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媛
在我國建筑行業改革發展進程持續加快背景下,涉及傳統的電氣設計工作模式開始呈現出諸多弊端跡象,不足以滿足人們日漸嚴格的應用規范要求。筆者的任務,就是針對BIM在建筑電氣設計中應用的必要性和處理要點等內容,加以有序地探討論證。
前言:所謂BIM,實際上就是建筑信息模型,即憑借建筑項目的施工進度、消耗材料數量、成本費用等信息數據集合轉化的模型。其時刻呈現出可觀的優化性、模擬性、可視性等優勢特征,能夠輔助基層施工人員明確電氣設計等環節控制要點基礎上,減少出錯率、提升建筑項目整體施工水平、協調工期進度等。至于BIM在建筑電氣設計環節中應用時需要注意的相關要點,將具體在后續內容中加以補充與延展。
1 BIM在建筑電氣設計工作中融入的必要性
BIM主張基于各類信息的集成處理途徑,進行可視化、生動協調性的圖紙設計 ,能夠保證為管線綜合敷設、建筑能耗校驗分析等工作,提供豐富可靠的指導性依據。至于其在建筑電氣設計中融入的必要性則具體表現為:
1.1 加快設計師三維協調工作機制的樹立進程
BIM在建筑電氣全程可視化設計活動中發揮著關鍵的引領作用,可以保證針對建筑結構進行精確的性能、碰撞分析基礎上,保證設計師實時性進行富有針對性的優化改良。特別是經過虛擬性漫游文件制作完畢之后,可以在第一時間內提供可靠的動態化追蹤模型,方便加深項目交流層次、促使不同區域用戶之間和諧式磋商。希望經過多元化的BIM項目實踐經驗和技術力量累積之后,可以在較短時間范疇之內開創出全新的建筑電氣設計成就。
1.2 方便直觀性地向廣大業主介紹設計細節
首先,BIM技術本身保留一定程度的三維渲染動畫功能,特別是經過三維模擬和可視化處理之后,能夠賦予人們集合真實感和直觀性的視覺沖突效應,使得各類業主可以明確性地了解有關建筑電氣設計思路,順勢增加中標幾率。
其次,BIM技術還可以保證快速算量和協調各類主體需求,特別是經過操作性和質量俱佳的圖紙設計完畢之后,能夠做到盡量維持施工現場安定和諧秩序的基礎上,大幅度提升施工整體預算的精確度和效率水平。
最后,BIM技術經過虛擬施工與碰撞檢驗等功能發揮之后,可以快速消除以往頻繁滋生的建筑安全質量隱患,在成功杜絕大規模整改與返工現象的基礎上,令建筑電氣設計施工的周期,以及消耗的成本等,維持在最低范疇之內。
歸結來講,選擇在建筑電氣設計活動中貫穿BIM技術,能夠在持續改善電氣和弱電設計質量的前提下,令不同類型操作功能發揮出應有的實用價值。
2 現代建筑電氣設計活動中有關BIM技術的應用要點
2.1 電氣系統設計圖紙修改方面
須知電氣設計圖紙時刻呈現出一定的繁瑣特性,單純依照傳統的設計模式,勢必會消耗較長的時間精力去進行反復修改,且實用價值不是很高。當前建筑電氣設計人員要做的,就是配合BIM技術進行生動性的校驗模型制作,方便細致觀察并快速鎖定圖紙中遺留的缺陷問題,在經過細致化修改之后一一映射到圖紙之中。長此以往,就可以順利減少圖紙重復繪制現象的同時,大幅度提升圖紙內容的合理性與應用的可靠性,保證日后建筑電氣設計施工的高效率和高水平結果。
2.2 電氣系統一體化設計應用方面
在開展電氣系統設計和應用工作過程中,內部人員須針對系統本身照度水平、炫光效果、能耗指標等加以協調性控制,其間如若持續沿用傳統軟件和方式,勢必會引發諸多不規范的狀況,不利于建筑后期電氣的持久有效性。而BIM技術則主張設計人員依照模型數據和信息加以科學人性化實驗,以及控制。歸根結底,就是配合光源和各類建筑材料的光學屬性,將模型快速導入到專門的電氣計算程序之中,促使計算出圖等工序流程得以一體、自動化進行。
2.3 電氣系統結構三維化設計方面
過往我國建筑電氣系統設計環節中,有關效果圖只可以保證集中性映射出特定區域的用電狀況,無法輔助設計和施工人員進行電氣結構整體性校驗分析。所以需要在全方位貫穿BIM技術的同時,憑借虛擬化方式將各類電氣工作環境清晰化地呈現出來,之后督促相關工作人員細致化觀察認證不同區域的電氣運行細節,保證及時發現缺陷并予以系統化調試,最終維持整個電氣設計方案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再就是在管線碰撞檢測方面,需要同步關注和暖通、排水管道的碰撞檢測事宜基礎上,確保第一時間內精確性地鎖定管道中的碰撞部分,之后邀請各類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潛心交流,確保沿用協調設計和避讓等規范性準則,實時性地調整管線,進一步迎合建筑工程電氣設計的整體要求。
綜上所述,BIM技術在我國建筑電氣設計領域中應用,存在一定的必要性。盡管說當前實際沿用期間還不可避免地滋生出軟件兼容性不足、難以融入到施工第一線、和中小型項目建模成本要求存在沖突等弊端問題。不過相信經過有關設計和技術人員充分改良之后,勢必能夠規避以往常見矛盾的重復衍生,最終賦予整個建筑電氣設計應有的實用價值,全方位滿足不同用戶生產、生活等用電需求,推動社會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進程。
(作者單位: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