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亮
摘要:豬母乳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對仔豬的生長發育特別重要,尤其是初乳中除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外,還含有母源抗體,可使仔豬出生后獲得一定時間的保護,免受某些病原體的感染。因此哺乳母豬泌乳性能優良對提高仔豬存活率,提高養殖經濟效益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現通過闡述影響母豬泌乳性能的各方面因素,提出相應的技術措施,以期為廣大養殖戶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母豬;泌乳性能;影響因素;提高措施
中圖分類號:S828.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8)05-0038-01
初生仔豬生長發育所需營養物質主要通過母豬哺乳獲得,母豬泌乳量和乳汁質量關系著仔豬的生長發育速度和后期生產性能。初乳中還含有免疫抗體,可使新生仔豬獲得一定的免疫力,對提高仔豬存活率具有重要作用,可見母豬泌乳能力的強弱對仔豬生長乃至整個養豬生產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掌握影響母豬泌乳性能的各個因素及機制,有針對性的提高飼養管理水平,對改善母豬泌乳性能,滿足仔豬的生長發育需要,確保仔豬后天生產性能優良,增加生豬養殖收益意義重大。
1 影響母豬泌乳性能的因素
母豬品種及個體因素。母豬哺乳性能是養殖品種選擇的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泌乳性能高低與母豬品種有很大關系,通常純種母豬的泌乳性能要比雜種母豬低,個體方面,體形小、體重輕的母豬泌乳性能較體型大、體重高的母豬低,王德青[1]等對長白、大約克、杜洛克三個品種母豬的泌乳能力進行比較,結果表明,長白母豬和大約克母豬的泌乳力顯著高于杜洛克母豬(P
母豬胎次因素。母豬的泌乳性能與產仔胎數成正比例關系,母豬泌乳性能隨產仔胎次的增加不斷提高,初產母豬的泌乳性能要比經產母豬差,這主要是由于初產母豬的乳腺還未發育成熟,其哺乳行為缺失導致的。通常母豬在產3~5胎時,泌乳性能可達到最高水平,隨后泌乳性能逐漸降低,所以,產胎8~9胎以上的高齡母豬由于使用年限較長,生理機能下降,應適時進行的淘汰。
母豬產仔及帶仔數因素。母豬帶仔頭數的多少與泌乳水平的高低有密切關系,這主要是由于仔豬的吸允行為能刺激母豬分泌催乳激素。通常哺乳仔豬數量少的母豬泌乳水平較低,這主要是由于母豬給仔豬哺乳時,仔豬都是在固定的乳頭吸允,如果哺乳仔豬少,母豬的乳頭沒有得到全部利用,那么沒有得到吸允的乳頭就會逐漸萎縮,最終喪失分泌乳汁的功能。反之,哺乳仔豬多的母豬泌乳水平就處于高水平。因此要控制好母豬的帶仔數量,確保母豬產乳性能最佳。
飼養因素。多項研究已證明,泌乳期總采食量與母豬泌乳性能及之后的繁殖性能之間呈正相關關系[2]。母豬分娩后身體極度虛弱,若這一階段飼日糧水平沒有適當調整,導致蛋白質、氨基酸、能量、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補充不足,母豬的營養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就會影響其泌乳性能,進而影響仔豬的正常生長和發育。母豬由于泌乳的需要會消耗自身的脂肪,其生長受到影響,進而導致繁殖性能下降。
環境因素。圈舍內環境條件對母豬的泌乳性能也有一定的影響。舍內溫度過高,母豬會出現熱應激,引起哺乳母豬食欲減退,體重下降,泌乳量下降甚至無乳現象。溫度過高還會引起母豬新陳代謝異常,導致內分泌紊亂,從而增加產后炎癥的發生概率。舍內溫度過低,哺乳母豬每日所補充的營養物質都被母體產生熱量而消耗,沒有對改善泌乳性能起到積極作用。舍內通風不良,H2S、NH3、C02和CO等有害氣體濃度過高,豬長期處于此環境中,會引起體質下降,免疫水平降低,導致發病率升高,母豬泌乳性能下降。
2 提高措施
母豬產仔后開始哺乳,這一階段母豬體質虛弱,消化機能處于異常狀態,因此應及時提高日糧水平,供給營養豐富、配比合理的適口性好、易消化的優質全價飼料,以滿足該階段母豬機體恢復以及泌乳所需的蛋白質、能量、維生素及礦物質等物質的需求。在母豬體況恢復前可先飼喂湯料,大約經4~5天后,再供給正常的飼料,這樣有利于促進母豬泌乳性能發揮,日糧控制在4—8 kg/d,每天分別在早、中、晚各飼喂1次,到10天后日糧開始逐漸加量,注意飼料要少喂勤添,同時在日糧中搭配適量的塊莖、塊根、青菜等青綠多汁飼料,可起到增加泌乳量,防止母豬便秘的作用。
良好的飼養環境有助于母豬泌乳性能的提高,日常應及時清理圈舍內糞尿以及各種廢棄物,加強通風,降低各種有害氣體濃度,確保舍內空氣質量,對各種器具、圍欄、地面等進行定期消毒,殺滅環境內的各種致病菌。控制好舍內溫濕度,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夏季注意防暑降溫,保持母豬舍內安靜,避免發出噪音。減少各種應激反應對母豬的影響。泌乳期間要確保提供充足清潔的飲水。
參考文獻:
[1]王德青,王世強,三個引進品種母豬泌乳力的比較[J],黃山學院學報,2005,7(6):96-98.
[2]劉庭科,黃學斌,祝衛國,影響母豬泌乳性能的因素及提高泌乳量的方法[J].中國豬業,2012(10):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