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亮
籃球比賽勝負是依據最后比分的多少判定,這種方法為國際通用,也是全球唯一標準。但對于學校的比賽來說,這樣的判定似乎有些殘酷,一旦對手處于優勢狀態就很難翻身。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在班級籃球比賽中實行節數積分制。
一、具體操作方法
全場比賽采用3節2勝制或5節3勝制,甚至可以更多的節數。鑒于“三人籃球”比賽對學生體力消耗較大,每節比賽時間可以規定為5分鐘。裁判規則和“三人籃球”的規則一樣。
每節結束根據比分判斷勝負,得分高者判定本節勝,積1分,如比分相同采用罰球定勝負,由抽簽決定罰球先后順序,2隊依次輪流罰球,同一輪次中罰球得分多者獲勝。全場打完,以節數積分多者為勝。
二、方法“變通”意義
1.更能體現公平原則
采用傳統的勝負判定方法,落后一方,尤其是暫時狀態不佳的一方不容易翻盤,致使隊內士氣不振,過早失去比賽懸念。采用該方法后,假如某隊在1節比賽里狀態不佳,也只是輸掉1節比賽,其后還有機會爭取整場比賽的勝利。這樣就更能體現體育的公平競賽原則,為各隊爭取最后的勝利創造了機會。
2.有利于隊員培養
通過節數積分制,教練員就不得不考慮每節比賽怎么打,必須合理調節每名隊員的體能。因為每節比賽都很激烈,在隊員的體能消耗較大的情況下,教練員更多地考慮核心球員的關鍵作用,要為比賽的最后關鍵時刻儲備體能,如此,必然為其他隊員的上場創造了機會。這樣的規則使得更多的隊員能上場比賽。這樣的比賽不僅給更多隊員創造了上場的機會,也可以為籃球更廣泛的普及奠定基礎。
3.增加比賽激烈程度
假如2支隊伍分差較大,采用傳統的勝負判定法常常在第4節甚至第3節就毫無懸念了。比賽采用節數積分制,輸了1節還可以在后面的比賽中扳回,也使得隊員更有信心打后面的比賽,特別是對于在前1節失利的隊伍,這樣的比賽必然精彩紛呈。
4.增加比賽懸念
在1場籃球比賽中,落后對手幾十分,隊員拼搏的盡頭會很快消失殆盡。采用節數積分制后,將即便實力有懸殊的2支隊伍之間的差距分散在幾個回合當中,比賽的最終勝負由單一走向了多重,這就增加了比賽的不確定性?!叭嘶@球”會激勵群體的斗志,因為,這樣誰也不敢保證在先贏1節的情況下取得最后的勝利,也就增加了比賽的懸念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