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繪景
要加強黨員的教育與管理,首先要知道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的意義,作用,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黨員教育管理的方法、路徑。
黨員是黨的細胞與血液,黨員是個體,黨組織是主體,個體黨員形象、作用的發揮,直接影響到黨的整體形象,因此對黨員的教育與管理是黨的建設的基礎工作,重要工作和常抓不懈的工作,也是各級黨組織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重要政治任務。就拿國有企業來講,文件、精神、指示的貫徹執行情況,與每一名黨員的思想覺悟、工作能力、工作態度又密不可分。因此,國有企業要充分認識到加強黨員的教育管理,不僅僅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也是促進生產,提高經濟效益的首要任務,更要不斷致力于黨員教育管理的方法與路徑的探索與研究。
一、要科學的把握國有企業加強黨員隊伍教育管理的重要意義
國有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市場競爭,競爭是企業發展的原始動力。市場競爭說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而在國有企業中,黨員隊伍是一個重要且龐大的群體,如何充分激發黨員的引領、引導作用,增強全體員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通過黨員培訓,教育管理等活動,進一步增強黨員的能力與素質,促使黨員在自身發光、發熱的同時,能夠影響帶動身邊的職工群眾同心協力、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因此,國有企業要把黨員隊伍建設工作做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常抓不懈,要在抓好生產經營發展的同時,積極探索新時代搞好企業黨組織建設、尤其是黨員教育管理方面行之有效、事半功倍、效果顯助的好平臺,好方法。
二、當前在黨員教育管理方面的不足之處
部分企業,過分的注重生產經營,追求經濟效益,對黨員教育管理的重要性沒有足夠的認識,執行上沒有周密的安排。雖說也組織開展了工作,但大多是走過場,華而不實。具體表現在:
(一)認識膚淺,工作敷衍。 個別企業的領導,尤其是私營企業主,認為企業的第一要務是發展,中心是經濟工作。黨務工作是軟指標,不會給企業帶來任何經濟收益,甚至還要花錢、投入。有時為了應付上級部門的檢查,事到臨頭安排幾場黨員的培訓活動。對黨員的教育管理沒有整體的規劃、計劃。
(二)因循守舊,方法老套。有的企業黨員培訓的內容不緊跟形勢,不考慮職工的需求;還有的方法單一,在多媒體的新形勢下,還是將板報、黑板做為宣傳的主陣地。更有甚者,認為老辦法不靈,新辦法不明,好辦法難尋,干脆不干。
(三)照本宣科,一貫到底。大部分企業在黨員的教育管理上,或多或少存在“照本宣科”的現象,基本上以學文件、讀報紙、看錄像為主要形式,從上到下一個聲音,都是依葫蘆化瓢,沒有自身的東西,一個方子治百病。
以上這些問題都是當今企業在黨員隊伍建設中客觀存在的,企業要想取得長久的發展動力,在市場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就應該積極主動的,結合企業的特點、優勢,博采眾長,自我創新的探索適合本企業黨員隊伍建設的有效方法和路徑。
三、當前形勢下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的方法
人們都說意識心態的工作最難開展,尤其在當今時代,人們思想多元化,自我意識高度覺醒,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能將黨員的思想集中起來,將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能動性充分調動起來,自覺的參加黨員的學習教育活動,充分發揮出黨員的表率作用,這是有一定的方法的。只有科學得當的方法,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具體的路徑方法有:
(一)提高黨員思想意識,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制度建設
俗話說,思想是行動的指南。只有在思想上認識到位,領會到位,才能在行動上有所行動,取得成效。因此,無論黨組織還是黨員,都應該在思想上高度重視,牢記政治身份,自我約束、自我加壓,積極主動的開展黨員教育管理的各項工作。與此同時,各級黨組織要構建黨員學習教育的培訓機制,明確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和時限,以及培訓成果的考核評比制度,以此加強和促進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持久化和規范化。
(二)借助網絡多媒體平臺,構建傳統式與開放式相結合的黨員教育新模式
隨著網絡多媒體的廣泛應用,人們的交際、交往越來越依托于網絡平臺。學文件、讀報紙、看錄像“老三樣”培訓方式明顯的不能滿足廣大黨員的需求。做為企業來講,黨員的工作地點、工作性質、工作時間以及年齡結構多樣化、差異化,培訓方式不能“一刀切”的全部依靠互聯網,而完全摒棄黑板報、學習園地等這些傳統的學習平臺。而應將傳統的與現代的有機結合起來,讓黨員學習教育不受時間、空間、個體差異的限制。
(三)提高黨員管理的覆蓋面,加大監督考核力度
黨員管理要覆蓋到每個支部。特別是企業的離退休支部,原單位黨組織要繼續與離退休黨員干部保持密切聯系,關心其生活狀況,了解其思想狀態,建立檔案,專人負責。同時,要加強對流動黨員、外出黨員、外來黨員、下崗黨員的管理,堅持以“塊”為主,部門負責的原則,制定符合實際、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做到黨員管理不漏管的目標。在做好管理的基礎上,建立完善的監督考核機制,大力推進民主化監督進程,該公開的,能公開的一定要公開。持續深入地開展黨章,黨史,準則,條例等理論知識的學習。做好黨員評先選優,經驗推廣等方面的工作,激勵激發黨員一刻不忘黨的性質和宗旨,無論身處何地,開拓創新,勤奮工作,為黨的事業奮斗終身。(作者單位為山西神龍焦化有限公司)