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春
引言:從事農村初中英語教學已經二十年了,大大小小的教學改革也經歷了不少,每次改革都能讓我經受一次精神的洗禮,重新審視自己的課堂教學。但畢竟地域不同,學生個體不同,照本宣科,人云亦云的做法可能并不適合自己。身處教育戰線的最基層,面對的是來自農民大眾的子女,素質參差不齊,底子較薄,英語學習中更是缺少語言環境和人文氛圍。可想而知,想要圓滿完成教學任務,難度很大,所以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與其跟風改革,硬穿著不適合自己的鞋趕路,不如另辟捷徑,探索適合英語教學的方法。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英語運用能力,實現高效和諧課堂。
一、利用多媒體手段,激發學習動力,提高學習興趣。
教師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結合教材的內容制作課件。如九年級第四單元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聽說課時,利用白板PPT展示各種音樂類型的圖片,并配樂。學生一目了然,喜惡分明,這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情緒,吸引著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言實踐活動中來。多媒體教學集視聽于一體,優美的音樂或生動清晰的圖片都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這樣的教學方法讓教師在教學中事半功倍,反觀學生,因為視覺的新鮮感,也是非常自主的學習。
二、課前聽讀訓練,創設語言環境,提高課堂理解力。
每天堅持聽讀英語,對英語的聽力和口語都有一定的幫助.利用好手頭的課本,伴你學,英語報以及翼課網等資源,讓家長下載到手機或mp3上,練習跟讀和聽力。每天10分鐘,日積月累,明顯感到課堂上英語授課不再吃力,不再需要一遍英一遍漢的重復講解,學生的聽說讀的能力有提高,極大地促進了課堂效果的生成。
三、把競爭帶入課堂 ,實行小組學習。
對于缺少語言環境的農村英語教學,讓學生保持學習興趣是最重要的。實行小組合作,引進競爭與合作機制,輔以精神和物質獎勵,學生興趣盎然,參與性大大提高。我的小組合作,貫穿于課堂教學與課后鞏固練習中,尤其是新課標的教學中,pair work和group work特別注重團體協作,發散思維,這部分教學中,小組合作都發揮了積極作用。
我的小組活動,追本溯源,來自2007年到龍口中學聽課,龍口中學的小組活動已形成模式,有了良性循環,學生樂于其中,教師運用得心應手,效果極好。我受到啟發,在所教班級中也進行了改革,具體操作如下:把50名同學平均分成10組,每組都有好中差三類學生,最好的尖子生擔任組長,為1號,以此類推,讓每名學生明確自己的位置。如x組 x號,采用加分制,同樣的任務完成,每組1號只加1分,2號加2分,愈差的同學完成學習任務,加分越多,定時教師進行匯總,或每節課匯總,獎罰分明。小組之間形成了競爭機制,橫向方面,一號和一號比,三號和三號比,水平相當,不甘落后;縱向方面,每人都爭著努力,為自己組加分,不拖小組后腿。小組內注重合作,優生幫助后進生,檢查督導,查漏補缺。集體榮譽感鞭策小組成員奮勇爭先,為自己組加分,不拖小組后腿。無論是課上搶答,還是課后作業的完成檢查,都有很好的效果。
四、運用分層教學,實現高效課堂
農村的孩子大部分不善于自己學習及思考,上課集中力低,缺乏自主性和積極性。而又有一部分同學勤奮好學,覺悟高,反應快,識記迅速,兩級分化明顯。教師備好教案,若想讓所有學生當堂消化同樣知識,必然會出現一部分同學30分鐘學完而另外學生45分鐘還沒掌握的情況,學生也不明確自己需要掌握那些知識,教師也沒法做到課課清。實行分層教學,A類學生和B類學生有著不一樣的課堂學習目標,課堂問題的設置有難易之分,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能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并給于他們一定的自信心,還有A/B類練習題,便于學生識記和教師檢查,實行效果很好,極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五、提高教師個人修養,發揮人格魅力,提升班級凝聚力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平時的我就喜歡研究各類書籍,如偵緝,娛樂,生活,飲食健康,語數英學習等等我都能 “侃”上幾句。學生覺得老師懂得真多,先是充滿崇敬,再引到現行許多時髦詞都是舶來語,都是來自英語,像真酷來自英語cool.,走秀來自英語單詞show ,粉絲來自 fans等等,來激發閱讀興趣和好學好問的習性。同時,我也常和學生交流學習心得,讓他們懂得老師都要與時俱進,更新觀念,隨時充電,更何況正是年少好時光的他們呢?在講授形容詞變比較級的不規則變化時,把初中階段需要雙寫的總結為母語“熱濕(死)大胖子和瘦子”,hot, wet, big, fat, thin 一下子形象地記住了五個單詞用法。還比如,在講授名詞變復數的規則時,以字母f或者fe結尾的名詞需要把f或者fe變成ves, 來一段母語順口溜“賊(thief)讓妻子(wife)去打狼(wolf),自己(oneself)拿刀(knife)樹下躺,風吹樹葉(leave)落一半(half),倒在架(shelf)旁把命(life)喪”。這種總結性的趣味英語,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枯燥的學習,古板的背誦變得生動活潑,學生一下子記住了許多知識點。
這么多年的英語教學,一路摸索走過來了,經歷過無數次講與聽的洗禮,在教學中以身作則,以扎實的英語知識功底去影響學生們,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在課堂授課過程中也得到學生的良好反饋,學生們敬佩老師的知識淵博,學習愿意傾聽老師授課,提高了課堂效率。
(作者單位:龍口市諸由觀鎮諸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