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嬋嬋
低碳經濟是一種以保護環境、節約能源為目的的新型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基礎,符合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經濟要求。推動低碳經濟發展即應成為各國提升競爭優勢的關鍵手段。本文主要對低碳經濟統計評價體系的構建進行探討,以期能夠降低碳排放量,實現保護環境的目標。
低碳經濟這一概念首先由英國提出,隨后在國際社會范圍內引起各國的高度重視,它是一種將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作為基礎的新型經濟發展模式,對實現節約能源、保護環境以及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影響。我國目前對低碳經濟統計測度和評價體系研究較少,不利于統計評價體系的構建發展。
一、低碳經濟統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一)體系構建原則
構建低碳經濟統計評價體系的主要目的是:對我國當前低碳經濟發展情況進行統計測度。所以低碳經濟統計評價體系不僅要遵循統計指標的一般原則,還應遵循以下幾方面特殊原則,才能清晰反映出低碳經濟的實質和內涵。
1.堅持科學性原則。想要利用低碳經濟統計評價體系來反映低碳經濟,就必須擁有科學的理論基礎規,科學性原則要求構建者結合當代科學技術和國內外先進經驗,以此為構建低碳經濟統計評價體系奠定基礎。
2.堅持代表性原則。低碳經濟統計評價體系面向對象是二氧化碳來源、影響因子出發因素等多各方面,在選取統計測度指標時,必須要涵蓋多種數據類型,且該數據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從而保證能夠準確反映低碳經濟的特征。
3.堅持可操作性原則。由于低碳經濟統計評價會涉及多個指標因素,所以構建低碳經濟統計評價體系時應結合統計數據的獲得性,重點選取易獲取且便于操作分析的統計測度指標。
4.堅持可比性原則。在構建低碳經濟統計評價體系時,對統計測度指標,應當以國際通用名稱、概念、計算方法為主,在時間和同類城市等方面也要顯示出明確的可比性,從而實現對全國各地的低碳經濟發展水平急性動態分析、綜合評價。
(二)數據選擇與處理
由于低碳經濟統計測度指標的各項基礎指標并不具有公度性,無法對其進行直接計算,所以在構建低碳經濟統計評價體系時,應對其進行統計變換、數據處理。面對低碳經濟發展各項基礎指標屬性不一致的問題,可以將低碳經濟指標屬性分為適度指標、正指標和逆指標三種,正指標指的是統計測度值與指標值呈正相關,指標值越高則代表該地區低碳經濟發展水平較高,逆指標指的是統計測度值與指標值呈負相關,指標值越高則說明該地區的低碳經濟發展情況較差。
由于低碳經濟的不同統計測度指標具有不同屬性,直接加總并不能保證反映作用力的綜合結果的正確性,所以在構建低碳經濟統計評價體系時,應先改變逆指標數據性質,促使不同屬性指標對低碳經濟的作用力趨向同化,如此才能保證結果的正確性。另外,低碳經濟的各項基礎指標具有不同的量級和量綱,無法直接對其進行綜合計算,如果直接適用原始統計測度指標,就會產生指標主成分過分偏重、方差過大等問題,所以在構建低碳經濟統計評價體系時,要先對原始指標實行無綱、無量化處理。
(三)簡易模型
基于因子分析的低碳經濟統計測度方法,是多種影響因素的綜合,經濟發展水平因子、能源消耗水平因子、污染治理能力因子和環境承載水平因子是影響某一地區低碳經濟發展水平的四大關鍵性因素。為了保證低碳經濟統計評價體系能夠全面且完整的分析、比較我國各區域低碳經濟發展水平,可以先構建一個簡易模型,通過調整模型,促使低碳經濟統計評價體系保持合理性。
1.簡易模型指標選擇。據因子分析原理可知,將具有共同特性的指標進行歸一處理,能夠有效實現減元的目的。在構建低碳經濟統計評價體系時,可以根據各項基礎指標對低碳經濟(公因子)的重要程度,篩選出替代公因子,并以重要性為基礎對其進行賦權,從而得出低碳經濟統計評價體系的簡易模型。
2.權數確定。權數確定對簡易模型結果的可操作性、正確性具有直接影響,一般情況下會通過對直接賦權法和隨機森林賦權法的測度結果進行比較來確定權數。直接賦權法指的是直接利用能夠反映低碳經濟發展水平的各項影響因子的權數構建簡易模型,由于同類統計數據的變量具有相同波動特征,所以在構建低碳經濟統計評價體系時便可以直接使用簡易模型的權數。隨機森林賦權法是指利用低碳經濟統計測度結果與簡易模型相關指標,開展隨機森林回歸計算,以自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程度為基礎進行賦權。
盡管直接賦權法的程序簡單且快速,但是無法利用一個或幾個自變量對指標的動態變動程度進行反映,而隨機森林賦權法能夠在兼顧影響因素的同時,表明各自變量的發展規律。
(四)綜合評價
1.正向化。正向化主要是指通過將逆指標轉化為正指標來進行統計指標的測度和比較,統計測度指標的正向化處理通常使用倒數法和減法兩種,相比減法來講,學術界更喜歡使用倒數法。一般情況下,逆指標選取范圍包括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二氧化碳能源排放強度、單位國民生產總值能耗、單位國民生產總值水耗等。
2.無量綱化。由于低碳經濟統計評價體系中的各評價指標在經過正向化處理后,其離散程度會發生很大變化,加上量綱不同、數值大小缺乏可比性,所以無法對評價指標進行直接測算。為了能夠保證數值具有可比性、保證評價數據的真實性,應當采用極差法對低碳經濟統計評價體系中的各評價指標進行無量綱化處理。
二、如何推動低碳經濟統計評價體系發展
(一)調整能源結構,開發低碳能源
為了促使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我國能源消費結構長期處于嚴重失調狀態,低碳能源消費比重也始終處于低溫狀態,對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為了實現構建低碳經濟統計評價體系的目標、推動我國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應當積極調整能源結構,努力研究開發新型低碳能源。
(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目前,我國低碳能源消費量高,但有效利用率卻十分之低,單位能耗高,開采浪費嚴重,據相關調查報告顯示,我國能源利用率僅為33%。構建低碳經濟統計評價體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已經成為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內容。
(三)加強法制建設,鼓勵低碳發展
我國在過去一直將破壞環境作為發展經濟的基礎,所以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對此,我國應當加強法制建設,建立健全低碳經濟相關法制政策,從法律角度降低環境高污染、能源高消費,從而推動低碳經濟統計評價體系構建步伐加快,促使我國低碳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低碳經濟成為促進我國經濟與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可以通過調整能源結構、開發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式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為了完成低碳經濟統計評價體系的構建,必須要堅持基本構建原則,科學選擇和處理數據、構建簡易模型,并進行綜合評價分析,從而達成社會節能共識。(作者單位為西安翻譯學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