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婧文
農業是國民建設和發展的基礎,農業經濟發展水平直接影響國民經濟,對社會穩定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意大利農業發展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農業生存總值在歐盟農農業生產中位居第三,但近年來意大利農業經濟產值增幅下降,農業生產面臨著勞動力老化、生產環境惡化等問題,直接影響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文章分析了意大利農業經濟發展狀況,并針對具體問題提出解決措施,以期給予中國農業經濟發展啟示。
意大利地處歐洲南部,為地中海氣候,平原、河谷占地面積廣,具有有利的農業發展條件,數據調查顯示,2016年意大利農業總產值高達529.02 億歐元,僅次于法國,其成為歐洲第二大農業大國,從當地的農業結構來看,種植業為主要發展對象,其次為畜牧業,整體上農業產值在波動中上升。目前,意大利農業經濟發展存在系列問題,這直接影響了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由政府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極大程度上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1 意大利農業經濟發展現狀
1.1 成就
意大利農業的地域特色鮮明。意大利是歐洲著名的農業大國,受到本地地域環境的影響,當地種植業以玉米、小麥和水稻為主,種植業產值在波動中相對穩定,2016年種植業產值高達249.98億元,同比增長1.3%,農業經濟作物以葡萄、蘋果、橄欖為主;2016年畜牧業產值高達200.9億元,同比增長1.9%,牛奶產量上升,牛、豬、羊肉制品的產量下降,但從其經濟占比來看,居歐洲第4位。
意大利農業產業經濟發展態勢良好。據相關數據顯示,意大利的農業經濟產值較高,居歐洲第2位,除了傳統的農業產業發展,意大利還比較注重現代新型農業經濟的發展,如將有機農業與新型旅游業結合起來,提出“休閑農業”的概念,促使新型農業經濟占比不斷提高。
這種新型農業的提出,推動了意大利有機農業的發展,促進農業結構的轉型,整體看來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前景較好。
1.2 不足
農業勞動力老化。2016年意大利農業勞動力投入人數達到101.7萬,農業就業人口占全國人口的3.8%,調查顯示,<35歲勞動力僅有5%左右的人員從事農業生產活動,整體來看,農業從業人員少、年齡普遍較大,限制了農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由于意大利年輕勞動力多從事其他職業,離開家鄉外出打工的比例不斷升高,這就導致青壯年從事從業的占比降低,土地荒蕪的情況加劇,農業生產受到影響。
農業生產環境惡化。意大利農業用水資源減少和土地面積減少是影響農業發展的生存因素。意大利2012年經歷了最大規模的干旱,導致農業總產值下降約10億美元,近幾年由于水資源短缺和不良天氣的影響,當地農業生產發展不利;另外,隨著意大利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工業的快速發展,很多農業用地被同于住房、基礎設施建筑等,促使農業土地面積減少,很多農場消失;意大利農業生產生產還面臨著規模小,機械化程度低的問題,一些小農場由于規模小,機械化作業無法有效開展,這就難以發揮機械效益的作用。
2 意大利農業經濟發展的優化對策
2.1 健全農業保險體系
意大利是歐洲的農業強國,其農業發展離不開政府政策的支持。依據農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必須要全面健全農業保證體系的建設,完善農業保險政策,降低農戶農業生產的風險,更好的進行農業生產。針對不良天氣或自然災害等問題,可以引導農民自愿繳納保險,繳納保險費用一般設置為農業總產值的3%,按照國家補償80%的標準設定保險份額,農業保險是讓農戶自覺參與、自愿投保。地方政府可以聯合企業在當地建立農業保險公司,或組織農民建設農業保險協會,來發揮農業保險作用,降低農業生產風險。
2.2 規模化、品牌化的農業生產
針對意大利農業生產規模小的問題,當地政府可以依據農業生產需求,將個體農戶組織起來,進行農場的集中化生產和經營,以改善農業生產問題;另外還要完善農業生產技術,增加研發農業技術的財政投入比例,組織農戶參加農業生產技術的培訓,或設立不同的基金賬戶發展特色農業,推廣農業技術,促進農業生產的規模化建設;還有意大利政府鼓勵農戶建設特有的農業品牌化,通過品牌化建設擴充農業的影響,以實現農業生產水平。
2.3 加大國家農業補貼
針對意大利出現的農業土地面積減少、勞動力老齡化的問題,一方面國家要控制農業土地的侵占問題,做好底線把控,減少不必要建筑的數量,將農村發展和城市化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推進旅游農業等新型農業的發展進程;另一方面,政府要引導就業,如可以做好農民稅收優惠工作,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做好農民收入補貼問題,依據農民的種植面積進行補貼,改善農民的生活條件;鼓勵青年進行農業經營,對新型農業生產進行補貼,改善青壯年農業生產短缺的問題。
意大利是農業強國,其農業經濟的發展水平會對本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產生影響,因此必須要解決農業問題,促進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意大利政府要完善農業保險體系,進行規模化、品牌化生產,加大國家農業扶持力度,改善勞動力老化、生產條件惡化的發展狀況。
(作者單位:延安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