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龍
一、主要做法
(一)強化頂層設計,強力推進學生冰雪運動開展
2017年8月,《中共吉林省委 吉林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開展“健康生活·悅動吉林”活動工作方案〉的通知》(吉發〔2017〕21號),再次就全省啟動“百萬青少年上冰雪”工程提出明確要求,實施中小學“冰雪進課堂”活動,每周上一次冰雪體育課,每年冬季放1周“雪假”。
2018年2月21日,農歷正月初六,省委副書記、省長景俊海就冰雪體育和冰雪旅游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項調研,同時聽取了省教育廳冰雪運動進校園工作匯報,要求“在中小學推廣普及冰雪運動,推動全民冰雪運動發展”。
吉林省將“組織開展百萬學生逐雪嬉冰工程”、創建500所冰雪運動特色學校列入《吉林省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年12月,制訂印發《“百萬學生逐雪嬉冰”工程實施方案》,明確總體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努力推動大中小學生參與冰雪運動,不斷創新方式方法,掀起‘上冰雪、玩冰雪、愛冰雪的熱潮。各地教育局分別制訂實施冰雪進校園工作方案(或活動方案),將冰雪進校園工作列入督導和獎勵。2017年12月,將實施“冰雪進課堂”活動,每周上一次冰雪體育課,冬季放1周“雪假”,列入2018年全省中小學寒假工作通知。2017年1月5日,舉辦“未來之星”冬季陽光體育大會和“百萬學生逐雪嬉冰”工程啟動儀式,李晉修副省長出席活動,長春市2000名中小學生參加啟動儀式。各級教育、體育、旅游等部門密切合作,結合冰雪節慶活動、青少年冬季陽光體育大會、百萬學生逐雪嬉冰工程,舉辦啟動儀式,廣泛開展冰雪運動會、冬季戶外陽光體育活動和冰雪文化活動,擴大宣傳發動效果。2016-2017年冬季,組織近70萬名中小學生參與冰雪運動;2017-2018年冬季,近80萬名中小學生參與冰雪運動。
(二)搭建有效活動載體,推動冰雪進校園開展
1.創建冰雪運動特色學校引領示范。2017年7月,吉林省教育廳、體育局、旅游發展委員會、財政廳4部門聯合啟動首批冰雪運動特色學校遴選建設工作,認定冰雪運動特色學校222所,占全省中小學總數的3.7%。2018-2020年每年將再遴選建設100所。到2020年,全省共建設500所冰雪運動特色學校,各地分別在教學、訓練、競賽、招生、教師培訓、意外傷害保險等方面給予支持,實現有冰場、有教學、有訓練、有競賽、有特色隊伍等“五有”目標2018年1~4月中國學校體育發行數量,上午發給我,示范帶動全省中小學冰雪運動開展。2018年1月,吉林省體育局、教育廳聯合認定傳統體育項目學校173所,其中開展冰雪運動項目學校59所(速度滑冰45所、短道速滑7所、冰球3所、滑雪13所、輪滑12所、地板冰壺3所),給予經費支持,鼓勵開展全員冰雪運動和高水平運動隊建設。
2.通過“放雪假”的方式引導帶動。2017年12月,在中小學寒假通知中明確要求各地將寒假第一周作為中小學雪假,集中組織青少年學生上冰上雪活動。充分發揮學校、家長、學生、社會組織多方積極性,共同營造冰雪運動開展的深厚氛圍。各地結合本地實際創造性地組織開展各項活動。長春市南關區作為市級“百萬學子上冰雪”行動計劃實驗區,制訂《三年行動規劃》,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在不到一百天的時間里,取得了冰雪運動從學校個體特色到區域全面鋪開、由特長培養向課程建設、從區域內局限發展向市域空間拓展、設施配備從單一到多樣等四個實質性轉變。
3.創建活動基地打造平臺。省教育廳與長春凈月潭、吉林萬科松花湖、吉林北大壺、長白山紅松王等雪場聯合創建“百萬學生逐雪嬉冰”活動基地。其中長春凈月旅游集團于2017、2018年雪季兩次為全省中小學生贈送雪世界門票40萬張,合計價值5200萬元。吉林長發惠鼎旅游服務中心與全省大中小型雪場、冰場、冰雪樂園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整合了包含滑雪、嬉雪、賞雪等6項免費冰雪資源,為長春市中小學生免費發放20萬張“夢幻冰雪居游一卡通”冰雪體驗卡,以免費體驗、低價參與等形式帶動10余萬人次的中小學生上冰上雪活動。
4.創辦賽事帶動運動水平提升。每年12月,舉辦全國大學生越野滑雪賽暨吉林省大學生越野滑雪賽,省內外高校的千余名選手參賽,鳳凰衛視、吉林電視臺等多家省內外媒體對賽事進行了報道。在2018年第18屆全省運動會中,增設高校組冰上雪上項目,200余名大學生參加了6個大項20個小項目的比賽。長春、延邊、長白山等地創辦中小學冰雪運動會、趣味運動會、雪地足球、冬令營等比賽活動。吉林市2017年11月舉辦首屆中小學冰雪文化節和冰雪書畫評比活動,364所學校幾十萬師生參與到冰雪活動中。四平市2018年創辦中小學生短道速度滑冰比賽。長春市、吉林市、延邊州涌現出一批成績優異的冰雪訓練隊。
(三)強化條件建設保障冰雪運動開展
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省教育廳設立體育教師冰雪運動培訓專項,首批培訓240名中小學體育教師。國家冰雪人才培訓基地落戶吉林省后,于2018年1月列專項60萬元支持全省200名中小學體育教師開展滑雪項目培訓。各市州、縣市區分別開展本地冰雪師資培訓,吉林市從2015年起每年培訓200名冰雪師資,白山市臨江市舉辦全市體育教師滑雪集訓。
2.創編冰雪運動教材。省教育廳與長春出版社聯合于2017年11月邀請東北三地冰雪運動師資創編教材,并創編一套4張《我愛逐雪嬉冰冬奧知識宣傳掛圖》并免費發放給全省大、中、小學校。吉林市邀請奧運冠軍李堅柔等與一線體育教師共同編寫《跟我一起滑冰雪》讀本,分5個學段覆蓋中小學所有年級。東北師范大學與河北出版集團合作編寫冰雪教材。通化市通鋼一中等中小學校自主創編冰上運動校本教材。
3.增加冰雪活動場所器材。從2018年起,省財政廳每年投入1000萬元,支持冰雪運動特色學校配備冰雪運動器材,項目列入省政府民生實事項目。長春市2018年投入1600萬元,以“2+N”模式在全市各縣(市、區)推廣冰雪運動。吉林市為59所學校鋪設冰場,為每所學校配備不少于200副冰刀。長白山管委會建設10000m2冰場。延邊州延吉市統一組織6年級學生到夢都美滑雪場上滑雪課,1500名師生參加。
(四)扎實開展調研找準工作著力點
2016年12月,省政府副秘書長楊凱帶隊到吉林市開展冰雪運動進校園工作調研。2018年3月,省教育廳印發通知,組織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冰雪運動特色學校開展冰雪運動教學設施設備需求書面調研和專家組實地調研,通過聽匯報、看資料、座談交流和查看體育器材庫房等方式,進一步了解掌握核實各地部分特色學校的在校生人數、運動場地條件、冰場雪場鋪設、特色項目設置、運動隊建設以及冰雪運動教學設施設備需求等情況,掌握第一手材料,形成了《吉林省冰雪運動特色學校設施設備需求實地調研情況報告》。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吉林省冰雪進校園工作與國家、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以及與京、冀等承辦冬奧比賽地區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
1.區域發展不均衡不充分。吉林市、長春市等地區基礎好、發展快,特色學校和冰雪活動覆蓋面大;其他地區則受經濟發展水平、教育發展水平、場地設施、師資力量、經費投入、社會和家長認知程度等因素影響,冰雪進校園發展滯后。
2.保障水平急需進一步提高。吉林省東、中部地區雪場資源較豐富,西部缺少雪場資源;一些地區鋪設學校冰場缺少資金、場地、設備。各地普遍缺乏具有冰雪運動素養的體育教師。冰場輔設、“教育+冰雪+旅游”合作等支持政策在有的市州、縣市區得不到較好落實。
3.重視程度還有畸輕畸重的現象。各級教育部門、一些中小學校還沒有把開展冰雪運動作為提高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助力冰雪產業人力資源儲備的高度來認識,工作主動性、創新性、實效性急待進一步提升。
4.冰雪運動進課堂存在現實困難。盡管吉林省冬季冰雪資源豐富,但是大部分學校反映由于鋪設塑膠場地或硬化場地而無法澆設冰場,更缺少在校園建設雪場條件,再加上經費不足、專業師資短缺、最適宜上冰上雪時間集中在寒假期間等原因,難以落實把冰雪運動作為冬季體育課的必修內容和冬季每周至少用一節體育課進行冰雪運動教學的要求。
5.安全風險較高限制校園冰雪運動開展。一些學校組織開展冰雪教學活動的壓力較大。
三、建議
1.進一步加強師資培養。建立規范的教練員、指導員的培訓體系,擴大培訓對象覆蓋程度,通過內涵發展提高質量。強化高校冰雪運動專業教育教學改革,拓寬中小學校配足、補齊教師的渠道。吉林省冰雪資源和冰雪師資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愿意為全國冰雪運動教師培養作出貢獻。
2.進一步轉變觀念,以四季項目推動冰雪運動體驗訓練,重點發展冰雪替代項目,如輪滑替代滑冰、滑輪替代滑雪、仿真冰場替代冬季冰場、模擬滑雪訓練器替代雪場等,開展四季教學訓練。
3.必須統籌解決中小學生運動傷害、意外傷害保險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