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社區生態旅游進入了一個穩定發展階段,社區生態旅游的市場規模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其經濟價值也得到了巨大的增長。但目前我國并沒有建立一個有效的社區生態旅游管理模式,現行的管理模式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社區生態旅游的健康發展,同時也導致社區環境內的人文資源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因此。改革現行社區生態旅游管理模式十分必要,本文就此展開了分析,并給予了幾點建議。
社區生態旅游與其他旅游方式不同,該旅游方式以社區內的居民為中心,將居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能夠有效調動居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其參與到社區環境建設以及資源保護中,有利于生態旅游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由于社區生態旅游模式還比較前沿,對于社區生態旅游至今還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在管理方面,由于旅游區的管理機構和當地的社區沒有實現高度融合,致使旅游環境極易被忽視,因此,對社區生態旅游的管理開展研究是必然要求。
一、關于社區生態旅游的概述
隨著我國旅游事業的快速發展,社區生態旅游近年來發展迅速,生態旅游已逐漸成為人們推崇的旅游方式,能夠極大的滿足人們對旅游方式的不同需求,與我國建設生態社會的目標向符合,這種旅游模式能夠在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充分展示當地的人文特點,其具體的表現在在實施過程中將當地的民俗和地方特色應用到社區旅游中,與此同時讓當地的居民參與到社區旅游中來,與外部市場相協調,將社區在整個旅游活動中的主導地位充分突顯出來。社區旅游的特點在于社區給人的概念始終貫穿于旅游發展中,讓旅游發展的重心逐漸向社區偏移,讓社區逐漸成為旅游發展的中心,并以此進行擴散,實現旅游發展的目的。在開展社區生態旅游活動中,需要將當地居民的主動性、能動性充分調動起來,使其逐漸成社區旅游活動的主體,全程參與到旅游發展中。
二、影響社區生態旅游的影響因素
旅游業發展迅速,其發展會對周圍事物產生較大的影響,同時在管理旅游業時,也會受到其他多種相關因素的影響,主要包括有內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個部分。
(一)影響社區生態旅游管理的外部因素
非政府組織、外在環境因素以及通常意義上的旅行者,是影響社區生態旅游管理的主要外部因素。在某種意義上而言社區生態旅游模式提高了當地社區居民的利益,但是在管理過程中并不能因此而忽視了旅游者的需求。不論旅游業發展和變革成什么樣子,在旅游業中旅游者永遠占據主導地位。通過一些非政府組織的社會活動影響社區生態旅游,幫助其快速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在政府和群眾之間成功建立有效的溝通橋梁。其具體表現為,在開展社區生態旅游活動中,部分非政府組織通過充分利用組織本身具備的能力,如咨詢、溝通、協調等,以及被社會認可的影響力,通過合理的方法對社區生態旅游活動實施良好的干預,在成功維護居民利益的同時,將當地的生態文化充分展現出來。
(二)影響社區生態旅游管理的內部因素
開展社區生態活動的當地獲益居民為主要的內部影響因素,社區居民在利益得到保障的情況下,對于社區生態旅游活動的開展通常會保持充分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從而使的社區生態旅游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因此在管理社區生態旅游時重點需要調控這些影響社區生態旅游發展的獲利群眾。除此之外,內部影響因素還包括旅游公司和政府單位,這幾個影響因素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既需要做到相互協調,互相合作,同時也會互相進行制約,有利于促進社區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三)社區生態旅游管理受到社區素質的影響
社區內的各個主體決定了整個社區的素質,而社區的主體素質會影響社區生態旅游的管理,具體的影響情況如下:1.當地政府方面:與社區生態旅游相關的政府職能主要包括有:林業、農業、環保、建設,宗教等,各個職能以及各級相關法律法規、體質機制、人員配置均會影響政府部門的整體素質,同時會對社區生態旅游產生重要的影響,同時社區生態旅游的發展與政府部門的相關權責分配以及利益范培密切相關。2.旅游企業方面,旅游企業通常被認為是利欲熏心以及鼠目寸光的機構,這些負面的評價足以說明旅游企業的素質對于旅游整體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要實現社區生態旅游發展目標,旅游企業就必須要做到在提高當地經濟水平的同時,保護好當地的自然資源以及人文資源,發展可持續的健康旅游模式,同時具備良好的責任感和專業素養。3.社區居民方面,由于社區居民是社區生態旅游發展的主體,與當地的人文歷史聯系最為緊密,決定了當時社區生態旅游的發展,因此需要積極調動社區居民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參與到社區生態旅游管理中來,這就要求當地的社區居民具備一定的文化知識、生態觀念,經濟水平和民主意識。
三、社區生態旅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社區生態旅游是一種能夠滿足當代人旅游需求的旅游模式,但目前還處于起步發展階段,在管理方面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加之相關法律制度的缺失,致使社區生態旅游管理在實際運行出現了以下問題。
(一)社區居民無法發揮其主體作用
與傳統旅游模式不同,社區居民是社區生態旅游活動的主體。由于我國社區生態旅游發展理念還沒有得到完全轉變,傳統經營模式仍然在發揮作用,從而忽視了社區居民的主體作用,致使其在社區生態旅游經營方面處于被動地位,而且沒有充分參與到社區生態旅游發展中來,偏移了最初建立社區生態旅游的初衷,因此還需要不斷加強引導,逐步提高社區居民的主體意識。
(二)文化的沖擊致使地方性文化出現確實的情況
旅游業的發展給當地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同時也極大的沖擊得了當地的文化和環境,甚至導致當地文化出現了斷層的情況,極大的阻礙了文化的多樣性。因此在發展社區生態旅游業的過程中需要協調好文化的開發和保護,確保文化和經濟協調發展。在社區生態旅游發展過程中,由于受到管理水平以及利益驅使的影響,很多地方性的特色文化已經逐漸缺失,例如,沒有開發的地區居民始終保持著傳統的生活以及生產方式,但隨著社區生態旅游的發展,當地的特色文化以及習俗逐漸受到了外來文化的沖擊,然后逐漸消失。
(三)旅游企業管理不善
旅游企業管理不善是影響我國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包括有:1.旅游企業為了獲得市場進行低價競爭,影響了整個旅游業的服務質量。2.旅游企業的旅游產品缺乏創新,旅游項目和形式單一,雖然社區生態旅游的亮點在于居民和游客的參與,但是旅游企業的固定行程安排會極大的降低這一優勢,使其與傳統旅游相差無幾。
四、提高社區生態旅游管理的相關措施
(一)引導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到社區生態旅游發展中來
在社區生態旅游發展中社區居民為發展的主體,積極參與到旅游管理中是居民的義務和權力,在制定景區旅游發展方向時需要充分聽取社區居民的意見和建議,統籌兼顧。為了進一步保障社區居民的權益,需要建立公共交流平臺,將與社區生態旅游相關的事物公布在這個平臺上,加強宣傳,讓社區居民在充分了解情況的同時積極參與。成立專門的協調部門,對于存在的內部矛盾進行處理。
(二)建立健全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
建立科學、完善的分配和補償制度,保障當地居民的利益,同時鼓勵當地居民開展生產經營活動,通過政府的幫助讓居民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加強企業合作,為居民提供新代服務,為其創造有利的生產經營條件。
(三)提高當地居民的旅游意識
一些生態旅游開發區多為留守兒童和老人,知識社區居民的文化普遍偏低,缺乏對旅游知識的儲備。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加強旅游知識培訓,讓社區軍民全面了解旅游相關內容,提高居民對生態環保的重視度,通過培訓后當地居民能夠接待游客,為游客講解相關文化景點。
五、結語
總之,對于我國社區生態旅游管理存在的問題,還需要加強研究,在確保社區居民主體作用的同時,需要較強旅游知識教育,提高旅游意識,從而推動社區生態旅游的良性發展。(作者單位為浙江旅游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