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興
【摘 要】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不同于課堂上的語文學習,它在課堂內外結合的情形下進行,是一種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的學習活動,也是一種以學生的探究學習為主的學習活動。由于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通常都是在課堂內外結合的情況下進行的,而且其中大量的工作是由學生自己來操辦的,所以,尊重并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是最為重要的一件事情。
【關鍵詞】初中語文 綜合性學習 調動積極性
新課程開放而富有創新力,要求我們語文教師更新教學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如何讓學生在語文課上動起來,綜合性地學習語文,讓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使課堂教學開放而充滿活力。
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語文綜合學習的能力
信任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初中生盡管還小,但是已經有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如果讓幾個或者一群初中生一起進行語文綜合性學習,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將呈現出幾何級數的增長。語文綜合性學習恰好就是一種既需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又能夠讓學生充分展示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實踐性學習活動。在這樣的活動中,語文教師信任每一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特別是信任一群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就成為必然要求。這也是搞好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前提條件。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初中生在進行自主學習時,是有一定興趣的。如果讓幾個或者一群初中生一起來自主進行語文綜合性學習,他們的興趣會更加濃厚。在這一方面,語文教師尤其應該注意尊重和保護他們的學習熱情。事實上,不少的初中生,可能在課堂學習時表現得不夠上進,但在課堂外則表現得很有興趣,而且,無論是在組織方面,還是在參與活動方面,甚至在出謀劃策方面,他們都會有驚人的表現。這當然與初中生的年齡特征有關,但更重要的是課堂外的群體性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具有一種天然的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功能。
二、走進人本盤活“鄉土”,民間采風
采用“小步走”的策略,雖處農村,但地方文化悠深,民情風俗豐富而又內蘊,完全可以作為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著力點。家鄉的自然風光、史跡名勝、鄉風民情都可成為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源。無論是城市、農村還是邊陲小鎮,都有自己的優勢資源。挖掘并利用這些學習資源,可以凸現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校本特色和地方特色,可以在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同時培養學生的鄉土情感。城市有先進的現代化資源,農村也有豐富的地方特色資源,不能用一面“鏡子”來探測資源,也不能用一把“镢頭”來開發資源,要根據不同的資源特點,用不同的方法來開發和利用潛在的內涵。龍燈、馬燈、高蹺等異彩紛呈,“蔬菜之鄉”“西瓜之鄉”飲譽省市;河上,傳說頗多,諸如義翁擺渡,禿尾巴老李,桃花仙子等傳說,遍及魯西北一帶……將河上的文化設置一個個的學習實踐菜單,展開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廣泛人文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使情感價值提升,使學生在學會欣賞和追求中、在學會交流和合作中、在學會應用和創新中塑造文化人格。
三、指點學生的自主學習方法,掌控學生的自主學習進展
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開展,是需要注意講究方法的。初中生在學習方法方面經驗不足。這就需要初中語文教師給予恰到好處的方法指點。像該如何設定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話題,該如何設計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方案,該如何組織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進程,該如何注意處理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出現的意外問題,該如何使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舉辦得有效率,這都需要語文教師的及時指點。因此,初中語文教師盡管不必全程參與學生自主組織進行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但從方法上提供恰當的指點是必要的。初中生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雖然可以不需要語文教師在場,但語文教師需要隨時掌握他們的學習進展情況。只有這樣,才能及時發現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才能及時消除學生自主學習時所遇到的困惑,才能及時發現學生自主學習時的經驗缺陷,以便作出迅速的調整。學生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到底有沒有效,到底是不是所有參與的學生都付出了自己應有的勞動,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這也是語文教師需要及時掌握的。有了這樣的情況掌握,語文教師就可以隨時提供針對性的調整指令,從而能夠確保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辦得合理有效。
四、讓學生自己來進行探究學習,讓學生合作來進行問題研究
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學生自己組織、參與和維持進行的學習活動,其中方方面面的問題均需要學生自己來研究決定。除非必要,語文教師完全可以采取袖手旁觀的態度,放手讓學生自己來進行探究學習。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往往涉及較多問題,靠學生一己之力難以勝任,因此,集體合作,共同面對與解決難題,就成為必然。語文教師需要明確這一點,并放手發動與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讓他們一同去進行問題研究,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做,不僅可以減輕我們語文教師的勞動,更重要的是可以極大地鍛煉學生的自主能力,讓他們小小年紀就自己當家,自己協商。讓學生協商來進行組織決策。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之中,有需要分工合作的地方,有需要集思廣益的時候,有需要各司其職的環節,參與活動的每一個學生都會有自己與眾不同的工作任務,這就需要學生們自己來協商,分配各自的工作,協調工作的進度,完成各自的任務。這需要大家在事前、事中、事后的各個環節都保持協商,大家始終集體討論,集體決策。語文教師只需要把活動小組的人員分配問題辦好,當當參謀便行了,無需事必躬親。
總之,綜合性學習重視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自主性、獨立性、分析性強調學生自身的全面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把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其產生的學習思想不會脫離實際。學習實踐活動的開展不單單只是學校組織的春游活動,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豐富學生視野,增加學生閱歷。
參考文獻
[1]張蔚.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綜合性學習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09.
[2]央欽拉增.初中語文教學中綜合性學習模式的實踐探索[J].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