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玉英 趙航
《新音樂課程標準》指出:音樂教育是以審美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通過聆聽音樂,注重體驗與實踐,感受情感,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重在引導學生進行音樂體驗與實踐。兩者是相互制約,相輔相成。
音樂欣賞教學是音樂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擴大學生音樂視野,對情操的陶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在聆聽中獲得音樂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悅和理性的滿足。新課程改革標準指出:“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學生若缺乏最起碼的體驗感受音樂美的音樂欣賞能力,就無法產生情感共鳴,更談不上凈化心靈,陶冶情操了。結合教學,本人談幾點感受:
1靜中有思,培養學生靜心聆聽音樂的能力
音樂是聽覺藝術,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中,才能獲得最佳的聽覺效果,才能享受到音樂獨特的美,從而陶冶情操。這就要求教師在上第一節欣賞課時強調兩個“靜”——“心靜”“境靜”。如何做到“心靜”“境靜”?我特意挑選勃拉姆斯的《搖籃曲》作為欣賞的第一課。先讓學生討論如何聆聽《搖籃曲》,當我獲得所要的答案——保持安靜的環境、心靜的狀態之后,我再讓學生聆聽《搖籃曲》,而后發表聆聽感受,學生在初次聆聽中感受到“”心靜“境靜”帶來不同凡響的意境和別具一格的享受,那么,當我強調“聆聽”的條件時,學生就能很好的理解和接受了。
2掌握音樂知識,培養學生聽賞、欣賞音樂的能力
音樂家艾涅斯庫說“音樂是一種語言,它能確切地反映個人和人民的精神品質”。掌握一定音樂基本知識,就是對音樂語言基礎的夯實,它對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欣賞曲目從內容、形式、創作、感情、背景、曲式、體裁、民族特征、標題、音樂語言的表現功能等是繁簡不一的,故音樂基本知識越豐富,音樂欣賞能力就越強。 歌劇《洪湖水,浪打浪》里的裝飾音在歌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先將裝飾音,如前倚音、三連音等等等寫在黑板上,再分別范唱、帶領學生演唱,讓學生分辨有無裝飾音的效果,學生就能立刻感受和體驗到洪湖赤衛隊隊員們贊美家鄉、熱愛生活的愉悅情緒。又如欣賞《流浪者之歌》,我引導學生分析作曲家運用了哪些音樂要素來塑造吉普賽人的音樂形象,以及從視覺、聽覺兩個方面對小提琴的音色和技法作充分的了解,從而達到對西班牙作曲家、小提琴家薩拉蒂創作的小提琴獨奏曲中的不朽之作《流浪者之歌》的完美享受。
3圖文并茂,增進學生認識美、發現美的能力
欣賞課不是將歌曲或樂曲聆聽了幾遍就了事,它是個復雜的過程。因為音樂欣賞是建立在欣賞者的知識結構和生活認識、體驗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獨特的認識和感受。如果主觀認識模糊不清,勢必影響感受的清晰。這就要求我們要給學生一個準確的音樂形象。現在的學生對濃郁的地方特色認識有限,但欣賞教學中,民歌民樂所占比例又較多。這就造成學生不能準確感知感悟。比如欣賞《黃河船夫曲》,對于七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他們很難想象黃河壯觀的氣勢和船夫們與驚濤駭浪拼搏的豪放氣質。因此,在欣賞前,可以出示地圖了解三個支脈所處的地理位置及三個地區自然風光,進而幫助學生了解民歌的旋律音調與地理環境、生活、生產方式之間的關系。再通過仔細聆聽、模仿、模唱,才能深刻領悟船夫們在風平浪靜時,自由而舒展地抒發內心豐富情趣的歌曲。進而提升認識美、發現美的能力。
4調動情緒,加強學生感知美 感受美的能力
俄國作曲家格林卡說:“創造音樂的是人民,作曲家不過把它編成曲子而已”。欣賞者在已有的感知材料上進行重新組合、合理加工,使其在大腦中創造出新的形象。歌劇比捷的《卡門序曲》是歌劇開始時的一首明朗而輝煌的管弦樂曲,氣氛熱烈歡快。為了感受作品強烈的戲劇性和西班牙風格以及西班牙斗牛場的喧鬧狂熱的氣氛,在欣賞時,我們可以要求學生根據旋律的變化讓學生用不同的律動來表達對作品的感知,如第一主題擊掌應和、第二主題劃拍子、第三主題隨樂模唱、第四主題用表情表示,學生不但感受到四個主題的變化,更是陶醉在美妙的音樂中。
5解決問題,加深學生分析美 享受美的能力
音樂作為人類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它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和智慧結晶。古今中外的音樂珍品浩如煙海、絢麗多彩,而音樂欣賞教學,可以使學生較為全面地了解并學習人類音樂寶庫中的珍品。這就需要在欣賞當中,需增加多元的思考和多維的視角,識別各種不同風格以及不同文化傳統下的音樂特色,認識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形態下的音樂異同,體會東、西方音樂文化的區別。那么,在欣賞中設置和解決各種問題,是幫助學生了解和理解音樂的絕好途徑。比如,欣賞法國作曲家杜卡的《小巫師》時,先讓學生完整欣賞樂曲,然后提問:1.作曲家運用了哪些樂器來刻畫音樂形象?2.作曲家是如何用音樂來“講”故事的?分段聆聽時,提問:1.這段音樂使你聯想到什么?2.音樂突然增強力度,表示什么?3.音樂旋律是怎樣發展的?……在各種相關主題的提問中欣賞完樂曲,不但活躍了課堂學習的氛圍,掌握了音樂知識,又使人仿佛看到沒學會解除魔法咒語的小巫師在滔滔不絕的流水面前,手足無措的慌張神情。
綜上所述,音樂欣賞教學是全面豐富的,只有不斷進行音樂賞析,才能提高直觀理解力,從音樂中“品”出它的深層蘊涵,從而達到陶冶的作用。
(作者單位:河北民族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