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馨
培育大學省法治觀念是高校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內容,也是高校育人的培養目標,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題中之義。面對高校思想政治課程的新變化,以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形勢,培育高校學生法治觀念的教學中如何提升和更新,是值得思考和探討的課題之一。文章結合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感受和體悟提出一些思考,并就如何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提供一些建議。
習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狈ㄖ误w系、法治國家的建設離不開全民對法律的認同,離不開法治教育,尤其是大學生法治觀念的培育和養成。培育大學生法治觀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要任務,也是全民推進依法治國、推進法治社會建設的題中之意。
1 當前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新變化
十九大召開以來,國家各項路線、方針、政策的調整會進一步帶動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新發展,對高校法治教育影響巨大,思想政治理論課也根據社會實際、順應發展形勢從而產生了一些新的變化。
1.1教材內容的變化,這是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最直觀、最快速的變化。實際上,《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2015年就進行了第六次修訂,除了章節的調整外,新增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一節,這是根據黨十八以來的會議精神和決議所編寫的,包括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意義、內容,以及全面依法治國的基本格局,系統描述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隨著十九大的勝利召開,教材內容會進一步調整和完善。
1.2教學任務的變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提升該課程在塑造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作用。教學任務相對穩定,但是復雜多變的社會現實,又要求教師不能照本宣科的授課,將前沿理論與現實情況有效結合進行授課,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十九大的召開,要求思政課教師授課過程中,將法治體系建設的最新理論內容滲透到大學生法治觀念培育中,這也是思政教師的新任務。
1.3教學設計的變化。教學內容、教學任務的變化,必然會導致教學設計的新變化。特別是在法治教育這部分。十九大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一步提出新的要求,在原有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如何將這些新的知識有效融入,促使整個教學過程合理高效,也是思政課教師面對的新課題。
2 加強新形勢下大學生法治觀念培育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是為培養大學生法治觀念、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而開設的主要課程,如何最大程度地發揮思想政治課堂主戰場、主陣地的作用,可選的方式很多,最重要的以下幾點:
一是注重法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相結合。我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一直是將德育與法治教育結合在一起的,這既是因為法律與道德辯證關系的客觀要求,也是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國家政策的體現?!端枷氲赖滦摒B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程正是這樣一種體現,實踐教學中,決不能割裂二者的關系,應當讓學生明白,“法律之上有道德,道德之下有法律,當道德發生滑坡時,法律為其提供剛性支撐;當道德變得面目可疑時,法律為其辨明是非、分清對錯”。
二是引導大學生全面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樹立法治觀念。建設法治體系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每個人都承擔著建設法治中國的責任和義務。如何引導大學生全面認識國家的新政策、幫助大學生適應未來發展的新形勢,最重要的是認清現在。培育大學生的法治觀念,目的是實現大學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知法的內容不僅僅是知曉法律條文,也包括清楚的認識國家法治體系建設。
純理論授課并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共鳴,也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這就需要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法治體系提出的背景實際是與每一位大學生息息相關的,法治體系的建設也涉及到每個人實際利益,需讓學生深刻理解到國家的改革和進步影響著自我未來的發展。教學中更需要教師提供豐富的社會素材,“打虎拍蠅”反腐行動,新法律的出臺帶來良好的社會影響,這都是建設法治體系帶來的正面效應。
三是理論與實踐結合,在社會實踐和校園活動中滲透法治觀念。支持高校學生社團中成立與法律相關的社團,學校組織“模擬法庭”、“普法活動”等,有意識地在學生中傳播法治觀念。組織學生開展相關的社會實踐,如法律問卷調查、校外普法宣傳等,不僅讓學生樹立法治觀念,還需要讓學生成為法治的傳播者和繼承人。
四是加強高校師資力量?!端枷氲赖滦摒B與法律基礎》課是培養大學生法治觀念的主渠道,所以課程師資是決定該渠道是否發揮最大效用的重要因素。教授法律基礎部分的教師,必須是接受過法學教育的專業教師,唯有如此才能實現嚴謹地法治教育。固步自封、原地踏步也是不可取的,基礎課教師應當掌握法治前沿理論,與時俱進,時時掌握國家法治建設動態,才能確保教學效果和教學任務的實現。
“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建設法治體系,亟需樹立全民法治觀念,而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培育大學生法治觀念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的實現具有重大意義。國家發展的現狀和未來的形勢都對高校思想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將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法治觀視為己任,培養更多地綜合素質人才。
(作者單位:承德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