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俊波
課堂教學就好像一杯水,為什么不試著向水里面放一勺蜜糖(教師的創意和探索精神),讓這杯水除了解渴還有更加美妙的韻味呢?
每次談及接力跑,頭腦中就會浮現賽場上手拿接力棒,你追我趕的競技者。這是一種自發的表現欲、自尊心和榮譽感,是教師在課堂必須要挖掘的學生的潛能所在。以往返接力跑為例,傳統的往返都是點對點的直線跑,平均分組,一組一棒,規定距離、折返點,然后開始比賽,學生跑得也是不亦樂乎,但長時間重復一個游戲學生也會逐漸厭惡。因此,接力賽不一定非得是點對點的直線跑,教師也可以根據場地和人數,設計成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等,最后都可以回到起點,而且邊數越多,每一組的人數越少,各組可以同時進行。此時,參于練習的人數就增多了,節省了其他學生等待的時間,提高了課堂練習密度。傳接物品不一定非得是接力棒、手絹、口袋、毽球、紙團等、輕便安全的都可以作為媒介傳遞。再如,可以在多個籃球場同時進行,每組一個籃球,無球學生在邊線外有序等候,持球學生從邊線跑到另一側的籃球場,將球投進后或者在指定區域原地運球多少個,方可持球返回傳遞給下一名學生依次進行。此外,也可以利用排球,跑到指定圓圈內,雙手墊球或者上手傳球一定數量后,方可持球返回進行傳接球等。這樣設計游戲增加了活動的內容,不再枯燥單調,而且對其他技能也是一種鞏固和復習,無形中拓展了游戲的內容和知識面。
教學目標要引領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就要圍繞教學目標而循序漸進地展開;要較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就要科學合理地設計課堂教學方法,趣味豐富的教學內容。教師將體育游戲融入教學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能為了安排體育游戲而游戲。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領導者、指導者、管理者,也是參與者和學習者,教師的參與會讓學生更加富有激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所以教師切勿輕視學生。如果學生的想法被教師采用,在課堂上推廣,學生必會倍感自豪,而且源源不斷的想法也會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對教學內容的拓展起到較好的參考作用。“教學有法但無定法”,一節課只要教師能夠將全體學生有序地組織起來,讓學生們真正地動起來,開心地笑出來……課堂效果自然就出來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自然也會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