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聚豪 段亞萍 孫艷玲 高靜
自主化班級管理模式徹底改變了傳統的以班主任為核心班級管理運行模式,通過讓學生自主參與、有效參與、全員參與,實現以學生為核心的班級自主管理運行模式。這種管理模式通過學生對班級實施自主管理、自主評價、自主監督,強化學生的民主意識、競爭意識、集體意識;發揮他們自主能動性,挖掘他們管理潛能,造就一批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下面結合我們的班級管理實踐,談談如何讓學生參與自主化班級管理。
1 知人善用,強化自主參與班級管理
初中學生缺乏集體意識、再加上特有的叛逆心理,是初中生活的班級管理面;面臨很大的挑戰。教育的主體是人,教育的對象也是人。事情靠人做,制度靠人執行,所以在班級管理中,只要一個人的位置擺得不對,用的不好就會給班級生活及課堂教學造成很大的麻煩。所以用好人,知人善用,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467400與到小組和班級的管理工作中,讓每個人進行互動與交流,討論班級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學會對班級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現象及問題個人提出改進的建議,并能夠以文明、真誠、友好、尊重的方式提出各種方案。讓每個過錯人感受到班級和小組成員之間的信任和真誠,讓他們為自己的過錯感到內疚與悔過。
我認為知人善用,強化自主參與是自主化班級管理模式運行基本策略。最成功的班級管理是一種“自覺”“自律”的管理,而不是“他律”。我們的管理應避免強制人的限制與說教式的“他律”,而應該是讓學生自覺自愿的自主管理自己,也就是自律。在開展班級管理時,遵循“從人人中來,到人人中去”的管理原則,實現“問題來自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來自學生”管理模式。在管理中積極調動孩子們積極性,讓他們依據各自的特長進行分工與協作,按部就班的完成各項任務,達到知人善用,人盡其才。
通過實踐我們體會到,班級管理者應該賦予學生與實際能力相符的角色感和責任感,不能將管理者的主觀期望強加給學生。唯有這樣,才有可能讓每一個孩子積極、自覺的參與到班組的管理中去。
2 構建班級空間,凸顯有效參與班級管理
在班級建設伊始,依托校訊通平臺,建立班級空間,實現教師、家長和孩子們之間的信息渠道暢通。我和家長、孩子們一起建立班級博客群,小組合作群,讓家長、教師學生之間實現有效的交流。每天,師、生、家長之間通過網絡傳播的是一天的學習生活實錄或是近期小組或個人收獲,或是近期自己筆耕等特長的表現。后來,彼此之間熟識后,我又組織學生、家長一起,以周為單位將孩子們生活中各種優秀表現,學習小組中精彩記錄下來,通過博客留言的方式發送“表揚短信”給相應的主人及班組,再以月為單位,根據表揚短信的記錄評選各種星級學生,并頒發個性化、特性化的“特別獎勵”。同時,我們給每個同學建立專利袋,把每個孩子對問題特殊見解和某個題的特色解法收集起來,并通過個人申請、評審團通過,教師或家長確認的方法頒發專利號,享受專利權。在專利區發布,每個查看或下載要送上一個贊。最后通過評選分出不同等級的專利。我們班的趙淵博同學擅長奧數,經常對某個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并積極總結,申請專利,一個月申請了幾項專利,一個月下來獲得46個贊,被評為特長之星,授予到班級“奧數王”稱號。就這樣,一學期下來,全班共收表揚短信678條,獲得特別將勵109人次,覆蓋率100%。
通過實踐證明,班級空間的建立不僅讓學生積極有效地參與班級自主管理和評價過程。同時,班級空間實現了各個評價主體的互動和交流,為家長、教師、學生等各主體的評價提供跨時空的交流平臺,實現了多主體、多層次的評價模式,多一種尺子,就多了一些優秀孩子。利用班級空間讓學生積極有效的參與班級自主管理、自主評價、自主監督等活動,讓自主化班級管理系統高效運行。
3 創建問題平臺,實現全員參與班級管理
面對問題,擁有自我的思想、自我的判斷、自我的選擇能力是班級成員在共同成長過程自我糾錯重要內因,也是一個人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創建問題平臺,實現全員參班級管理,讓每個人都成為問題的解決者,這不僅是幫助學習者建立正確客觀、科學的思維通道,也是學生實現自我糾錯、自主發展的主渠道。
小海在課堂上玩手機,成績一落千丈,家長趕到學校大吵大鬧,孩子覺得丟人,不想上學,家長和老師都很無奈,就這樣僵持在那里。經過多方了解,我知道這是由于家長和孩子缺乏溝通釀成的后果。如果按校規處罰很可能毀了孩子的一生,毀了一個家庭的希望。要標本兼治,才能讓家長和孩子心平氣和的處理這個事件。于是,我分別同小海及家長進行溝通。同時,創建問題平臺,實現全員參與,發動全班孩子討論針對此事談談自己的感受。然后確定本周四召開相關的主題班會。
首先是小海發言:總結自己的不足:1、不應該帶手機,并在課堂上玩手機,這違反學校紀律,也是影響自己和同學們的學習。2、遇到問題,只找客觀原因,而不找自身的原因,特別是自己不良學習習慣使自己的落伍的主要原因。3、遇到問題不善于及時溝通,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造成問題的積壓,喪失前進動力。在這里我要感謝老師和我的真誠溝通與同學們的熱心幫助,我一定要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慣,努力學習,讓老師和家長刮目相看。同時,也為自己無知和叛逆向父母道歉。
小曹的發言:雖然小海通過反思認識了自己的錯誤,但是自己能否堅持下來,言行一致,改正自己的不良學習習慣。我倡議大家一起自覺行動起來,多關心愛護小海,在他旁邊多做一些善意提醒,一定能讓小海再創佳績。
豐勛的發言:我認為這件事不僅是小海的錯,而小海的家長也有自己教育的不足之處,在望子成龍的心態下,因熱心而“想當然”,因“善意”而“隨意”,因“感情”而失去“理性”。錯失了一個個教育的契機,從而造成小海逆反心理。俗話說:地獄之路有時是好意鋪就的。我希望父母要勇敢承擔責任。
同學們一個個接著發言,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最后,我提議每個人都將此事的思考和判斷寫下來,結集成冊,復印三份。一份留給班級,一份留給小海,一份留給小海的父母。同時,我給班級空間留言,讓更多的孩子和家長通過短信、郵件及空間留言給我們交流。
第二天,我收到很多家長發來的郵件、短信及空間留言。如:小海父母的來信是:豐勛同學的發言給了我們很大的震撼,“地獄之路有時是好意鋪成的”這句話說得好,他使我們理解到緊靠愛心有時也會適得其反,只有深入了解,加強溝通,才能克服逆反心理,讓孩子快樂的成長。小靜的媽媽的來信是:從這些文稿里我看到的是孩子們一顆顆晶瑩閃光的童心,孩子們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關心,更離不開父母與孩子的真誠交流。溝通是連結心與心的橋梁,更是父母與孩子之間不可缺少的途徑。
經過此事,我認為孩子們的本性都是美好的、積極的、向上的、有建設性的。都是可以通過自我發現、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從而實現自我完善與自我發展。因此,在對孩子評價方面,要將民主和客觀擺在首位。以個體向集體輻射,實現人人體驗、全員參與,讓每個孩子成為讓自主化班級管理系統積極、有效的參與者,發揮自主能動性,挖掘自己自我的判斷、自我的選擇潛能,從而實現班級管理的自主化。
(作者單位:寶豐縣楊莊鎮第二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