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軍 高慶軍
體育游戲是學生比較喜歡的教學內容。巧妙地在原有游戲基礎上,對游戲進行升級和變換,不僅可以調動學生新的學習熱情,還可以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一、思維戰術升級
通過挖掘游戲中的思維因素,鼓勵學生通過小組的思考、研究,尋找獲勝的方法和策略,不僅可以發展學生的體能,還可以發展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
1.思維計算型。在游戲中整合數學問題,不僅可以發展學生思維計算能力,還可以提高他們的生活實踐能力。如,接力跑游戲中,在跑道內任意處設置起點終點,要求學生進行接力比賽的同時,借助不同的參照物丈量小組跑動距離,誤差越小成績越高,最終的名次分數為小組的最終得分。如此,有的小組會預估自己的跑速,借助完成時間測算跑動距離;有的小組會預估自己的步幅,通過跑動步數計算距離;還有的會根據跑動整圈的距離,加上不完整圈數的距離,得出最終的跑動距離。
2.順序調整型。通過學生的合作分析,調整比賽對手、場地布置,從而贏得比賽。如在綜合障礙接力賽中,先進行一次比賽,贏的隊伍比賽順序不準發生變化,敗的隊伍可以根據對手實力,集體討論研究,分析各個位置的實力對比、場地擺放優缺點,調換選手位置、器材擺放順序,以對抗勝方,借助智力因素獲取游戲勝利。
3.戰術運用型。通過開放性的規則,鼓勵學生合作運用技戰術,借助自身能力和團隊配合獲取比賽勝利。如“巧渡”和“踏石過河”的整合升級,基礎練習為:河面長15m,練習時要求學生將“浮板”進行連接,“浮板”未連接罰停5s,人員觸及水面罰停3s,到達對岸后返回,全體上岸游戲結束。升級后,采用不同方法進行“渡河”,規則為“只要人員觸及水面罰停3s”。學生會合作分析,或增大“浮板”間隔,快速跑跳結合過河;或一人快速搭橋,其他人分批次協同過河,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4.合作分工型。借助人盡其用的原則來升級游戲。如,越過障礙物(跳墊子)的分組對抗游戲,升級后可以改變為:每組行進時,必須分別采用跑、繞、跳、負重等形式過障礙,最先完成的小組獲勝。學生們合作研究、自主分工,爆發力強的學生運用跑跳,協調性、靈活性好的學生繞,體重大、力量足的學生負重,身材小、體重輕的充當重物。所有的學生都可以根據自身實力合理的選擇,并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小組爭創佳績。
二、技能難度升級
依托原有游戲的方法,增加技能難度,使游戲呈現出梯度變換的形式,不僅可以發展學生相應技能,還可以豐富游戲的形式,從而促進學生不同能力的提升。
1.難度提升型。在籃球原地拍球比多的游戲中,首先進行在單位時間內拍球次數比賽。然后可以升級為“運球砸點”:學生原地運球時,將球的落點控制在地下的標志點上,看誰“砸”準點的次數多。還可再次升級:當教師吹第1聲哨子時,學生原地運球;吹第2聲哨子時,直立運球砸點;吹第3聲哨子時,行進間運球。學生熟練之后,可進一步升級為“看指令”:教師吹哨的同時,做出簡單的裁判手勢,學生觀察后,快速答出手勢含義。最終演變為“移形換位”:學生2人一組面對運球,拍球5次后迅速從右側跑動換位,控制住對方彈起的球。這樣不僅逐步提升了學生的技能水平,還使游戲變得新鮮、有趣。
2.技能整合型。在游戲中整合一些新技能,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積極性,還可以發展學生多項能力。如,在“坐位體前屈競距”的游戲中,整合入快速反應練習。學生2人一組,兩腿分開、兩腳相對坐于墊上。1的口令時,1號學生觸摸2號學生的肢體;2的口令時,雙方交換,看誰觸摸的距離更遠。整合升級后:在學生兩腳間放置一塊沙包,音樂響起后,所有學生兩臂經身體兩側向前做體前屈觸沙包動作;音樂停止時,快速爭搶沙包,并將沙包舉于頭上。這不僅增加了游戲的趣味性、競爭性,還在柔韌性的基礎上發展了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
三、規則方法升級
升級游戲時,還可以通過規則、方法的調控,增加游戲的趣味,滿足所有學生渴望成功的心理需求。
1.身體控制型。在立定跳遠的游戲練習中,借助規則升級游戲,變相互競爭為自我比拼,并淡化身體能力為身體控制,所有的學生都能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得成功。初次升級為每次跳躍完成,標注自己的成績,跳躍后都比比自己是否有進步。學生技術更加穩定后,再次升級為變全力跳躍為精度跳躍,即組織學生練習“對腳印”的游戲,在學生落地點近端,標注出“小腳印”,鼓勵學生控制身體用力,落地時維持平衡,爭取把腳和標志重疊。
2.全員參與型。許多游戲的類型都屬于分組對抗性的,因此,可以變分組對抗為全員參與,讓所有學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享受到運動的樂趣。如,投包入筐的游戲,當學生練習熟練后,可以升級為全員參與的“班級競速”,即規定時間內,全班學生自主分工。首先快速將不同顏色的沙包分別擺放,然后對照顏色投入相應的筐內,爭創班級的最快紀錄。比賽中,能力稍弱的學生可以先幫助大家進行沙包分色,然后再和成績較好的學生一起投沙包入筐,以縮短比賽用時,贏得比賽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