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磊

“三人籃球”項目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成為引起世界關注的時尚群體運動,進而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其原因之一是國際籃球聯合會(以下簡稱“國際籃聯”)專門設定的積分體系,其原因之二是“三人籃球”在全世界形成了統一的比賽規則和日漸規范的裁判方法。在2018年第4期介紹了“三人籃球”比賽規則,本期將進行“三人籃球”比賽裁判方法的講解。“三人籃球”比賽裁判方法是裁判員在賽場上運用比賽規則管理比賽的理念和程序。
一、“三人籃球”比賽執裁理念
“三人籃球”比賽的執裁理念是保持觀賞性與公正性的平衡。“國際籃聯”的籃球比賽規則以及規則解釋適用于未在“三人籃球”比賽規則中特別提及的所有情況,“五人籃球”比賽裁判方法是“三人籃球”比賽裁判方法的基礎,特別在保證比賽的公正性方面,犯規和違例的判斷邏輯沒有區別;“三人籃球”比賽更加重視項目的觀賞性,主要體現在比賽的流暢性、身體對抗的激烈性、攻防轉換的節奏性等方面。其中,比賽的流暢性要求裁判員鳴哨的次數不宜過多,而身體對抗的激烈性要求運動員對抗更頻繁、更劇烈,這是裁判員需要鼓勵和提倡的,不需要進行判罰,除非是用手臂阻止了對方移動和獲得利益等情況。攻防轉換的快節奏性主要通過12秒鐘進攻時間規則,以及裁判員在場上監管運動員是否存在拖延比賽情況而實現的。
二、“三人籃球”比賽執裁程序
“三人籃球”比賽的裁判團隊應由1或2名臨場裁判員以及計時員、記錄員組成,正規比賽的臨場裁判員為2人,記錄臺包括記錄員、計時員和12秒鐘進攻計時員,臨場裁判方法基于2人執裁的6個區域分工和執裁原則進行,且更加強調合作與配合。
執裁“三人籃球”比賽,裁判員同樣需要提前到達場地進行必要的身體和心理準備,以及相互之間的溝通。所有的比賽設備和記錄表也應該在比賽前準備完畢,雙方隊員同時在場地內進行熱身,在此期間裁判員應請雙方球隊代表參加拋硬幣程序以決定球權,猜中硬幣的球隊可以選擇比賽開始的球權或者可能進行的決勝期球權,程序結束后執行拋硬幣的裁判員應告知記錄員開球方是哪支球隊。裁判員確認比賽開始時間已到并且記錄臺完成準備之后,鳴哨提示所有隊員停止練習,確認雙方場上隊員準備就緒后,開始比賽。
在“國際籃聯”組織的“三人籃球”比賽中,統一運用2人執裁的執裁方式,裁判員的落位遵循2人執裁的基本方法,裁判員著統一裁判服(國際比賽統一為裁判T恤和短褲),記錄臺置于球籃對側端線之外場角的一側,平行于端線,替補席置于記錄臺旁邊。前導裁判員(L)站位于記錄臺同側端線外限制區邊緣與3分線之間的區域,追蹤裁判員(T)站位于對側弧頂高位。記錄臺位于裁判員分工3區場外位置,實際比賽中也可將記錄臺置于1區端線外位置,依記錄臺位置不同裁判員的站位要同步進行交換,始終保持前導裁判員位于記錄臺同側(圖1)。
球在1區、2區、3區時,追蹤裁判員負責觀察球周圍的比賽,前導裁判保持身體正對比賽,負責低位無球區并監控隊員的情況;球在4區時,前導裁判員將接管球周圍的比賽,追蹤裁判員的責任是注視無球區的情況;球在5區和6區3分線以內區域時,前導裁判員和追蹤裁判員共同負責管理這個區域;當球轉移到6區的2分投籃線以外時,追蹤裁判員接管球周圍的比賽,前導裁判員回到他的初始位置附近,觀察球籃下無球隊員的情況(圖2)。
正常情況下,追蹤裁判員還需要注意比賽計時鐘和進攻計時鐘,前導裁判員則重點關注罰球線以下的犯規和違例情況。
比賽開始的遞交球。確認記錄臺準備完畢,攻防隊員在弧頂落位,間距1米左右,追蹤裁判員用擊地傳球的方式傳給位于弧頂位置的防守隊員,當進攻隊員接到這名防守隊員的傳球之后,比賽開始。比賽中形成死球時,進行雙方隊員在弧頂的交換球開始比賽,比賽進行中的交換球以隊員自行處理為宜,無需裁判員遞交,如果球碰巧傳至裁判員手中,應順勢將球交給防守方,此環節無需裁判員鳴哨。交換球要求隊員良好的傳接球,對于不合法的行為,應立即停止比賽進行警告,下次再出現類似行為立即判技術犯規。
為了保證比賽中攻防轉換的節奏,裁判員需要對拖延比賽的行為進行管理,包括:對于得分球隊,在得分后觸及球或阻礙對方獲得球,在無撞人半圓內進行防守以及在失分隊隊員控制球前觸及球,哪怕球在無撞人區圓弧之外;對于失分球隊,對方中籃后沒有立即獲得球等行為。首次出現這種行為進行警告,再次發生時應宣判技術犯規。
所有的替換和暫停只能在死球期間進行,其中替換由隊員自行完成,暫停則需要球隊隊員向裁判員申請后,裁判員鳴哨以宣布暫停開始。在比賽過程中,裁判員需確保替補隊員不能私自進入場地,否則將宣判技術犯規。
三、裁判員在執裁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
“三人籃球”的一個特殊之處是對于3秒違例的判罰非常嚴格,從隊員進入3秒區開始計時,不論隊員是否持球或者運球,都將連續累計3秒鐘的計時直至隊員離開3秒區或者宣判;另一特殊規定是進攻隊員5秒鐘的進攻限制,球員背向或側向球籃進攻時,從隊員運球開始計數,若隊員保持此種進攻方式達到5秒,則立即宣判進攻的5秒違例。
宣判犯規后裁判員的換位。在宣判犯規后2名裁判員不需要報告號碼與交換位置,在宣判犯規后建立與記錄臺的目光聯系,以確保記錄臺正確的登記犯規。
裁判員應時刻清楚球隊累計犯規次數以及宣判犯規將帶來的罰則,至少在球隊累計犯規達到5次時開始提醒球隊犯規次數,特別是在比賽的最后時刻,犯規達到6次及以上的階段,裁判員的判罰應當更加準確和慎重,此時每次判罰都可能直接影響比賽的勝負。
四、“三人籃球”比賽執裁手勢
“三人籃球”比賽裁判員的手勢依照“五人籃球”比賽進行,在以下幾個方面略有不同。
在球員進行2分遠投試投時,要求就近裁判員做出試投的手勢,追蹤裁判員做出2分試投的手勢確認,命中后前導裁判員和追蹤裁判員都應做出成功的手勢(圖3,左為2分試投,右為2分投籃命中)。
在對方球中籃、搶斷球或封蓋對方投籃等情況下,在圓弧線內發生球權轉換,球隊必須將球轉移出圓弧線,對于沒有完成將球轉移出圓弧線的球隊,2名裁判員應立即作出伸出食指和中指,手臂上舉并揮動的手勢,結合口語提示進攻隊沒有出圓弧線。
發生球出界時,裁判員的手勢延續了“五人籃球”比賽的方式:手臂與邊線平行指出進攻方向,若球隊繼續進攻則指向原球隊進攻的方向,若球權發生轉換則指向原進攻的反方向(替補席一側的端線)。
(本文作者系“三人籃球”國際級裁判員、中國籃協“三人籃球”委員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