷的加強企業自身的管理水平,明確內部審計的根本目的,充分利用內部審計來判定企業管理系統的效率性和效果性。企業內部審計受“互聯網+”時代的影響,必然會向著外部化、計算機審計、績效審計、風險性審計和服務性審計發展,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作者單位為信陽農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