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越
宋元時期的江西書院依附于當時江西良好的社會背景,使書院穩步良好發展,具有一副繁榮昌盛的景象,書院的穩步發展對當時的社會產生重大影響。
1 宋元時期江西書院的社會發展背景
1.1宋代江西書院發展的經濟環境
江西屬于多山的地區,整個區域內擁有完整的水系,這樣的亞熱帶濕潤氣候非常適合農業生產,該境遇內所處的自然環境有很大的優越之處。不同的資料表明,宋代時期的江西實為一個物產豐富、人口眾多的地區。建昌軍土地平坦肥美,適合種植水稻等農事,沒有干旱和災澇,所以人們豐衣足食。其實,這也是江西的一個縮影。唐宋江西經濟的發展有兩個非常關鍵的因素,其中一個是從南北朝以來,堅持了很長時間的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在唐宋時期整體上基本完成,這無疑給南方經濟的發展帶來了長久的動力。再者就是唐宋時期中國社會發生了不小的變化,隨著社會的發展均田制以及租庸調的漏洞不斷涌現出來,并且被取消,由兩稅制取而代之.這在當時社會會產生巨大影響。對與這兩個問題,史學界專家做了很多研究,在這里便不再多講。比較顯而易見的是,在唐代中后期的時候,因為“安史之亂”和“滯鎮割據”的發生,北方中原地區幾十年連續戰亂,民不聊生。但是,在同一時間階段的南方則是戰亂較少,局勢比較穩定。大多數北方人逐漸遷至南方,與此同時也把北方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耕種方法帶到了南方,并且也引入了很多優秀的勞動力,這使得南方經濟快速發展。并且宋代統一江南地區這一事件,為南方的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穩定的環境。人們能夠豐衣足食使基礎,這也是宋元江西書院比較興盛的一個關鍵所在;宋代江西經濟能夠平穩進步,也大大推動了當時書院的興盛。
1.2宋代江西書院發展的社會環境及其他背景
以上主要從兩個方面分析影響宋代江西書院發展的因素,這就是思想層面和經濟層面。在現實情況中,任何事物都不可能獨立發生,江西以及當時的整個經濟環境對宋代江西書院的繁榮景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除了精神層面和經濟層面這兩大因素外,以下淺談以下宋元江西書院生存和繁榮昌盛的其他條件。首先是宋元江西書院發展的物質條件,理學作為古代最完善的理論體系,這一理論體系的出現是由宋代思想文化演變而來的,也與唐宋時期中國當時社會的發生的巨變以及因此引發的不同變化息息相關。綜上所述,宋代時期的農業有了一定程度上的進步。宋代時期科技水平的進步主要體現在雕版印刷和造紙術的發展,這一成果大大降低了印刷書籍的成本費用,對于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具有推動作用。唐代出現的俗講到宋代時期發展成“話本”,話本的內容一開始就很繁雜,在宋代時期逐漸盛行。因而部分書院習慣用話本的方法教傳儒家經典和理學著作,這說明文化的下移能夠有利于書院的發展進步。同時書院的生存也需要一些物質條件的支持,想要發展更需要有一定的經濟做后盾。與宋代時期不同的地區一樣,經濟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學田田租,二是官府在經濟上的贊助,三是個人和家族的創建、捐贈。再者,有一部分書院也會向外出售自己印刷的書籍,這一項收入也屬于書院的經濟來源之一。綜上所述,社會發展中的良好經濟條件為書院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優質的物質條件。使江西書院的發展空間得到相應拓展。江西繁榮的經濟是書院的物質保證和社會基礎,也是江西書院能夠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
2 書院對江西教育文化發展以及江西文化精神的影響
在江西古代教育文化的歷史進程中,江西書院在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使教育變的逐漸昌盛、文化發展迅速、學術繁榮昌盛等,對很多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當時的書院屬于江西地域文化的有機構成,其對聚合江西文化精神有著獨特的影響。
2.1書院促進了江西科舉鼎盛、教育發達
即便有很多的教育家、書院專家從不同的立場和角度提倡書院不能以科舉為宗旨,如朱熹明確表明:“前人建書院,本以待四方友士,相與講學,而非為科舉計”。但從書院的歷史可以看出書院的發展幾乎與科舉的發展基本同步。對于江西來說,自從那時開始,江西書院就不再反對科舉。“一意詩書為功名。”各個早期江西書院最開始的初衷無一不是幫助子弟取得名利。書院的專家們只是不支持把求學目的單單鎖定在科舉上,并且通過完善人格,培養學生們自覺抵制利益誘惑。自隋唐設科取士,江西慢慢變為一個科舉狀元的強大之省,人才眾多。據數據統計分析,江西歷史上總共考出10000多名進士,這一數量占全國進士的1/10,取得狀元四十一名,占全國狀元總數的百分之五六。科舉人才的培養必定離不開當地的教育風氣和人民的求學風氣,但是不得不承認,書院對江西科舉發展、教育昌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因為在封建的舊社會,政府對地方教學的數量、被教育的對象以及規模都有嚴格的要求,使教育資源變的比較有限,以及階級教育互相不平等。大量書院的成立,從很大程度上大大改善了這種現實狀況.這種情況有利于教學的普遍涉及。相比教學更為重要的是,書院在教學宗旨、教學內容、教學原則、教學方式等方面都具有顯著的優點,所以書院慢慢成為教育活動的關鍵,吸引了前來就讀的大量學子。江西書院不僅打造了仕宦成群的獨特現象,還為文學、史學、哲學各個領域輸送了不同的人才,其中不缺乏明治睿哲之人。例如宋理宗時期,吉安的白鷺洲書院出了文天祥這一狀元,同榜吉州進士三十九名,舉世聞名。大家都以白鷺洲書院作為學習的榜樣,遍及吉州縣各個地區的數千個書院逐漸建立并且一幅繁榮景象。在這數千個書院的培育下,贛文化能夠長時間繁榮昌盛,成為中國古代文化的重心所在。根據查閱歷史資料,發現大批歷史人物都曾在江西書院學習過,并表現優異,脫穎而出。所以書院的名聲也得到很好的宣傳,是江西科舉教育發達的核心因素,對教育比較重視,以能夠學到知識而感到榮譽,逐漸形成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
2.2江西書院對江西理學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書院即便主要是為科舉存在,但是尋求真理和批判錯誤觀點在書院也并未缺席過。書院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把學術研究和文化教育結合到一起。江西有好多書院不僅能夠作為本地的教育機構,也可以作為學術研究和探討的神圣之地,理學是指在宋明時期占主導地位的哲學流派。從某一視角來看,理學文化就是傳統贛文化的核心。從江西書院的建立和發展來看,理學大師大部分與書院的關系相當緊密。他們中的大部分都通過創辦或修復書院起身講學過,使書院成為傳播文化的一個主要途徑,培養人才的主要機構。比如周敦頤是理學的開創者,而九江濂溪書院被稱為理學思想醞釀開始的地方。朱熹被稱為理學的集大成者,他的走遍江西各個地方,白鹿洞書院則象征著把書院與理學完美結合。從此可以看出,江西書院對江西理學的產生、發展和變革都有著很深的緣分,書院講學離不開理學的傳播了,兩者之間缺一不可。
江西書院在與理學逐漸結合之后,慢慢形成了學術自由等珍奇的文化特點,這些特點主要表現在獨立開放以及創新的學術思想等。這些特點恰恰體現出了江西書院文化內涵的身后,書院精神的可貴。為科學建設弓箭全部精力的李才棟先生認為,印刷術的發明是書院產生最關鍵的原因。印刷術生產出更多的書籍,收藏書籍的在民間變的普遍,促使教學活動中教學方式的改變,并慢慢發展為博覽群書,增加見識,開動腦筋導致出現懷疑注解和其解釋的情況。伴隨書院的進步,教學方式、思維方式也都有了本質上的變革。有助于宋明理學昌盛,學派密集。宋代時期江西書院教育比較發達,理學家們充分利用這個優秀平臺,使書院的作用得到很好的發揮,相互交流不斷退出新的想法。朱熹在他修復的白鹿洞這一書院時,首先提出了“講會”這一制度。這種不同學術流派自由論辯互相批評的學術活動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各個流派之間的溝通,有助于學生視野的開闊和學術的創新。并且后來的書院也將良好的學術風氣很好的延續,使當時的江西在學術上發展昌盛,使贛文化變的具有多樣性、開放性、創新性等特點。
2.3書院有助于江西喚醒民眾,并形文化特色
中國一直以來都推崇包括系統和非系統的社會教化。書院教育承襲儒家的教育理念,比較看重良好的人品培養,能起到高效的社會教化功能。在古代,江西一直通過書院這一平臺來傳播儒家思想,推行喚醒民眾、社會教化。例東佳書堂、華林書院的教材都以“圣賢書”為主,方便禮儀的傳授和正確的價值觀以及孝道。再有江萬里擔當吉州知府時設立白鷺洲書院主要是為了士風雍醇,具有質樸的鄉俗。為了實現建立書院的目的,白鷺洲書院的主要教學內容就是傳授理學,傳授儒學概念以及傳授價值觀念,培養成功的儒家士人,二是特別重視鼓勵學生奮發圖強,三是特別重視選擇師生方面,該書院的講學人士都具有高尚的品德,學生都是從當地挑選出來的比較優秀的人士。由于書院這種辦學要求與特點,書院的學生的綜合素質與態度再很大程度上影響甚至改變了當時的社會風俗。社會上不同階層的人們可以受到影響,這大大推動了鄉村的建設、民風的轉化。我國書院有以前多年的發展歷史,江西書院幾經磨練,在全國占據領先地位。回看江西書院千年的變遷,可以說元明之前的書院一直努力抗衡官學。堅持自由講學、獨立研究的優良傳統,教育出了在教育學術方面比較出眾的人才。但北宋以后,由于封建政府對書院的干預,使書院逐漸呈現官學化趨勢。在不同程度上也對江西教育文化有一定的影響。
3 結束語
書院這一體制雖然最終被解除。但是書院的這一精神被傳承下來。在當下的和諧社會的文化教育中起到關鍵作用。怎樣把以前的書院精神很好的運用在現實社會中,并且從里邊得到更多的啟發,這是值得進一步深刻探討的地方。
(作者單位:江西省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