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翠
【摘 要】全球化背景下對綜合性素質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語作為國際上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語言,其水平高低無疑也已成為一種衡量人才綜合素養的重要標準之一。因而,英語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已逐漸成為英語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英語教學 素質教育 策略
二十一世紀是全球化時代,跨文化交流日益頻繁。英語教學對教師的語言素質,尤其是口語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作為英語教師,我們能否正確自如地使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對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英語教師必須具有準確的語音、語調和良好的運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的能力。
一、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發揮教師主導作用
教師要積極提高自身語言素質、努力營造英語環境、擴展自身知識,提高教學業務能力。我們不僅僅是給學生傳授教學大綱中規定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還要隨著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新教學觀念的逐步形成,堅持學習和研究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和新的教學法。廣泛攝取教育學、心理學及相關學科的知識;廣泛收集英語國家的文化、習俗、價值觀念、信仰、思維方式、歷史等資料,提高語言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大膽進行教改實踐,更新自身教學觀念,提高自己的課堂組織能力,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充分運用多媒體和現代網絡環境,使英語課堂更加生動、形象和有趣,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新世紀的英語教師,應該把過去嚴肅古板的課堂,變成一種開放的課堂,變學生的學習由被動到主動,由沉悶到愉快,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產生學習動機,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改革課堂模式,體現學生主體作用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習不是毫無表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接觸、情感交流和知識溝通。”教學中,教師應熱愛每個學生,尊重每個學生,關心每個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能因為學生的成績和個性等不同而產生親疏。上課時,教師要環視每個學生,不要只觀察好學生,而冷落其他學生。教師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記住每位學生的姓名,讓學生覺得在教師心中有一席之地。教師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增強自信心,目的明確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出發點,也是學生發揮主體作用的思想基礎。新學期開課時,我總是舉各種事例讓學生明白,世界正處于信息時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人類社會越來越成為一個互相依賴的整體,英語是當今世界使用最為廣泛的語言。同時,學習英語既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也是今后升學和工作需要,引導學生將英語學習與自身的遠大理想相結合,進而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
教師要創設語言情景,活躍課堂氣氛,英語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在教材的引導下,創設各種不同的語言情境進行教學活動,要求學生根據所學語言知識,并結合教師所設情景進行實踐演練,這樣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培養了語言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情景的創設可通過實物、圖畫、表格、文字、對話、坐標、討論、問答、表演和寫作等多種形式來實施。情景的創設,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應用英語語言的機會,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了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此外要積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我國第一部最完整的教育專著《學記》寫到:“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意思是:引導學生而不牽著學生走,師生關系才能融洽;鼓勵學生而不推著學生走,學習起來才會感到容易;啟發學生而不替學生作出結論,學生才能獨立思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一種深層次的素質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具體化形式。
三、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推行創新教育
教師要將教學和研究相結合,研究新課程標準,樹立創新觀念,主動研究新課程標準,正確理解和把握它的意圖,并將其付諸于實踐,嚴禁“滿堂灌”、“啞巴英語式”教學。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語言學習,還要注重學生整體素質的發展,把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教學的最終目標。其次要鉆研教材,做到因材施教,教師不僅要對教材進行分析,對學生的水平和需求也需進行分析,并依據自己的教學條件和教學環境,對教材加工補充,調整教授內容,研究如何“有的放矢”地用教材,消化教材。這樣組織出的課堂一定不是空洞、單調、死氣沉沉的課堂氣氛。再次英語教師巧妙設計情景,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新教材要求教師堅持全新的教學理念,采用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參與和合作等開放式教學活動中,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教師組織課堂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既有可操作性又迎合學生興趣和實際生活,可以選擇開發教學資源,設計開展多種教學形式,以拓展學生運用掌握英語的渠道。這需要教師課前做大量認真細致的工作,因為成功的教學活動不但取決于教師良好的組織,而且取決于學生對活動的目的和內容的理解掌握。課堂中,教師要引起學生的注意,喚起學生的學習需求,激活他們已有的經驗和知識,使學生情緒高漲,積極主動地探索汲取知識。
在英語課程改革蔚然成風之際,我們英語教師須不斷提高自身素養,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積極改進課堂模式,推行創新教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英語教學實施素質教育,以幫助學生成長為德才兼備的綜合性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