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花
信息技術環境下學生美術教學模式研究就是將新型教育技術,如:多媒體教學、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等現代教學手段深入美術教學課堂,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感覺等器官,使學生對計算機美術豐富的線條、立體的圖畫、多層次的背景產生賞心悅目的感受,從而對美術課堂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對美術的學習由原來的教師示范講解,學生的被動、機械的學習轉變成在信息技術環境下自主互動的學習模式。
隨著多媒體教學逐步深入課堂,我校學生在學習各科知識方面的興趣越來越高漲,原來美術課上的任務是簡單的對美術老師的模仿、涂畫已越來越滿足不了他(她)們對美術學習的需求,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能夠提供大量的信息資源,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聲像資料以及計算機美術手段,能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以及動手創作能力,能實現美術課堂的高效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經過多年的研究型學習,根據美術課課程編排和我校學生的實際,以及我們在課堂上對多媒體設備的使用情況,教者在信息技術環境下經過探索與實踐,創建了一下幾種教學模式:
1 欣賞與點評相結合的模式
通過多媒體,電子白板等設備,播放美術作品、美術常識的介紹,引導學生用審美的角度感受作品的線條與框架以及光、色、影等因素的處理,從而讓學生感受美、認識美,了解“美”的文化知識,還可以將學生自己的作品以西沃展臺的形式在白板上展示出來,結合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從整幅作品中找感覺,找出畫了些什么,表達什么意思等。再進一步觀察,學生從作品中逐步發現了構圖的方法、繪畫的技巧等,逐步體會到畫作的大小、上下、長短、繁簡的體現無一不凝聚著作畫者的思想、閱歷的精華。通過這一步步地觀察,學生們接受了美的熏陶,體會到作品的筆墨情趣,也從中找到了一些作畫的步驟、構圖的方法、筆墨的技巧等,就會激發出學生的興趣和強烈的創造美的欲望。同時也使學生學會在發現美的同時評判美,研究美,別人做的好的地方指出來加以學習利用,相反,做的不足的地方也要進行分析研究,讓這些不好的因素鞭策自己努力向好的方向提高,能在以后的學習中創作出更加生動形象的、更具有觀賞價值的作品。
2 示范與創作相結合的模式
教者可在多媒體或電子白板上播放下載的軟件、PPT等,在背景音樂的烘托下,學生認真觀看和教學相關的視頻資料,學習觀察示范者是如何勾勒草圖、如何修改、如何調色、如何運筆、如何著墨、如何點綴、如何收尾等一系列細節,并認真聆聽視頻播放的同步講解,必要時也可以做一些記錄,記錄示范者完成作品的步驟或記下示范者用筆獨特的地方,而教者也可以一邊指導學生觀看視頻,一邊提出一些合理的創作建議,通過講解,使學生了解造型藝術的形式特點和基本表現方法。學習用科學的方法來觀察研究和表現客觀物象的形態、結構、比例、明暗、色彩、立體、空間等。學生在觀看完視頻資料后可根據學習任務分組討論出創作方案,運用描繪、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在教者規定的時間內有條不紊地完成自己的作品。這種教學模式充分展現了信息技術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將美術課的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相互融合,也實現了教者在媒體與接受者之間的調控作用,更在學者面前展現了一個聲色光影的美麗世界,從而培養了學生認識美、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
3 上機創作與活動相結合的模式
前面講的這兩種教學模式其基本思路都是由多媒體展示學習到自己模仿創作,而第三種模式則是由學生在計算機上下載繪圖軟件和動畫制作軟件,每人一臺電腦,讓學生學習制作電腦美術,比如繪圖軟件打開后,學生可先設置紙張大小、學會選擇筆型、顏色,涂擦、漫游等方法完成作品,還可以添加背景畫面,最后保存好自己的作品,如果效果不理想可以刪除重新制作,也可以將同一幅作品創作幾次并保存,最后選出最令自己滿意的作品作為上交的作業。也可以制作一些相冊等電腦美術作品。上機創作與活動相結合的模式怎么說呢?比如同學們在課間組織了一個“韓信點兵”的游戲,同學們在美術課上可以打開PPT,根據游戲的先后順序和規則,將自己愛玩的游戲以動畫的形式表現出來。這種模式重點在高年級進行,且有這方面專業的老師教授,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充分利用了現代教學資源為課堂教學服務,做到了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更加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空間現象能力、以及對美術創作的濃厚興趣。
總之在計算機、網絡等環境下進行美術課的教學,教者可以靈活地選擇教學設備和多種教學方法,借助信息技術完成美術鑒賞、繪圖、手工制作、以及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僅符合《新課標》提出的現代化的育人理念,也延伸了美術課堂學習的時間與空間,使美術課堂教學形式多樣,也從根本上改變了學生學習美術的陳舊理念,高科技的光、影、色、形的處理也吸引了學生的眼球,豐富了課堂容量,更激發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熱愛美、創造美、鑒賞美的能力。
(作者單位: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武南鎮武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