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杰
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是當今社會職業培養中應用型的專業代表和重要環節之一,是實現旅游管理人才的培養與其走向社會之間的重要媒介,其教育及培養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在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的同時,增強實踐性的操作和技能,培養及建立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創造能力及思維能力。因此,近年來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與發展,高校對于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實習問題也開始逐漸投入了越來越多的重視,但是仍然存在著諸多的現實性問題與不足,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實踐能力與社會對專業旅游人才的要求之間也仍然存在著諸多的差距。本文則建立在對當今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現狀、存在的問題的充分了解的基礎之上,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對此,并進行了一些列詳細的論述。
實踐性能力的培養是高校旅游管理專業中的必備屬性,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對于高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和輸出來講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專業實習將學生在課堂中學習到的理論性基礎知識通過實踐的途徑加以理解、思考及驗證,從而實現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通過有效的專業實習可以建立學生理論教學與社會實踐之間的有效鏈接,從而使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可以更大程度上貼近及符合社會對于專業人才的需求標準,完善理論知識教學中的不足。高校畢業生通過專業實習在旅游類企業中參與社會實踐,將在課堂教學中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從而對社會旅游業的發展現狀及趨勢等現實性的專業問題建立起深入的認知,不斷提高自身的問題分析及問題解決能力,為學生自身長遠的就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實習的現狀
(一)實習組織方式
目前我國各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組織學生進行實習的方式多由學校統一安排、學生自由安排以及學校統一安排與學生自主選擇相結合三種方式共同構成。首先,由學校統一安排實習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有利于實現學校對學生實習情況的有效監管和指導,但是受客觀現實條件的限制,學校將數量眾多的學生統一的全部安排到實習崗位中去的壓力很大;其次,完全由學生自由選擇實習單位,雖然減輕了學校的壓力,但是不利于學校對學生實習情況的監管;最后,由學生自主選擇與學校統一安排相結合的方式,則是指先由學生自由選擇和尋找實習接收單位,再由學校與用人單位簽訂實習協議。但就目前來說,仍然以學校統一安排實習的形式為主。
(二)實習時間
所謂實習時間的安排指的是單次實習的持續時間的長短以及安排實習的學年階段。旅游管理專業是一門對實踐應用性要求較高的學科,因此一般來說高校安排學生單次實習的持續時間多在半年以上,有的學校甚至會將實習時間持續到一年左右;而安排實習的學年多在專科的大三、本科的大四等理論基礎知識基本學習結束的最后一個學年,以便于學生在實踐中檢驗以及深刻體會理論知識的學習。
(三)實習基地
由學校統一進行安排的實習地點多為四星及五星級別的高級酒店,也有部分會安排在旅游景區、旅行社等地點。相比于旅游景區、旅行社等受季節性影響實習時間有淡季及旺季之分以外,經濟發達區域的高級別酒店則受季節性影響較小。但是總體而言,也是各有利弊的。
二、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實習存在的問題
(一)實習單位種類較少
受制于學校個體在人力及財力等方面的限制以及每所學校專業培養方向上的影響,學校方面安排學生進行選擇的實習單位的種類過于單一化和局限化,種類較少,這使得學生可以接觸和認識到的擇業單位和擇業方向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限制。但是,就目前我國仍然較為緊張的就業形勢來看,學生較為局限性的擇業選擇觀念和眼界并不值得提倡,因此高校在學生實習基地的選擇上也應該適當的進行廣泛化的拓展,除了星級酒店、旅游景區以及旅行社以外,像諸如高爾夫球場、海洋館、高檔餐廳、特色公園、藝術館等與旅游行業相關的場所也可以作為學生的實習基地進行選擇。同時,以往的實習基地諸如酒店的選擇上多集中在高級別的星級酒店上,但是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不斷發展,特色酒店、主題酒店、連鎖商務酒店等也實現了快速發展,也可以作為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實習基地。
(二)實習崗位較為單一,無法達到實習的預期目標
目前大多數情況下,學生前往實習單位進行實習的時候,用人單位會首先安排一個固定崗位給學生,然后學生會在單位安排的這個實習崗位中進行工作和實踐,直至實習期結束,很少有用人單位采取輪崗制的崗位實習制度,當然固定崗位的實習可以使學生在掌握該崗位的工作情況和操作規程后,進行流暢的工作,進而減少用人單位的成本設置。但是,這樣的崗位實習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對用人企業整體化、系統化的認識,無法對企業各部門間的協調和運轉機制產生清晰的認知和理解。舉例來說,酒店前臺的實習生日常只負責迎來送往的接待和登記工作,無法從根本上將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和實踐進行全方面的結合和操作,從而無法達到實習的預期目標和根本目的。
(三)學生對實習為建立起足夠的重視
很多高校學生單純性的將實習看做是學校布置給自己的一個課外任務,自身對于實習的重要性和價值并不清楚,因此出現了眾多的蒙混實習的現象,比如隨便找一家公司在自己的實習報告上蓋個公章上交學校,但是并沒有在離校期間參加實習等。學生對待實習的不良態度、敷衍了事等使得實習并未真正發揮其價值。
三、旅游管理專業實習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建立詳細的實習單位信息平臺
目前設置有旅游管理專業的高校多數情況下都有與本校長期合作的實習單位,如若各大高校將自己的合作實習單位進行分享與聯合,那么可供學生進行選擇的實習單位類型、實習崗位類型等就會有足夠多的種類和數量了,同時用人單位對于符合企業要求的實習生的選擇空間和范圍也更加擴大化了,因此,建立起各大高校實習單位的共享信息平臺對于學校、企業和學生來講都是一件互惠互利的事情。對于受歡迎程度較大的崗位,各高校之間的學生也可以采取競爭上崗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崗位競爭意識。同時,網絡信息的共享平臺也可以在線配備專業的指導教師,隨時對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指導和解答。
(二)對實習效果的定量評價建立足夠的重視
對于學生蒙混敷衍實習的現象,要想使學生建立起對實習的足夠重視,除了日常的教育引導之外,加強和嚴格規范實習的定量評價和考核制度是最為有效的途徑之一。在以往的實習評價和考核制度之中,多采取單一的考核表的形式,這對于學生長達半年到一年的實習來講,顯得過于單薄、缺乏說服力,因此學校更要加強對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的實習筆記、實習案例總結以及實習報告等多方面的考核,對學生是否能夠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的實踐操作中進行重點的考核,建立起更加客觀化、科學化、綜合化的實習評價及考核制度體系。
四、結語
隨著目前我國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對于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需求和標準也越來越高,因此培養專業素質過硬、實踐操作能力過強的專業人才是我國各高校旅游管理專業院系的重要責任和教學目標。因此,順應時代需求,改革和創新實習制度和體系,對于傳統實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發掘和規避也是勢在必行的教育舉措,力求通過更加科學高效的實習管理模式,不斷提高實習的成效和質量,真正使實習發揮其應有的價值。 (作者單位為西安財經學院行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