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肅 李志豪
在全面依法治國的新常態背景下,培養法律人才的法律實務實踐能力、法律職業道德和法律信仰至關重要。新常態背景下,建設和應用法學實踐教學遠程互動平臺,實施法學理論和法學實踐緊密結合的創新實踐教學模式,有利于提升法律人才培養的質量和內涵,也凸顯遠程互動平臺在法學實踐教學方面的獨特優勢,在培養復合型、應用型法律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從法學實踐教學遠程互動平臺建設的背景、實踐教學的功能和價值、法律人才培養面臨的困境及構建以人才培養為核心的法學實踐教學遠程互動平臺的優勢四個方面進行分析研究。
1 法學實踐教學遠程互動平臺建設的背景和意義
在法治建設不斷推進的新常態背景下,國家和社會對法律人才需求的質量和能力水準更高,因此,國家和省級層面相繼出臺了有關高等學校教學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這些意見的出臺為高等學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了頂層設計的政策依據。例如,中原工學院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結合省級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建設需要,對法學、知識產權本科專業培養計劃進行了重新修訂,整合了專業課程的實驗學時和實踐教學環節,注重學生法律職業道德和法律信仰的培養,注重法律實踐能力的培養,使之更能符合社會實際需要的法律人才。
既然復合型、應用型法律人才的培養,注重學生法律職業道德、法律信仰和法律實踐能力的培養,就需要將法學理論知識轉換為實踐中的實務運用,強調法學理論和法學實踐的兩輪驅動。“根據教育學原理,所謂“遷移”,就是學習者能夠將一種理念(判斷、方法或概念)在不同的問題請將中進行變化應用。只要一種法學理論具備可實驗性,那么該理論在特定法學實驗中的應用,將會給實驗者帶來“舉一反三”的“遷移”效應。這種“遷移”效應是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共同塑造的結果。”
基于上述時代背景和實踐中培養復合型、應用型法律人才的需要,又考慮到學生大批量到司法機關、律師事務所和知識產權實務部門等實務單位進行專業實習實訓受到時間和空間等客觀條件的限制,建設以法學實踐教學遠程互動平臺為依托,實現開放性、形式多樣化和資源豐富的法學實踐教學模式就應運而生。
法學實踐教學遠程互動平臺是以互聯網為基礎,計算機系統和互動終端系統為平臺,教學軟件為輔助,實現三位一體,資源互通共享,達到雙向遠程互動的實踐教學平臺。
建設法學實踐教學遠程互動平臺,無論從法治建設的宏觀層面,還是從法治建設的微觀層面,在法學實踐在教學中對于培養復合型、應用型法律人才的重要意義都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有利于資源共享,進一步暢通法學專業、知識產權專業的教師與法律實務部門研討和交流的渠道,有利于鞏固和拓展法學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突破時間和空間上的制約,為學生創造更多實務學習和實務訓練的機會,提高學生邏輯分析判斷和解決法律實務問題的能力。
2 充分開展法學實踐教學的功能和價值
開展法學理論教學,是學生進行法律實務實踐操作的基礎和前置條件。開展法律實踐教學,不但可以鞏固和檢驗理論學習的效果,而且有其自身存在的功能和價值。從教學目標的角度講,開展法學實踐教學活動,將抽象化的法學理論轉換成形象直觀的實踐操作模擬訓練,從而在實踐操作模擬訓練中檢驗法學理論掌握的熟練性和應用性;從人才培養的角度講,不僅有利于錘煉學生法律實務操作技能和方法的優勢,達到法學理論和法律實務能力兼具的法律人才,而且通過法律實務的實踐操作訓練,有利于培養其良好的法律職業道德和法律信仰。
2.1檢驗法學學理論掌握的熟練性和應用性
新時代下法治社會不僅追求實質正義,而且追求程序正義,堅持實質正義和程序正義并重的狀態,作為法律職業共同體的準法律人,實體正義和程序正義的實現是以法學理論為基礎支撐。在法學實踐教學遠程互動平臺開展法學實踐教學活動,將抽象化法學理論的學習演繹成形象直觀的實踐模擬訓練,從而在不斷地實踐模擬訓練中檢驗法學理論學習的熟練性和應用性,最終達到學以致用的實踐教學目的。
2.2凸顯錘煉學生法律實務操作技能和方法的優勢
法學理論和法學實踐是相輔相成,學習法學理論,構建法律知識和法學原理框架體系,培養分析法律關系的邏輯方法和裁判方法,有力地支撐了法學實踐教學的推進;開展法學實踐教學活動,例如開展模擬法庭演練、法律診所實踐教學、專利代理實務及商標代理實務訓練等,有助于學生在情景模擬和情景還原法律實務的狀態下,把所學的靜態意義上法學原理、法律規范和法學方法論高度融合到實踐教學當中,強化學生法律實務操作技能和方法,形成法學理論學習和法學實踐無縫隙銜接,凸顯實踐教學在錘煉學生法律實務操作技能和方法的優勢,達到培養集法學理論深厚和法律實務操作嫻熟高度融于一身的法律人。
2.3塑造良好的法律職業道德和法律信仰
傳統的法學理論教學,一般在課堂上進行,即使課堂教學也采用案例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等教學方式,但是法律職業道德和法律信仰的培養,很難通過課堂教學將學生置身于某一真實情景當中進行體驗感悟,而法律職業道德和法律信仰的培養融于實踐教學當中,通過校內外法學實踐教學場所的系統性法律實務訓練,學生不僅達到了鞏固理論知識體系的目的,而且提高了證據運用、法律關系分析及法律規則的準確適用等綜合駕馭法律實務的能力,學生通過置身于真實情景中的體驗訓練,有利于培養其良好的法律職業道德和法律信仰。
3 法律人才培養面臨的困境及分析
法學高等教育經過多年的發展,高校在法律人才培養的規模上和學歷層次上都有了長足的發展,為國家法治建設和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儲備了大量的優秀人才,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國家和社會對法律人才的需求,但是在法治建設不斷推進的戰略背景下,國家和社會對法律人才的培養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囿于一些條件的制約,致使法律人才培養面臨的一定的困境,以致于高校人才的培養與實際需要還存在銜接不暢的問題。
3.1學生法律實務實際操能力還需加強
法學理論的學習,最終要在具體的法律實務中加以應用,以此服務于國家和社會。“法律條文的運行并非在真空中的邏輯推導,它涉及如何與法律運行中的各種人物和機構打交道,如何收集、分析、判斷和確認事實,如何運用心理、語言、行為分析,以及經濟、文化、社會、道德等分析方法分析法律的實際運行和操作,傳統法學教育模式無法提供這種能力、技巧和素質的訓練機會,而實踐性法律教育模式則主要注重這些綜合素質的訓練。”
近年來,高校通過修訂法學專業、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提高了實踐教學環節在課程體系設置中的比例,加大了校內實踐場所的建設力度和應用水平,并且通過校內實踐場所和校外實習基地更加注重了學生法律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力度,在錘煉學生法律實務實踐操作能力方面效果明顯。但是基于法律診所教學、律師實務、專利代理實務及商標代理實務等實踐教學的特點和屬性,這些環節需要集中一定時間進行系統性和針對性的培訓,但是在實際法學實踐教學運行過程中,實踐教學時間安排相對還比較零散,難以對學生進行法律實務操作能力的系統性培訓,結果是學生實踐能力水平不高,難以達到預期的人才培養目標。
3.2缺乏實務型復合型師資資源
在法律人才培養方面,無論是理論教學,還是實踐教學,老師與學生的接觸和交流是比較頻繁的,老師指導作用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所以充實實務型、復合型師資力量是很關鍵的。目前從事法學實踐教學的教師中,由于法學功底深厚和法律實務履歷經驗豐富的復合型、實務型師資力量還比較缺乏,所以在法學實踐教學中,缺乏對學生開展充分有效的實踐操作能力指導。
開展實踐教學的不充分,導致學生在思維意識上缺乏對法律實務和知識產權實務全方位深刻認識,其結果影響了學生實務實踐能力的培養。
3.3校外實踐基地法律實務資源利用率不充分
目前高校在培養復合型、應用型法律人才方面,不僅加大了校內實踐場所的軟硬件建設,而且也重視了校外實踐基地建設,從這兩個維度來說,極大地豐富了實踐教學的容量,取得了一定的實踐教學效果。但是,在實踐中基于一些條件的制約,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校外實踐基地法律實務資源的充分有效利用,例如,高校和法律實務部門雙方在實際實踐教學運行中客觀上受到辦公經費的限制,投入到實踐教學的物質條件保障不足;法律實務部門客觀上因辦公場地有限,不能過多地接納學生實習。所以,實踐中基于種種原因,導致校外實踐基地法律實務資源利用率不充分,影響了實踐教學的實際輸出效果。
4 構建以人才培養為核心的法學實踐教學遠程互動平臺的優勢
在新常態背景下,建設和應用法學實踐教學遠程互動平臺,打造實體法和訴訟法融合應用的實踐教學平臺,實施法學理論和法學實踐緊密結合的創新實踐教學模式,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學生大批量到實務單位進行專業實習實訓受到時間和空間等客觀條件的限制,也凸顯出遠程互動平臺在法學實踐教學方面的獨特優勢,在培養復合型、應用型法律人才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首先,建設和應用法學實踐教學遠程互動平臺,能節約校外法律實務部門和學生的時間成本和空間成本,解決校外法律實務部門囿于辦公場地的限制而不能接納較多學生進行實習實訓,可以增加集中性開展遠程法律實務培訓的頻率,由校外法律實務部門經驗豐富的一線實務人員對學生開展法律實務培訓和指導,就一些真實案例和熱點案例設定情景,和學生進行針對性互動,在法律實務上的邏輯分析判斷和解決法律實務問題的能力,錘煉學生法律實務操作技能,從而達到法學實踐教學的目標。
其次,建設和應用法學實踐教學遠程互動平臺,有利于校內外師資資源共享,加強了實務型復合型師資力量的配置,實現優勢互補,從一定程度上緩解實踐教學中實務型復合型師資資源的不足,并且進一步暢通法學專業、知識產權專業的教師與法律實務部門和知識產權實務部門研討和交流的渠道,有利于鞏固和拓展校外法學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從而擴大實踐教學的容量。
最后,建設和應用法學實踐教學遠程互動平臺,滿足更多學生通過平臺觀摩法院審判,克服學生大批量到法院進行專業觀摩實習受到時間和空間等客觀條件的限制,實現開放性、形式多樣化和資源豐富新型化法學實踐教學模式,增加了實踐教學環節的時間,通過真實案例情景的觀摩,有利于學生法律職業道德和法律信仰的培養,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分析、案件焦點歸納、庭審辯論技巧等實務能力,最終提升其綜合法律實務實踐能力。
教改項目:本文是2017年度中原工學院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法學實踐教學遠程互動平臺建設與實踐》成果。
(作者單位:中原工學院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