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
會計工作是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中的重要組成細胞,是一項專業技術性強的工作,需要從業人員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由于經濟社會的飛躍發展和《政府會計制度》的啟用,縣級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面臨新問題、新挑戰。本文就慶云縣縣級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存在的問題入手,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
隨著經濟社會的飛躍發展和《政府會計制度》的啟用,縣級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面臨新問題、新挑戰。為全面掌握慶云縣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情況,慶云縣財政局于2018年9月對縣級91家一級預算單位196名會計從業人員進行了摸底調查。根據調查結果發現縣級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存在以下幾種問題。
一、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制度不完善
半數以上的行政事業單位健全的財務制度,缺乏財務管理理念,內部制度建設意識淡薄,重支出,輕管理,以權代法,領導說了算,排斥內部會計制度的建立和實施。部分單位會計核算機構不健全,由一人擔任資金收付、會計核算崗位,在實際工作中印簽、票據分管制度、重要空白憑證保管使用制度及會計人員的“內部牽制”原則等得不到落實。領導“一支筆”審批情況較普遍,只要領導簽字,什么費用都可以報銷,重大事項沒有實行集體審批決策,工作人員調離崗位不及時辦理清點、交接手續等。
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專業知識欠缺
會計工作是一項專業技術性強的工作,由于縣級行政事業單位人員緊缺,很多單位會計工作人員不具備財務專業知識。縣級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人員中只有20%具備中級職稱,45%具備初級職稱,35%不具備財務專業知識,專業知識水平層次不齊,對財經法規和財務業務的理解能力水平不一,在一些方面弱化了單位內部風險性防控能力,影響單位財務管理規范化,容易滋生腐敗違紀行為。
三、部分單位領導不重視財務管理工作
在現行的行政事業單位人事管理體制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工作人員都是受本單位領導調配。有些會計工作人員未經培訓,無證上崗。單位領導缺乏財經法規知識,不重視財務管理工作。很多單位側重經費支出審批支出程序等會計基礎會計,忽略了預算管理、資產管理、財務分析等職能,不注重資金的使用效益,管理體制不健全。
針對慶云縣縣級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中存在的以上問題,作者提出以下建議:
(一)建立完善的財務制度。健全單位財務管理體系,首先應當加強預算觀念,要想對單位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進行考核,必須先樹立一個正確的理財觀,即先預算后支出,無預算不支出的觀念。單位應當樹立起預算管理作為中心的一個財務管理體制,根據年度預算,對單位財務的收支行為進行規范,同時在預算的執行過程中不斷對財務管理制度進行規范,并將此程序貫徹于預算的整個過程中,包括:合理進行崗位的設置,對分工職責的明確、相互制約機制的完善等。對各項費用的開支標準及審批權限進行嚴格的管理,審核原始憑證時應合理合法,制定規范合理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完善單位的財務制度。
(二)配置專職財務工作人員或者實行財務代管。《會計法》規定:“各單位應當根據會計業務的需要,設置會計機構,或者在有關機構中設置會計人員并指定會計主管人員;不具備設置條件的,應當委托經批準設立從事會計代理記賬業務的中介機構代理記賬。”行政事業單位為了科學、合理地組織開展會計工作,保證本單位正常的經濟核算,各單位原則上應設置會計機構。而對業務和人員較少的單位,可以不設置會計機構,但是應當配備專職會計人員。 縣級財政部門可以成立預算單位財務代管機構與不具備專職財務人員的單位簽訂代管協議。財務代管機構為代管單位做好會計核算工作。代理單位要根據代管協議,指定專人負責,履行好自身的會計職責,在預算管理、資產管理、制度建設等方面起主導作用,與財務代管機構建立溝通、協作機制,共同做好本單位的會計工作。
(三)強化財政部門的指導作用。財政部門建立縣級會計人員檔案管理機制,要求行政事業單位更換會計人員需提前備案并參加崗前培訓。財政部門每年組織單位領導(分管或單位負責人)參加一次財會課程培訓;根據單位工作業務需求,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開展會計基礎知識、基本業務、財經法規和職業道德培訓,鼓勵其參加初級、中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同時通過調研,找出單位在預算管理、資產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組織單位領導及會計人員到會計工作較好的單位觀摩、學習。
(四)加強單位內外監督。單位應當建立覆蓋預算、收支、采購、資產、合同、基建等業務的內部控制制度及內部審計制度。通過內部牽制制度,確保單位管理的合法合規、資產安全、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審計或財政部門要不定期檢查行政事業單位執行財經法規制度的情況,依法處理發現的問題,必要時上報縣委縣府,讓領導特別是“一把手”知道問題的嚴肅性,促使單位及時采取措施加以改正。(作者單位為山東省德州市慶云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